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科技”心繫疫區 見“疫”勇為


福建“老科技”心繫疫區 見“疫”勇為

“疫”不容辭,主動擔當。連日來,省老科協輪值上班,及時彙總、編輯和宣傳各地各級老科技工作者堅守“疫”線的事蹟,把中國老科協對福建的關心和問候迅速傳達至全體老科技工作者,鼓舞鬥志。全省各地各級老科協主動擔當,抗疫有為。 1月31日,廈門市老科協得到市科技局希望幫助編制防疫科普知識的徵求意見後,毫不猶豫承接任務。雖然時間緊迫,但廈門市老科協科普工作委員會立即行動起來,於2月1日、2月2日連續編輯出“新冠肺炎疫情公眾防護知識”科普微信之一、之二,詳細介紹了什麼是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特點、冠狀病毒的理化特徵、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和防疫方法等。這些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識,在阻斷疫情擴散關鍵時間,及時通過廈門市科技局微信號平臺連續刊登,受到廈門市民歡迎。

莆田市老科協於2月10日成立了應急科普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微信群的作用,向社會做好防疫宣傳和科普教育,引導公眾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市老科協副秘書長、莆田市科技館陳智偉副館長陸續發佈了七期《同心齊抗“疫”!莆田市科技館科學實驗挑戰賽》,為全市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可以盡情暢享的“空中課堂”平臺,小朋友足不出戶 ,在家就可完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實驗。

見“疫”勇為,抗疫有我。莆田市仙遊縣老科協會員、知名醫生吳頌希雖已過了退休的年齡,但仍被返聘,他和兒子、兒媳都是縣總醫院的醫生,該醫院被指定為仙遊縣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吳頌希身體不太好,有高血壓、哮喘病等多種疾病,但疫情暴發以來,他每天都值守在接診第一線。家中有兩個3歲和6歲的孫女,僅靠吳頌希醫生老伴一人在照顧,大家紛紛勸他回家休息幾天,可是吳頌希說,我是醫生,更是一名黨員,危難時刻,不能退縮,抗疫正是我們穿白大褂的責任啊!他用最美的“逆行”詮釋了醫生的初心和使命,以言傳身教感動和影響著子女和年輕一代的醫務工作者。

莆田市老科協會長宋一然,作為莆田學院副校長,他分管學院護理、臨床、藥學等二級學院和附屬醫院工作,積極協調,深入一線指導防疫工作。幾位退休的老醫生,如莆田市城廂區興安社區衛生工作站的陳光澤醫生,九華醫院的徐世寶醫生,仙遊縣醫院的張明謙醫生,民營慈愛醫院的李敬平醫生等,都始終在醫療防治第一線堅持上班。

省老科協衛生分會會員、主任醫師葉世煌,自春節以來一直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努力工作。他為其服務的中國人壽福建省公司制定防控措施、配備防疫藥品,提供疫情諮詢,並現場指導有關人員做好防疫測試體溫、安全消毒等工作,受到公司員工的讚揚。

心繫疫區,愛心奉獻。 2019年中國老科協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廈門市老科協顧問,93歲高齡的中科院院士田昭武先生,看到湖北疫情嚴重,憂心忡忡,2月17日,田院士通過廈大老師向湖北疫區慷慨奉捐10萬元,並再三叮囑,區區捐款,聊表寸心,不必刻意宣傳。這位老科學家的大愛精神令人深深敬佩。省老科協閩江學院分會會員陳利永、陳美珠兩位老師,也為抗擊疫情自願捐款各500元,以自己的綿薄之力,表達了老科技工作者心繫疫區的家國情懷。泉州市老科協會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老醫生柯淵旋,他已是87歲高齡老人,身體不好,多病緾身,但心繫武漢,揪心疫情,雖自家生活簡樸,卻將歷年節餘的10萬元養老金,捐贈給曾經工作學習過4年多的武漢協和醫院。他表示,不能上一線,捐款是自己貢獻的一點力量,向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給他們一點鼓勵。看到本院醫護人員出征武漢,柯淵旋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要是再年輕幾歲,我還上一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