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文物古蹟是民族文化的傳承,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是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一及社會穩定的重要文化基礎。新疆歷史文化遺存豐富,文物古蹟跨度從南北朝到清代。昭蘇縣位於祖國西部邊境,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歷史文化遺產豐厚,無論文物存量和分佈面積都位居伊犁州前列。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33處,涵蓋古墓葬、古遺址、石刻巖畫、古建築、近現代重要歷史建築等。


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其中,位於東經42.756062度,北緯80.25958度,昭蘇縣七十四團四連境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波馬古城遺址(又稱蒙古城)於1999年7月23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佈,該古城屬西漢烏孫時期遺址,相傳漢朝解憂公主曾在此城刺殺親夫烏孫狂王泥靡。波馬古城曾是元代駐軍的城堡,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後,古城作為七個哨點(卡倫)之一保存下來。此座古城是特克斯河流域規模最大又保存較完整的一處古城遺址,對於研究古代伊犁地區的經濟交流史及政治軍事史都具有重要價值。昭蘇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波馬古城遺址未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古城遺址區內被非法墾荒種植油菜,佔地約180畝,嚴重損毀了古文化遺址的環境風貌和結構原狀。


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昭蘇縣人民檢察院調查核實後,發現該古城位於第四師74團四連,作為縣級檢察院不能直接管轄兵團事務,但是兵團又無文物管理部門,昭蘇縣文物局也因屬地管轄原則無法直接插手兵團文物遺址的管理。但是保護遺址迫在眉睫,為更快更好地將波馬古城遺址保護起來,在充分調查取證的基礎上,經昭蘇縣、伊犁州兩級檢察機關辦案人員實地勘察,並報上級檢察機關同意後,昭蘇縣人民檢察院與墾區檢察院兵地協作,一方面由昭蘇縣檢察院督促昭蘇縣文物局依法履職,另一方面由兵團檢察機關督促兵團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昭蘇縣文物局加強文物管理工作。兵地聯手後於2019年8月向昭蘇縣文物局發出訴前督促履行職責檢察建議,要求文物局依法履職,切實加強對波馬古城遺址的有效保護,避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同時,為增強檢察建議的剛性,昭蘇縣檢察院檢察長楊斌和昭蘇墾區檢察院檢察長閆峰聯手對訴前檢察建議進行公開送達,同步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具體意見和釋法分析,並共同對昭蘇縣文物局執行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商議對策,共同克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


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昭蘇縣文物局收到檢察建議後,該局領導高度重視,積極採取措施依法履職:一是及時將該情況向上級政府主管領導彙報;二是積極向州文物局申請經費加強波馬古城遺址的保護工作;三是向74團函告此事,要求相關部門也依法履行對波馬古城古城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目前,通過兵地協作,在昭蘇縣檢察院與昭蘇墾區檢察院“回頭看”過程中,辦案人員實地走訪發現,該遺址四面城門的入口已用木樁和鐵絲網添加護欄,並懸掛“破壞文物,依法追責”等警示標語,隨後辦案人員進入古城遺址查看,前期播種的油菜已清除,保護工作初有成效,但城內仍可見馬骨、破碎的陶製品等文物碎片,故後期文物開發、整理、保護依舊任重道遠。昭蘇縣文物局和農四師74團相關領導均表示會繼續加強對該遺址的保護力度,切實做好職工和群眾對文物保護的宣傳教育。


兵地聯動 等外探索 昭蘇檢察訴前檢察建議保護古城遺址

昭蘇縣作為全域旅遊縣,該案的辦理,讓文物局更加敢於擔當,勇於作為,提高文物保護管理利用水平,有效整合昭蘇縣文物資源,充分發揮文物在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機制健全、監管到位、保障有力的文物保護與管理體系,更加做好讓文物說話、歷史發聲、讓旅遊放彩、講好昭蘇故事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