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作者 | 胡小喵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近,香港一中學生因為自己名字火了。

父母給他起名“禤靐龘(xuān bìng dá)”,全名粵語近音“圈憑踏”,有“飛黃騰達”的寓意。

但這個名字卻給他帶來很大的困擾。

從小學起,就常聽到:“雷雷雷龍龍龍,老師叫你。”“喂,那誰......“

不僅被人叫錯,最痛苦的還莫過於在考試時,別人都開始答題了,自己名字還沒寫完。

小名也就算了,至少可愛。可學名太隨性,可能就會留下“童年陰影”了。

知乎上有人提問:父母取名不用心,會對子女造成多大傷害?

下面網友的回答,哈哈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有網友表示,自己就是因為名字有點奇葩被別人叫錯開玩笑了無數次:“有的時候真的特別恨我的名字,這些父母真的不會理解一個奇葩的名字對孩子傷害有多大,就算別人不會因此欺負你,無數次的嘲笑也很讓人奔潰。”

雖然名字只是代號,你有權決定孩子叫什麼,但名字卻自帶社會屬性,威力也不容小覷。

取不好名字,孩子有可能變成網上可歌可泣的段子流傳千古了。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有人起名真的是隨心所欲。

爸爸希望女兒未來能買得起瑪莎拉蒂,他正好姓馬,結果女兒的名字就叫了“馬莎拉蒂”。

爸爸喜歡玩“王者榮耀”,竟然給女兒起了王者榮耀的名字。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下面起名的父母是怎麼想的呢?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有的是對孩子寄予深厚的期望:

比如“是朕”、“康熙”、“雍正”、“高富帥”……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還有的為了彰顯學識與獨特,就起各種晦澀難懂、深奧孤僻的字作為名字。

比如,你認識王曌堃嗎?

還有馬騳(du)驫(biao)、龘(da)爨(cuan)龗(ling)、熊曌(zhao)等。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當然也有家長率性而為,起名也很佛系:

自己姓印,就給孩子起,“印度”、“印妮”,甚至還有“印乾”。

我們總希望孩子的名字有特色,讓人容易記住,然而有時你認為“有趣”的名字卻恰恰成為孩子的絆腳石。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別以為名字只是個代號而已,最新研究表明:有一個好名字會使人更有魅力。

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名字會給孩子造成一種提醒和暗示。

而且身邊的人對其名字的反應也會對他們產生影響,影響孩子的行為和表現,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期望效應”。

知乎上就有人做了一個小調查,讓人們說出對姓名的直觀感受。

比如,在韓小琳劉博文王文君郝景睿四個姓名,讓大家選擇哪個是智力水平最高的一個。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結果竟然70.27%的人選擇“郝景睿”是最聰明的那個。

還有,在李毓秀李雲秀李秀蘭李秀瑾”這四個都帶“秀”字的名字,哪一個是來自鄉村?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竟然94.59%的人認為李秀蘭最有可能來自鄉村,沒人認為李毓秀和李秀瑾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

當然也有問“吳宇豪李天放劉禹伯陸修文

”四個人裡哪個是性格最內向的一個?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結果89.19%的人一致選擇“陸修文”,而且有認為“吳宇豪一輩子也不可能得自閉症”的趨向。

看上去這可能很無聊,但事實上在名字中確實存在偏見。

其實我們都帶著有色的眼鏡看著形形色色的姓名,在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總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名帶入,畢竟人如其名。

名字好聽又好讀,老師點名、回答問題就容易叫到。

這不就無形中增加了印象,以至於將更多的關注無意識的就給予了孩子。

你想,老師一點名:謝祖隆恩,謝祖聖恩,還有史詩王爵?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如果提問,來句:“元芳,這個你怎麼看?”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造成蝴蝶效應,甚至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不就是個名字,稱呼嗎?至於這麼誇張不?

然而就像蔡朝陽老師所說:漫長的童年,會有很多很多幽暗晦明的艱難時刻,裡面潛藏著成長的奧秘。

這些晦明交織的時刻,有時候,僅表現為一點點小事。

但這點小事卻構成了孩子的極大困擾。

不要因為小就看不到他的存在。

著名心理學研究發現:你越喜歡你的名字,你的幸福感越高。

故取名有風險,家長需謹慎。

姓名作為陪伴孩子一生的符號,對孩子的人生至關重要。不要讓孩子成為被嘲笑的對象,更不要成為活生生的段子。

被父母取名“禤靐龘”的學生已經崩潰,哈哈哈……

作者:胡小喵,寫作愛好者,心理諮詢師,家有二寶,致力於兒童營養與心理教育,但願每個人都能幸福一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