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楞嚴》參學(1)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會講參學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京都西湖沙門 交光真鑑述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法師著

❖《楞嚴經講記》·淨空法師

序文——《楞嚴》參學(1)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京都西湖沙門 交光真鑑述)·序

本元覺海在纏〔“注一”〕。名如來藏心。湛寂性天當體。號首楞嚴定。豈惟世出世間。從來不動。亦且情與無情。法爾無生。奈何華起翳〔yì,“注二”〕睛。夢沉長夜。於不動中。而見遷流動轉。於無生內。而受生死輪迴。若是則豈但凡外狂走。不能脫於瀑流。是雖權小劬〔qú〕勞〔劬勞:勞累;勞苦〕。亦未免於細注。率由未見天真〔“注三”〕之本定。徒攻縛〔“注四”〕識之枯禪。所謂生滅為因。終無實果也。故我釋尊。因中悟此為密因。果中證此為極果。寂場〔清淨平等真如定〕海印〔海印三昧,“注五”〕。 非不欲普灌醍醐〔灌醍醐:施以聖教,以啟上智。醍醐,見“注六”〕。而夢夜昏狂。要須待多方淘汰。及其機熟。仍示元心。法華方以開端。斯經乃以竟說。多聞示墮。警狂慧策力〔散邪心行役使〕於深禪。答定徵心。破凡小全迷於偽定。是必〔務必;必須

〕偽定。全舍而後大定可聞。由是〔由此〕向六根而指見性。令親驗乎不動之本真。會四科而示藏心。令備〔盡〕明乎常住之自體。復通七大。極顯周圓。阿難遂以贊不動尊。謝希有定。是尚未及於請修。而所謝首楞嚴王。非指自性本定而何哉。此方答慶喜〔阿難〕。會妄歸真。顯空藏不變之體。下及酬〔應答〕滿慈〔富樓那,“注七”〕。從真起妄。顯不空隨緣之用。又復雙明性相。見空與不空二俱無礙。而圓彰三藏之全體大用。然後知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定體。本自圓成徹法源。不動不壞之楞嚴。非由造作。所謂奢摩他微密觀照發盡無餘。回視強制識心思惟影相之定。天淵未足為喻矣。然而定雖本有。根結未開。體固無虧。用終不發。由是當機思契入而喻屋求門。如來示決定而指根明結。於中。列數量所以令其選圓。推攬塵所以明其可盡。疑斷滅則擊鍾〔“鍾”〕以驗其不滅。疑別有則現佛以證其無他。乃至。綰巾而六結有倫。冥授而諸長悉啟。及敕文殊之推選。獨取觀音之耳門。蓋必寂滅之真體現前。而後圓應之妙用備發。真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矣。若夫道場三學秘呪〔zhòu〕四檀。但為修圓通。而障重者加行耳。非別有異門也。是則華屋之門方入。而升堂入室。不無所歷之位。故當機繼是以請位焉。佛乃楪〔示授,發明
〕加行。圓通以為三漸。束三漸以為幹慧。即以此心中中流入。由是生佛家而名十住。行佛事而名十行。攝歸三處名十向。實證一真名十地。以至等覺覆涅槃海。即大寂滅海。而生死永寂。妙覺入莊嚴海。即萬德果海。而菩提永成。顧謂歸無所得者明但復還乎本不動體。而出現其本有家珍。非從外得也。豈同非因非果空無所獲哉。斯乃依禪那。以修進聖位。而首楞嚴大定。成始成終。故結五名。而囑其奉持焉。至於七趣勸離五魔教識。亦前文要義。特重伸以加詳耳。最後深慈。曷有窮己乎。是則斯經也。一乘終實圓頓指歸。語解悟。則密因本具。非假外求。語修證。則了義妙門。不勞肯綮〔qìng ,肯綮:關鍵要害之處〕〔善巧方便〕。十方如來得成菩提之要道。無有越於斯門者矣。夫何經本分明而注多莽鹵〔粗疏〕。正脈既失。本旨多乖〔背異〕。後賢指摘。成帙〔zhì,書卷〕甚至〔眾多〕。但說本文學者莫決從違。而臨文浩嘆者多矣。鑑長夜迷徒釋宗晚學。賴聖賢加被。發薄少善根。偶窺華屋之門。輙〔“輒”,則〕憫宮墻之望。僭〔jiàn,超越本分〕伸管見。請正大方。實非橫陳臆說而蔑先賢。意惟曲順佛言而資後學。知我罪我。靡恤靡逃。所冀暫結喜緣。普碎阿鼻。而成樂國。倘開妙悟。鹹歸大定。而證菩提。他日於諸佛會下。寧非同行眷屬哉。特撮略以冠篇端。而其詳在懸示雲。

