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從三代銳龍上線以來,“AMD YES”的呼聲就越來越高,相比前代更強大的核心\\線程規格,更低的發熱和功耗,以及全新的Zen2架構和7nm工藝,都讓AMD在DIY市場上的份額得到明顯提升。其中,7nm製程工藝無疑是最引人關注的焦點,和英特爾九代酷睿的14nm++更是形成了鮮明對比。不過就在本月初,英特爾正式宣佈了十代酷睿處理器的上線,全新的Ice Lake架構,10nm製程,期待已久的先進工藝又會帶給玩傢什麼樣的驚喜?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新發布的十代酷睿一共包含11款產品,其中U系列為6款,Y系列為5款,主要面向筆記本的低壓和超低壓平臺,也就是說適用於輕薄本、超極本以及其他二合一設備;最多支持4核心8線程,單核最高睿頻也能達到4.1GHz。而在兩款新系列處理器中,十代酷睿也分為i3、i5、i7三種型號;其中U系列的旗艦型號是i7 1068G7,Y系列的旗艦型號是i7 1060G7。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從命名規則上看,十代酷睿和之前的CPU型號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是熟悉酷睿產品的玩家,可能也不會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不過好在官方給出了一套完整的解讀規則,方便玩家理解並且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以“i7 1065G7”為例,前兩位數字“10”代表10代酷睿,第三位數字“6”代表產品定位,即i7級產品(6—i7,3—i5,0—i3),第四位數字“8”代表功耗,即28W TDP(8—28W,5—15W\\25W,0—9W\\12W);最後兩位表示核顯規格,G7就是指64個Iris Plus核顯EU(G7—64個Iris Plus核顯EU,G4—48個Iris Plus核顯EU,G1—32個UHD核顯EU)。數字+字母的增多也透露出處理器更多的參數規格,不過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還是增加了不少選擇難度;如果對解讀規則不瞭解,難免會出現一臉懵逼的狀況。

工藝和性能的進步當然不止體現在繁瑣的命名上,人工智能、核顯輸出和拓展連接也是十代酷睿主打的特性。依託10nm工藝和Sunny Cove微架構的提升,L1\\L2緩存容量、多任務並行處理能力和響應延遲都得到了更好的解決。此外,十代酷睿在性能表現上還藉助了AI功能,支持DL Boost深度學習加速、Dynamic Tuning機器學習等。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新一代核顯Gen 11同樣是十代酷睿的看點之一。Gen 11核顯最高集成了64個EU執行單元,相比Gen 9.5\\9的24個EU提升幅度顯著。在實際遊戲中,Gen 11核顯能夠在《CS:GO》《堡壘之夜》《英雄聯盟》等熱門遊戲中,保持30幀以上的流暢畫面,大致相當於GTX 750獨立顯卡的水平;因此即使是搭載低壓版本的輕薄本,也能夠獲得不錯的遊戲體驗。

10nm工藝,Ice Lake架構!詳解英特爾第十代酷睿處理器

首批公佈的U和Y系列處理器,僅僅是十代酷睿的開端,面向遊戲玩家的標壓版本和桌面級產品還需要繼續等待。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因為架構規格和製成工藝的進步,十代酷睿一定會帶給玩家更強悍的性能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