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畢馬威合夥人:G20特別峰會為全球更緊密合作抗疫提供契機

中新社柏林4月9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合作,國際諮詢企業畢馬威(KPMG)合夥人伊凱爾斯海姆(David Ikkersheim)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近日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為全球各國攜手共同應對疫情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他建議各國不僅分享抗疫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更可分享如呼吸機等關鍵設備,幫助處在抗疫不同階段的國家更好戰勝疫情。

伊凱爾斯海姆是常駐荷蘭的畢馬威衛生和生命科學合夥人,同時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伊凱爾斯海姆擁有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衛生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為歐洲多國政府和多家醫療機構、生命科學企業等提供諮詢。

中國武漢已於8日正式“解封”。談及中國在疫情暴發後選擇的防疫策略和措施,伊凱爾斯海姆表示,應對新冠肺炎這樣的流行病可以分為兩種策略,一種是中國所採取的以強有力的干預措施為代表的“遏制”(Containment)策略;另一種則是“適應”(Mitigation)策略。

“考慮到COVID-19(新冠肺炎)的特性,我認為在疫情暴發之初首先採取遏制策略是正確的做法。”伊凱爾斯海姆分析,遏制策略的主要目標是試圖在一個國家內部不斷將新增感染人數向下壓,直到達到或接近零新增,“這大體上正是中國採取的做法。而我們看到英國在一開始採取適應策略後,也迅速轉向了遏制策略”。

放眼全球,伊凱爾斯海姆認為大多數國家當前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遏制策略,這表現在,各國於各自的防疫實踐中,儘管鬆緊程度不一、但都一定程度上實施了“封城”或“封國”:“從歐洲到美國,現在都能看到正在實施中的‘封城’(Lockdown)措施,儘管各國實施的具體做法不同,各國對人群實施檢測的策略也大相徑庭。”

針對遏制和適應兩種策略的比較,伊凱爾斯海姆表示,測算數據顯示,在沒有發明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要想確保一國的醫療體系不陷入崩潰,同時使全社會達致“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狀態,整個過程耗時或將長達數年之久。因此,他不建議從疫情暴發之初就採取這種路徑。

“根據現有的知識,我認為我們在疫情暴發後首先應該做的都是採取遏制,並觀察這一措施能否順利將新增感染人數逐步降至零。”他進一步指出,“鑑於(疫情暴發之初)醫療衛生系統很快就會超負荷,應該首先採取的是遏制,之後再慢慢‘解封’,同時搭配檢測、隔離和跟蹤病例、推行衛生消毒措施等。”

對於“解封”後武漢和全中國防疫工作的走向,伊凱爾斯海姆認為,現在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在武漢全面解封、重啟經濟社會生活後,能否順利避免疫情“死灰復燃”。他指出,中國正在全面重啟其經濟的過程中,尚未完全恢復到疫情暴發前的狀態,“我們需要觀察的是,在武漢‘解封’後,疫情能否一直被控制在一個很低的水平。”

伊凱爾斯海姆同時指出,不久前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為全球協力應對疫情提供了良好契機。他建議,各國除更積極地共享應對疫情的知識和經驗外,不妨在關鍵的防疫物資上加強合作,可考慮建立一個用於各國間共享呼吸機、ICU重症監護病床等重要醫療資源的平臺,“我們看到,擁有歐洲最多重症床位的德國已經在接收一些歐洲鄰國的重症病人。”他建議各國應在上述方面加強合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