※注:

✽〔注一〕【纏】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纏

 (術語)煩惱之異名。以煩惱能使人之心身不自在故也。大乘義章五本曰:“能纏行人,目之為纏。又能纏心,亦名為纏。”

✽〔注二〕【翳】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翳喻

謂人目有障翳,則見空華等相。以譬眾生無明覆障,則見一切有為虛妄之境界也。論雲:如目有翳,則見空華,觀有為法,亦復如是。

✽〔注三〕【天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天真,(術語)天然之真理,非人之造作者。止觀一曰:“法門清妙,為天真獨朗,為從藍而青。”同輔行曰:“理非造作故曰天真,證智圓明故云獨朗。”寶鏡三昧歌曰:“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安樂集上曰:“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

✽〔注四〕【縛】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術語)煩惱之異名。煩惱能繫縛人,不使得自在,故曰縛。大乘義章五本曰:“羈繫行人故曰為縛。”梵語雜名曰:“縛,滿馱,又縛訶。”

*《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瑜伽八卷六頁雲:令於善行,不隨所欲;故名為縛。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頁雲:又約不隨所欲義故;說有三縛。謂貪、嗔、痴。依三受故。由彼因緣,雖欲脫彼而不能脫;故名為縛。

三解 如三縛中說。

四解 雜集論六卷十八頁雲:又依貪嗔痴故,於善方便,不得自在;故名為縛。猶如外縛,縛諸眾生,令於二事不得自在。一者、不得隨意遊行;二者、於所住處,不得隨意所作。當知內法貪嗔痴縛,亦復如是。

五解 品類足論一卷五頁雲:縛云何?謂諸結,亦名縛。復有三縛。謂貪縛、嗔縛、痴縛。

✽〔“注五”〕【海印】

*《祖庭事苑》(北宋·陳善卿 編):

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雲“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海印三昧

﹝出宗鏡錄﹞

海印是喻。梵語三昧,華言正定。從喻立稱,故名海印三昧。謂大海澄渟,湛然不動,萬象皆現,如印印物。如來智海,清淨湛然,一切眾生心念根欲,悉在如來三昧智中,猶海現像也。

[一、無心能現],謂如來三昧法性平等,離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顯現一切諸相,是名無心能現。

[二、現無所現],謂如來三昧,隨眾生心,現種種相,如光如影,了不可得,是名現無所現。

[三、能現所現非一],謂如來三昧能現之智,與所現之境,一念圓融,十方普應,是名能現所現非一。

[四、能現所現非異],謂如來三昧能現之智,所現之境,雖十方普應不同,莫不本乎一念,是名能現所現非異。

[五、無去來],謂如來三昧,萬法現於自心,彼亦不來;身相遍於法界,我亦不去,是名無去來。

[六、廣大],謂如來三昧普遍包容,無法不備,眾生世界,不離一心,是名廣大。

[七、普現],謂如來三昧,一切世界於一心中,不簡鉅細,皆悉能現,是名普現。

[八、頓現],謂如來三昧,一切世界當念即現,無前無後,色相宛然,是名頓現。

[九、常現],謂如來三昧,於諸法相,無有不現之時。非如明鏡,像對則現,不對則不能現,是名常現。

[十、非現現],謂如來三昧,寂然不動,為眾生故,於非應中隨感而應。猶如明鏡,無心現物,而像對即現,是名非現現。

✽〔注六〕【醍醐】

*《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聖人垂訓之謂教,分別同異之謂相。此經純圓極妙,異乎偏小諸教,喻如醍醐上味,不同乳酪生熟二酥,故名無上醍醐為教相也。

醍醐從熟酥而出,以喻般若之後,而說法華、涅槃也。謂如來第五時於靈山會上,說法華經,開前四味三乘之權,歸於一乘圓妙之實,令諸眾生鹹得作佛;復說涅槃,扶戒律而談常住之理。故譬之以醍醐味也。(三乘者,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也。一乘者,佛乘也。)

