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本報合肥訊(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唐豔麗 實習生 王雁林)4月3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近日,省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了《進一步發揮專精特新排頭兵作用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著力打造具有“專業化、精品化、特色化、創新化”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安徽省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新聞發佈會現場

《實施意見》首次提出培育“四個一百”冠軍企業,並對專精特新冠軍給予獎補、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直投、融資擔保費補貼、“千家百億”融資計劃、鼓勵引進發達國家工程師等政策。

截止到2022年,培育省專精特新企業3000戶、專精特新冠軍企業400戶,爭創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0戶,壯大具有持續創新力和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示範群體。

對省認定的成長型小微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企業,每戶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50萬元、80萬元。對國家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每戶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

在緩解融資難題方面,省財政統籌安排資金,對融資擔保機構開展的省專精特新企業信用擔保貸款業務給予保費補貼。從2020年起,每年從原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財政出資中切塊安排規模,專項用於投資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

在促進融通發展方面,鼓勵大型企業向專精特新企業開放共享資源,圍繞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創新網絡。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研發設計、協同辦公、供應鏈管理等信息化應用系統“登雲”。

在改進服務保障方面,加大對企業研發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扶持力度,對三首產品進入市場給予一定的優惠。健全全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打造一批專業性、區域性公共服務平臺,對符合條件的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擇優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

截至2019年底,全省累計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618戶,以佔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14%的數量,貢獻了24%的營業收入和25%的利潤,戶均主營業務收入2.2億元,是規上中小工業企業的1.8倍;戶均利潤總額1438萬元,是規上中小工業企業的2倍。全省共湧現出19個國家級行業“小巨人”、18個單項冠軍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