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外國人:那氣味太噁心,夏天完全不敢靠近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朝代。雖然說他也曾經強大過,但是也免不了慢慢的走向衰敗。最初清兵入關的時候,並不是十分的得人心。因為那個時候的漢族通常是滿清為異族敵寇,特別是在清朝初期強制漢人剃髮的時候,更加激起很多人的反抗。

那個時候的滿清政府也非常的強勢,提出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鐵血政策。很多有骨氣的文人義士,因為這件事情丟掉了性命。如今這些都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歷史書上一項重要的記載。特別是成為了一些電視劇的重要素材。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外國人:那氣味太噁心,夏天完全不敢靠近

在一些電視劇當中,我們看到的清朝男人梳辮子的情景,大多數都是打扮得非常的整齊而乾淨。然而當我們翻開歷史書的時候,一些相關記載的珍貴照片當中。梳著辮子的男人卻顯得非常的邋遢。到底哪個才是真,哪個才是假呢?

最初英勇善戰的多爾袞,在1644年的4月份正式發兵南下。那個時候的李自成已經自立為王,打敗了明朝末期的皇室。幾個回合的仗打下來沒有什麼收穫,最後還是多爾袞聯合了吳三桂,才打敗了李自成的軍隊。

清兵入關開始了他們的政權統治,頭一道命令就是讓所有的老百姓,都沿襲滿族的一些習慣和裝束。頭型首當其衝成為了重要的標誌。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外國人:那氣味太噁心,夏天完全不敢靠近

但是當時的漢族人都是受儒家的教育。最為講究的就是無論是身體乃至於皮膚和毛髮,都是自己的父母所賜予的。因此每個人都覺得,輕易地在這些方面做改變的話,就是對父母祖宗的不孝。

對於這種文化上面的衝突,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流血事件。清政府是絕對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妥協的。畢竟這是他們入主政權之後的第1個決定,怎麼可能會像那些漢人妥協呢?於是用一大批的不願意剃頭的男人,成為了刀下的冤死之魂。

可是在整個的封建社會會議當中,能夠受到良好教育的都是少數人。對於那些人數眾多的普通老百姓來說,能夠認識幾個字都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所以對於這些人來看,自己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慢慢的大多數的人都提取了頭髮,留起了辮子。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外國人:那氣味太噁心,夏天完全不敢靠近

辮子打理起來非常的麻煩,特別是那些普通的勞苦大眾。哪有閒錢兒去買可以清洗頭髮的用具?特別是他們每天都穿梭在市井之間,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去掙溫飽了。這些人根本就不會經常的去清洗頭髮。如果再遇到一些守孝國喪的大事,往往三個月之內是不允許洗漱清理身體的。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男人的髮辮兒是什麼味道?

曾經還有過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是一些西方的傳教士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土地上。目的除了為了要弘揚自己的教義之外,就是要親眼看一看這個存在了幾千年的神奇國家。可是還沒等到真正的去和人們接觸,就被這些梳了辮子的男人燻得窒息了過去。

清朝男人的辮子有多髒?外國人:那氣味太噁心,夏天完全不敢靠近

這樣的故事可能有些誇張,也可能是一些西方人對於中國的醜化。但是那個時候的男人不經常洗頭卻是真事。不過如果是皇親國戚的話,經常會用一些薰香和香包來掩飾異味。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話,那麼就會另當別論了。

不過很快清朝也慢慢的走向了滅亡,人們漸漸的都減去了髮辮梳起了清爽的短髮。俗話說: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拋棄了舊時的封建習俗,才能讓整個社會上的人們慢慢的進步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