*《天台教學辭典》(釋慧嶽監修,釋會旻主編):

醍醐比為最上正法之譬喻。醍醐乃由牛乳煉製而成之酥酪,為牛乳中最高之美味;經典中每以醍醐比喻涅槃、佛性、真實教。

臺宗,依‘涅槃經’以醍醐比喻五時教判中之法華涅槃時。密宗則依‘六波羅密經’以醍醐比喻陀羅尼藏。其他諸宗亦均以醍醐比喻自宗之最上至極之教法。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大乘理趣六波羅密多經卷一]

*《翻譯名義集》(南宋·法雲 著):

聖行品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譬從佛出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九部修多羅,從九部出方等,從方等出摩訶般若,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此喻一取相生次第,牛譬於佛,五味譬教。乳從牛出,酥從乳生,二酥醍醐,次第不亂。二喻濃淡,此取一番下劣根性。所謂二乘在華嚴座,不信不解,不變凡情,故譬其乳。次至鹿苑,聞三藏教,二乘根性,依教修行,轉凡成聖,譬轉乳成酪。次至方等,聞彈斥聲聞,慕大恥小,得通教益,如轉酪成生酥。次至般若,奉敕轉教,心漸通泰,得別教益,如轉生酥成熟酥。次至法華,三週說法,得記作佛,如轉熟酥成醍醐。此乃約教豎辨,其如約教橫辨。兼但對帶,多少可知。晉華嚴雲:譬如日出,先照一切諸大山王,次照一切大山,次照金剛寶山,然後普照一切大地。又云:譬如日月出現世間,乃至深山幽谷,無不普照。此喻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天台準涅槃五味,演第三平地,開為三時。方等如食時,般若如禺中,法華如正午。釋籤問曰:應還取涅槃本文,何以卻取華嚴文耶?非但數不相當,亦恐文意各別。答:涅槃五味轉變,而祗是一乳。華嚴三照不同,而祗是一日。今演平地之譬,以對涅槃後之三味。數雖不等,其義宛齊。又,涅槃以牛譬佛,乳從牛出,譬佛初說大。乳出已後,其味轉變,猶成分譬。故此下文,義立五味,皆從牛出。未若華嚴,日譬於佛,光譬說教,日無緣慈,非出而出,眾機所扣,非照而照。致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稟教光,終歸等照。故用兩經,二義相成。佛出娑婆,慈濟群匯,經五十年,普潤無方。而此二喻,粲然可觀,乃使感應之道彰矣!華嚴五喻,別況五蘊,文見心經輔中記也。

*《俗語佛源》(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醍醐”是從牛乳中反覆提煉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視為“世間第一上味”,而且認為它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佛教常用“醍醐”比喻“無上法味”(最高教義)、“大涅槃”、“佛性”等。至於“灌頂”,原來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的儀式:取四大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注新王之頂,象徵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統治權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闍黎(規範師)時,“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見《大日經疏》卷十五)後來,詩文中多以“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佛性,除卻疑慮,從而心地清涼。如唐·白居易《嗟落髮》詩:“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又如《西遊記》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聞孫悟空三個字,便好似醍醐灌頂,甘露滋心。”(李明權)

✽〔注七〕【滿慈】

*《大明三藏法數》:

梵語富樓那彌多羅尼華言滿慈是其父母名因以稱之

*《翻譯名義集》: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文句雲。富樓那翻滿願。彌多羅翻慈。尼女也。父於滿江。禱梵天求子正值江滿。又夢七寶器盛滿中寶入母懷。母懷子。父願獲從諸遂願。故言滿願。彌多羅尼。翻慈行。亦云知識。四韋陀有此品。其母誦之。以此為名。或名彌室(音質)子。翻善知識。支謙譯度無極經。名滿祝子。謂父於滿江。禱梵天而得其子。西域記雲。布刺拏梅咀麗衍尼弗咀羅。唐言滿慈子。舊訛略雲彌。多羅尼子。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圓瑛法師著)·序

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難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難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嚴經歟〔yú,表示感嘆,同“啊”〕!何謂真心?即眾生所具,不生滅之根性,名為如來藏,個個圓成。何謂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動搖之定體,號曰首楞嚴,人人具足。良由〔實在是由於。良:表程度副詞——很,甚,極其,非常。

