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詞柳三變:沉迷花柳,壯志難酬

有一人出身官宦卻醉心花柳,有一人詩名大噪卻壯志難酬,有一人去世時得數十歌妓相送,這個人便是宋代著名詞人——柳永。

流連於歌樓舞榭,沉迷於聲色詞曲,仕途坎坷,潦倒終生。這短短的一句話或許可以將柳永的一生概括。但作為一位有個性的詞人,他的一生卻不該這麼簡單。

奉旨填詞柳三變:沉迷花柳,壯志難酬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年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作《望海潮·東南形勝》名噪一時,一句“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便可窺見他的志向和抱負。但他入京趕考,卻沉迷於杭州的紙醉金迷,煙花巷柳。或許柳永的本就是浪漫而多情的,青樓的歌妓喚醒了他的本性,也耽誤了他的進京之路。柳永遂滯留杭州,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入京後,他屢試不第,索性破罐破摔,沉迷於青樓舞館,靠給歌妓寫豔詞為生。

年少的柳永肯定不會想到,他的滿腹才華竟不得施展,而曾經胸懷大志的他,竟萎靡至此。但或許正是這樣的經歷才成就了柳永的詩才,給他的詩增添了些浪漫多情,悽婉哀柔的情調。他的滿腹才華不能登上朝堂,卻傳於街巷。“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這是對他詩才最大的讚頌,也是對他仕途最大的諷刺。

柳永無疑是倔強而富有個性的。他首次落榜後,所作的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訴盡了自己的憤怒與怨氣,也親手斷掉了自己的仕途。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此詞故作灑脫,將落第的憤懣盡化成了瀟灑。“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讀來只覺得悲涼。

也因為這首詩,他失去了成為進士的機會。此詩流傳甚廣,傳到了宋仁宗耳朵裡。宋仁宗好風雅,對善作豔詞的柳永十分不滿,於是有人向宋仁宗舉薦柳永時,宋仁宗硃筆一揮“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劃去了柳永的名字。

經此事後,柳永更加心灰意冷,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徹底沉迷於歌舞。

奉旨填詞柳三變:沉迷花柳,壯志難酬

柳永無疑是矛盾的。他表面鄙視官場,卻永遠擺脫不了對功名的嚮往。他沉迷眠花宿柳的生活,抱負與志向卻難以割捨。在這種糾結中,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詩詞魅力。仕途上的不幸,反而使得他的藝術天賦得到了更加充分的發揮。

柳永老年時,終於及第,釋褐為官。他迫切地想要大展宏圖,卻又屢次遭貶。最終改任屯田員外郎,由此致仕。在短暫的仕途中,他撫民清淨,深受百姓愛戴,為政有聲,被稱為“名宦”。辭官後,他窮困潦倒,死時一貧如洗,無親人祭奠。歌妓念他為其作詞的恩情,湊錢替其安葬。

柳永傳奇的一生,始於光輝,終於落寞,他將一生的光芒都融進了他寫的詞裡。縱有人說他的詞“惡濫可笑者居多”,也抹殺不了他卓越的詩詞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