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01 疫情期,重溫經典

2020年的春節假期因為疫情多次延長,朋友圈湧現出了一大批美食家、視頻剪輯大師、健身教練和手工達人等等。我學會了7道硬菜,做了5次電飯煲蛋糕,蒸了2次南瓜發糕,烤了不下十次紅薯。最後朋友發來靈魂的拷問:“你胖了幾斤?”於是把戰場由廚房轉移到網絡,決定利用假期重溫一下經典影視。

《心靈捕手》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9,是一部心靈自愈系的電影。講述了一位出身貧民窟的天才少年,在哈佛教授和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走出童年的陰影,開啟新的人生。電影用了大部分的篇幅講諮詢師和少年之間的諮詢故事。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02 一葉孤舟海上行

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一葉孤舟在大海中前行,這個畫面出現兩次,第一次是心理諮詢師的畫;第二幅是心理諮詢結束後,出現的真實畫面。海上小舟,在很多領域裡都比喻為人的內心。在教授的畫中,天色昏暗,海面波濤洶湧,一葉扁舟艱難前行。少年用這幅畫解讀諮詢師,在我看來是他自己的內心寫照,孤獨,恐懼。在真實的畫面那一幕,陽光柔和,風平浪靜,只留下小舟劃過的海面留下的淺淺痕跡。

哈佛教授一共給你天才少年介紹了三位心理諮詢師,前面兩位在第一次會面後都憤憤離去,只有第三位和少年走到了最後。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的健康,同時社會上也出現越來越多的心理諮詢機構。然而像電影中的那樣真正能夠與來訪者產生共情,有情懷的諮詢師少之又少。這也是很多人對心理諮詢有偏見的原因,認為心理諮詢沒有用,或者說諮詢師完全是為了當一份工作去應付來訪者。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國企上班,十年前生小孩的時候,出現了產後抑鬱,在朋友的建議下去看了醫生,結果產後抑鬱不但沒有得到緩解,還差點害她丟了工作。原因是再次與單位籤合同的時候,人事部拿出她看心理醫生的病例,詳細詢問細節,考核她是否適合繼續留下來工作。朋友說,當時去醫院看心理醫生時,醫生也是簡單的按照書中的程序和她進行諮詢,沒有對她產生一點共情和提供心理支持。從此她得出結論,心理諮詢完全沒有用,還會害的自己內心會強化有產後抑鬱。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03 電影中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我很理解朋友有那樣的想法,雖然那是十年前的事,但就算是現在也有很多高收費、不靠譜的心理諮詢師。朋友的事讓我開始反思,怎樣的諮詢師才能算一個好的諮詢師。

在電影中,直到第四次會面,少年才開始談及內心。第一次會面的時候,這裡我看到了好的諮詢師應該要有的寬容和共情。天才用難聽的話去描述諮詢師的婚姻,而那時的諮詢師還沒有走出喪妻的傷痛中。諮詢師當時大怒,卻在第二天繼續接待少年,告訴他,他不過是個被嚇傻的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第三次會面的時候,我看到了諮詢師需要的耐心和對來訪者的尊重。少年一句話也沒說,諮詢師完全的接納,就算是哈佛教授憤怒的責怪,諮詢師也極力的去幫少年爭取他選擇的權利。

在後面的諮詢中,教授希望諮詢師能夠儘快和少年談目標、談人生規劃,教授堅決反對,他認為少年童年的心理創傷還沒有自愈,不能逼他。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就像電影中諮詢師說的,我們可以通過閱讀來了解一切,可我們卻不能通過書本去感受事物的味道。諮詢師的共情、寬容、耐心和尊重等等,在書本中都有標準,但不是說你達到了那些標準就一定是個合格的心理諮詢師,真正的標準不是那些條條框框,而是來訪者的內心感受。

電影中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少年的朋友們。是他們利他的友誼,讓少年踏出了改變的重要一步。這也告訴我們,人生需要有幾個真正的朋友。在少年生日的時候,他們送給他一輛東拼西湊的小汽車,這也預示著少年將要奔向新生活。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04 跟著心走

今年我會開始系統的學習家庭教育,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一個好的諮詢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真正感受對方的內心需求,建立共情,然後才是方法和技巧。心理諮詢師就像小舟,他渡人的同時也渡己。

這是一部經典電影,裡面不但有上面分享的心理學知識,還有一些人生的啟發,比如當我們面臨選擇猶豫不決時,該怎樣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趁著還沒有全面復工,去看看這部電影吧,一定能收穫很多積極的正能量,幫助自己應對疫情過後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內心孤獨的人,建議看看《心靈捕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