〕眾生,迷真起妄,認識為心,則本有真心,不能解悟,天然性定,無從修證。故如來首告阿難雲:‘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是知識心,乃大定之冤賊,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為圓通之正因,楞嚴實自性之本具。故阿難請示成佛大定,如來即為破識顯根:破識心五種勝善功能,猶屬生死妄想,令人決定舍之;顯根性,一精元明心體,以為涅槃妙門,令人決定用之。則欲令舍識用根,為修楞嚴要旨也明矣!當知愛慾為禪定之障,故以多聞誤墮為緣,發起大眾;識心乃生死之根,故以見相發心為詰〔詰問,追問〕,探悉病源。由是備破三迷,極顯一性,三重破識,全破其妄,十番顯見,極顯其真。向六根而指見性,令親驗乎不動之本真;會四科而示藏心,令自明常住之自體。復融七大,圓滿十虛。阿難知心精之遍圓,贊大定之希有,詎〔jù,豈〕非悟真心,而明性定耶?但倒想雖銷,細惑未盡,迨〔dài,及〕滿慈究三種生續之因,而如來答一念覺明為咎;復極於五大圓融,三藏備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然後知徹法底源之定體,本自圓成,究竟堅固之楞嚴,非由造作,所謂奢摩他,微密觀照,發盡無餘矣;回視強制識心之定,何啻天淵哉!然而定雖本有,未經如來明示,何由開解照了,自性天然本定?茲聞破識顯根之教,初則真妄,決擇分明;乃至普融聖凡十界,疑惑銷除,心悟實相,知定體無虧,天然本妙,近具根中,遠該〔包括
〕萬法。無如根結未開,大用不發,故當機喻如天王,賜與華屋,雖獲大宅,要因門入;此即大開圖解之後,繼請圓修,求佛不捨大悲,令獲如來,無餘涅槃,本發心路。佛告雲:‘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一、決定以因同果,旋妄還覺,得令五濁澄清。二、決定從根解結,舍劣取勝,但向一門深入;不了根性真常,擊鐘驗其不滅。別索結元所在,現佛證其無他,綰巾示結,六解一亡;冥授選根,耳門獨妙,深入如來藏性,備發圓通大用,所謂‘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矣!至若清淨明誨,四重律儀,建立道場,五會神咒,但是圓通加行,豈有異門者哉!由是修門既啟,歷位宜明,先示染緣起,而成十二類生;廣明淨緣起,上歷六十聖位。束三漸為幹慧;開初住為十信;十住:生佛家而為佛子;十行:廣六度而作佛事;十回向: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滅數量;十地:依中道而趣佛果;等覺:齊佛際而破生相;方盡妙覺,成無上道,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所謂禪那修證聖位,但明其復還本體,出其本有家珍,非從外得也。阿難請定,列舉三名,因不知佛定總名,但將平日,所聞三定別名,加一妙字以問曰:‘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如來一聞,使知阿難不悉佛定總名。故先答雲:‘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此文橫隔在第一番破處文中,前後文意,全無接續。今為審定,當在請定願聞之後,初示佛定總名,令知諸佛,修因克果,然後再逐答三名。初三卷半之文,即二說奢摩他路,令悟密因,大開圓解。第一卷七處被破之後,文雲:‘惟願世尊,大悲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次三卷零之文,即三說三摩修法,令向耳根,一門深入。第四卷喻屋求門之後,文雲:‘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後半卷多之文,即四說禪那證位,令住圓定,直趣菩提。第八卷如來結答五名之後,文雲:‘頓悟禪那,修證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一經問答,界線層次分明,具示妙定始終,如指諸掌。八卷中後半以去,復談七趣,無非情想之升沈,判決邪正,以警淹留,是欲以戒助定而已。詳示五魔,僉由三昧以招致,叮嚀覺悟,以護墮落,是欲以慧助定而已。重明五陰,同是妄想成就,因果淺深,滅除頓漸,是以戒慧助定而已。斯經從始暨終,問定三,說定三,助定三,成就首楞嚴王三昧,為終實教意,圓頓法門。從上疏解,不一而足,可作南針,又何須重為註釋?緣餘年二十四,聽講斯經,愧學識之淺陋,感註疏之繁多,用心過度,致患血疾。乃於佛前發願,仰叩慈光冥護,頓令惡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實圓通,宏揚是經,著述講義,用報佛恩,藉酬私願。越日,見有化人,狀如老媼者,來示餘曰:‘雲不要緊!以白杜鵑花燉冰糖,服之可愈。’言訖回首,媼即不見,心竊異之。遂依言購服,三次血止。於是信願益堅,精心研究,竟達十載,於經中疑義深奧難解之處,遂一一書條,貼於壁上,逐條靜坐參究,既明白一條,即扯一條,如是者八年之久,一房疑義,扯盡無餘。所著經論講義,已出版流通者,十有餘種,惟此經講義,遲遲著述者,何也?以楞嚴妙義,豐富深藏,每講一次,則有一次發明,多究一番,自有一番進步,意欲掩關,專著是疏,機緣未湊,致延時日。迨年六十有八,深感老病之軀,風前殘燭,若不速償斯願,恐悔莫及。遂於圓明講堂,創辦愣嚴專宗學院,有欲造就僧才,續宏大教,謹擇四月八日,開演斯經,日更躬親授課,餘時編著講義,每夜輒至三更乃止。如是者久,辛勞過度,旋至次年二月初四,正講演時,忽患中風之病,由徒明暘,急扶下座,入室遂已不省人事,經時七日始得轉機。幸有良醫黃鐘、鄭葆湜二醫師診治,方告安然。至七十二歲,復思楞嚴著述未竣,大願莫償,於是樂慧斌居士勸餘曰:‘從容編著,既有善願,必獲成功。’於七十四歲夏告完,計二十四卷,裝成五冊,聊據管窺之見,以論性天;但憑蠡測之才,而探義海,質之深入楞嚴三昧者,未免要施當頭一棒也。

