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偶然看到潮水紀的一篇楊麗萍採訪稿,因為是脫稿採訪,於是乎擺脫了套路和拘謹,展示出更多楊麗萍本真的內容,將其中的一些片段分享給大家,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楊麗萍說:‘嗯,我喜歡吃火鍋啊’

我:“額,你居然……還吃火鍋?”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她是大理白族,“我們對暴風雨是不抱怨的,我們從來不會問為什麼有暴風雨, 不追究 ,只接受 ”

“我們白族的村子,生命的形式特別簡單直接, 相愛在一起,不愛就分開。我們對孩子也是沒要求的,就像你什麼時候見過大孔雀要求小孔雀長大了養活自己”。

“聽說媒體都特別怕你啊,不好搞”。

“小時候比較個性,長大了會懂得一些道理,好多了”。

“我是最入世的。你需要在人間痛過,才可以不在乎。一個蘋果你必須親自吃它,你才知道它是甜的。”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要讓孔雀發光,又不能讓羽毛沾上銅臭味。很難吧?”我問。

“一點也不難。我六七歲就知道賺錢。從雞窩裡拿出雞蛋到集市賣錢,然後買花布和食物。這是人本能 ,是食物鏈,是再自然不過的生態。"

”小時候水在爐火上燒開了才跑去海里撈魚,院子裡的果樹,秋天結滿果子的枝椏伸展到房簷下。特別愛家鄉,永遠不會去傷害它”。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在城市裡生活的人們,對抗油膩的方式花樣百出:養生,瑜伽,素食,信佛,帶手釧。

大家習慣性陷入焦灼,尋求出口。說到真真假假的逃離的時候,人們總是會提起她。

楊麗萍就是那個浮躁世界裡空靈的符號,對於在麻木中沉溺的人來講,像是被悉心勾勒出的一個救贖。

“我是吃肉的呀,為什麼不能吃。如果說吃素是尊重生命,可是每朵花,每顆草也都是有生命的。老虎也要吃肉啊,它要活下去的嘛怎麼辦,這是生物法則。”

“人活著就要讓自己過得好。吃飽穿暖,才有力氣跳舞。"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初心,本真,迴歸”,也是現下熱門詞。人人喊著回去,也沒人計較是否自己曾經真的擁有過。

“我就是一個農民,我不用外面轉一圈再回來,我就一直在那個點上,我從小就吃紅薯,粗糧,從小知道荷花是會凋謝的,我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從來不盲目。”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對於衝破世俗這事兒,她缺乏認知,那種與世界掙扎堅硬的碰撞感對她來說是陌生的。

這是天生的,她在自由裡生長,所有框架都是她自己給的。

“為什麼非要衝破世俗呢,世俗多好呀”。

“信仰就是信仰本身。信仰不會給你帶來錢和好運,手釧也不會。只有智慧才會給你帶來福氣。”

“大自然裡蘊含了我舞蹈裡所有的藝術元素——蜻蜓點水,猴子搬包穀,螞蟻交尾 。自然是我最好的學校。”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楊麗萍說:“我從來沒有講過我要離開舞臺,我沒有退隱。我從未離開。我從沒有臺前臺後的區別。”

“有人看我就跳,沒人看我就跳給自己看。你覺得有燈光是舞臺,我覺得有太陽就是舞臺。月光和星星,都是聚光燈,大地就是舞臺”。

脫稿採訪,帶你感受一個立體、鮮活的楊麗萍

藝術家楊麗萍說:”我看得到一草一木,看得到河水的流動,看得到一朵向日葵從種子一直髮芽、直到開花,每天緊隨太陽轉動,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巨大的形象,一種巨大的聲音,而裡面的內容全是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