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在種類眾多、題材豐富的影視作品中,帶有懸疑色彩的警匪劇,常常會脫穎而出成為爆款。比如,三年以前的《白夜追兇》。近期,《白夜追兇》的兄弟片《重生》已經大結局。從開播到收官,短短一個月,《重生》卻經歷了高開低走的過程。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3月7日,《重生》開播,豆瓣的評分是8分。

4月2日,《重生》大結局,豆瓣的評分是6.9分。

4月9日,豆瓣的評分是6.7分。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對此我深有感觸,所以我要為《重生》鳴不平,6.7的評分實在有點低。

一般評價一部影視作品的好壞,通常都會通過兩個方面:演員和劇本。《重生》在這兩個方面都做的相當到位。

演員方面:不是流量,但有演技

《重生》是由張譯、趙子琪、趙今麥、張昊唯領銜主演。坦白的說,他們都不是流量派的明星,而是屬於演技派的明星。《重生》劇組當初選擇主演的時候,是利用大數據系統分析之後,由計算機推薦出合適人選,然後再由網民、劇組綜合評比,最後才能確定演員。可以說,想成為《重生》中的角色,只有一個標準,要就是演員本身要符合劇中角色。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這個標準不僅是衡量男一號的標準,對其他的角色也是同樣的標準。當初選擇趙今麥和張昊唯的時候,趙今麥主演的《流浪地球》,張昊唯參演的《慶餘年》都還沒有播出。選擇他們是因為他們適合劇中的角色,並不是因為他們有熱度。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現在很多明星的資料裡,職業一欄的身份很多,比如:藝人、歌手、演員、導演。眾多的身份,象徵著這些明星多才多藝,是全面發展的人才。雖然說藝多不壓身,但不要忘了一句話:貪多嚼不爛。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張譯他們的百科資料裡,職業都只標註了一個身份,那就是演員。也就是說,他們只演戲。無論是張譯、趙子琪,還是趙今麥、張昊唯,在劇中的演技都對得起演員這個稱呼。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對於這部專業演員用心拍出的作品,觀眾卻打出了6.7的分數,難道公平嗎?

劇本方面:兩線並進,中規中矩

《重生》採用的是雙線劇情並行的結構,主線是秦馳查找714槍擊案的真相,支線是西關支隊的日常案件。這種雙線並進的結構,並不是創新,而是懸疑題材影視作品的常用手法,《白夜追兇》也是這種結構。

這種兩線並進的結構,能豐富整個劇集的故事內容,讓電視劇的內容更加豐滿。在《重生》中,支線劇情中有四個單元故事,分別代表了社會的四個話題:家暴現象,親子話題,團體不合,朋友離心。導演和編劇放棄了快節奏的破案情節,想用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引發觀眾對這些現象的思考,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但是,《重生》這種兩線並進的結構也有弊端。支線劇情的推進,拖慢了主線劇情,讓觀眾產生一種節奏太慢的感覺。也許有人會說,《白夜追兇》也是這樣的結構,為什麼沒覺得拖慢劇情?那是因為在支線的劇情中,關宏峰和關宏宇的身份隨時都會暴露,這一點自帶緊張特效。即使是支線劇情,也和主線劇情相融合。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但在《重生》中,支線和主線劇情脫離,舉個例子:秦馳在床上躺了5集,根本沒影響劇情發展。唯一的聯繫,就是被支線劇情裡的人讓秦馳從昏迷中甦醒,恢復了記憶。但實際上,主線中的姜淮更適合做這件事。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雖然劇本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單憑這一點就給這部劇打6.7分,這很不公平。

總結

除了演員和劇本之外,《重生》還有其他的亮點,比如劇中多次出現的畫外音。一般來說,劇中都會以單視角來講述畫外音,《重生》中卻採用了多視角的方式,劇中不同角色都用畫外音來述說他內心世界的想法。


我為《重生》鳴不平,評分實在有點低

對於這一點,有些觀眾很喜歡,也有些觀眾不喜歡。但這只是一次嘗試,面對新的事物,我們是不是應該寬容一些呢?如果沒有創新和突破,那我們能看到的,只能是千篇一律的作品,毫無新意。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對於《重生》這部製作優良的影視作品來說,6.7的評分實在有點低,也有些不公平。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