佛曆二千九百七十八年仲夏 圓瑛弘悟 序於上海圓明講堂

◎《楞嚴經講記》淨空法師

《楞嚴經》的註解,我們不要說今人的注子,古人的注子將近一百種之多,我曉得的差不多就將近有九十種,還有我不知道的。我所看到的大概有三、四十種,都是古注裡面代表的注子、最好的注子。現在也有幾種注子在臺灣最近幾年翻印流通,便於學習,流通得最普遍的要算是圓瑛法師的《講義》。圓瑛法師是近代人,這位老法師一生的功力都在《楞嚴》上。從他的序文裡面看,他二十幾歲就留意《楞嚴》,聽《楞嚴》,研究《楞嚴》,他到六十八歲開始寫這部《講義》。《講義》寫成之後,接著寫一部《圓覺經講義》,他老人家就圓寂了。所以《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是圓瑛法師一生當中可以講是他的代表作,最成熟的作品。圓瑛法師一生弘法利生,行解相應,我們從他的《講義》裡面去看,依舊脫離不了古人的範圍,由此可知,註解經相當不容易。他的講義的好處就是深入淺出,便利於初學。古人的註疏都有相當的深度,換句話說,在文言文沒有相當的基礎,文字上就是障礙。所以我們有圓瑛法師這部《講義》,對於今日之下的學人來說是有很多的幫助,讀他的《講義》之後,再要研究古人的註疏就方便多了。

這部經翻來的時候也比較特別。諸位曉得,我們中國古代到印度去留學的人數不能說不多,年代不能說不久,可以說一切的經論我們中國的留學生都涉獵到,唯有這部《楞嚴經》沒有人見到過。有聽說這個名字,沒有看到這部經,連玄奘大師在印度十六、七年都沒有看到過這部經,所以後來有人說《楞嚴》是偽造的,起了這種疑惑。實在講絕不是偽造的,為什麼?這部經在西藏藏文經典裡面有。諸位要曉得,藏文的經典是從梵文直接翻譯過去,不是從漢文翻譯過去。其原因是印度人吝嗇,別的經可以讓外國人學,這部經是國寶,國家是高度的保密,不讓外國人學。印度人吝法,所以印度的佛法滅掉了。雖然吝法,在當時般剌密帝法師真正發了慈悲心,他知道中國人的根性是大乘根性,有資格接受這個法門,所以就把它偷到中國來了。偷來相當不簡單,偷了好幾次才成功。前面幾次偷渡的時候被關口(像現在海關一樣)搜查搜出來,當然他是個出家人,又是位很有道行的高僧,雖然是帶了違禁品,國家查到之後當然也不至於判什麼樣的重罪,就把他扣留,不准他出國。最後他沒辦法,把這部經寫成小字,真是花了功夫,把自己膀臂割開,經藏在裡面,再用針把它縫起來,等到傷口好了,這一次發心到中國來,海關一檢查檢查不到,藏在膀臂裡面,這個方法偷出來的。他是從海路到中國,從廣州登陸。到了廣州,他就告訴當時那邊的法師們,他帶《楞嚴經》來了。《楞嚴經》沒到中國來,名氣很大,中國人曉得《楞嚴經》。《楞嚴經》到了中國大家歡喜,這是印度的國寶流傳到中國,在哪裡?又沒有看到法師帶東西來。於是再把胳膊剖開,經卷取出來,不簡單。般剌密帝法師這一段的歷史,諸位可以讀一讀《楞嚴經》的一些註解,凡是《楞嚴經》註解都有,所以在此我不必一句一句的來給諸位細講,只說說法師的這種精神、這種願力。

那個時候正好碰到房融,房融是房琯的父親,做過武則天的宰相,父子兩代的宰相,他的兒子也做宰相。他不曉得怎麼得罪了皇帝,把他貶職貶到廣州做地方官,降級,派到廣州做地方官。他就適逢其會,他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一聽到有這個事情,立刻在廣州制止寺招待般剌密帝法師。經卷取出來,當時不知道用什麼藥水把血洗乾淨,就在廣州從事翻譯。這位法師初來中國不懂中國文,翻經是用他來譯,實際上不是他翻譯的,因為他把這部經送到中國來太不容易,紀念他這種恩德,所以說他是經的主譯人,等於他是一位榮譽的主譯人。實際上翻譯的是彌伽釋迦,這個人早就在我們中國弘法利生,他懂得中國文,也懂得梵文,請他來主持翻譯。

經一譯成,法師立刻就回去,為什麼要趕著回去?印度那個地方知道多少年來所珍藏的國寶流出去,這一下海關的人員要治罪,「你們為什麼沒有搜查出來,沒有盡到責任?」要受國家法律的處分,這種處分非常之重。法師趕緊回到國家去認罪,「與海關的人員沒有關係,我藏在肉裡面,他們怎麼能看得出來?」學佛的人慈悲,去請求國家不要判他們的罪,他們沒有罪過,一切的罪過法師一個人承當,回去認罪。把這個法寶送到中國來,這種苦心說實實在在絕不亞於玄奘大師沿八百流沙到印度去求學。

這部經的翻譯是在神龍元年,公元七O五年五月二十三開始翻譯,距離現在將近一千二百八十年前,這個時候是唐朝中宗的時候。記錄是房融記錄,所以這部經文字之美,在中國所譯的佛經堪稱第一,出自於宰相之手。房融雖然在政治上不得意,降了級,在佛法上得意了。諸位想一想,中國曆朝的這些宰相有幾個人留名於後世?房融因為參加翻譯這部經,他的大名就隨著《楞嚴經》流通。凡是讀《楞嚴經》、研究《楞嚴經》的,都要把他的歷史講一遍,真正是難得。

※《西方發願文》·雲棲 蓮池大師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唯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

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嗔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

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

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愍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

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

我於爾時。乘金剛臺。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徧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鹹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無量壽佛贊

無量壽佛,甘露王,威德願力難量,洪名虔稱消災障,化火宅,為清涼,菩提心中接佛光,福慧善根自長,一向專念莫彷惶,勤燻戒定香,信願行三是資糧,苦海得慈航,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多聲)

惟願

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民無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並願以諸功德,迴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親,現世業債,鹹憑法力,悉得解脫,現在者增福延壽,已故者往生淨土,同出苦輪,共登覺岸。

❖【迴向文】

卍 謹以諸功德迴向 卍

◎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微塵法界。一切眾靈。

聞經覺悟。皆悉唸佛。求生淨土。圓成佛道

(三遍)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災害。祈求諸佛菩薩慈悲化解。

◎全球各地一切人為戰爭、自然災害罹難眾生亡靈等眾。

弟子眾等宿世現前一切有緣眾生。

聞經覺悟。發菩提心。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見佛聞法。惑盡慧開。

真實安樂。頓脫生死。

速成正覺。如佛度生。

卍 願以此功德迴向 卍

全球眾國主 眾國皆昌隆

消除眾災厄 世界永和平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願將以此勝功德,迴向法界諸有情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南無阿彌陀佛(多聲)

序文——《楞嚴》參學(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