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秋莎的一生原来是这样的,还有什么让人不同情女人?

卡秋莎的一生原来是这样的,还有什么让人不同情女人?

在几十年前,卡秋莎的名字一直回荡在中国大地上,据说它不是人的名字,而是战争时期军人们给大炮起的名字。不过,名字的来由总有些原因吧,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大炮能跟一个比较女性化的名字联想起来?

《复活》是前俄国的托尔斯泰的名著,在看了曹禺的《日出》之后,再欣赏复活,感叹名作家的写作功力,真正地通过小说揭露了现实社会。卡秋莎从少女时期开始,仅仅几年时间就成了妓女。本来她的出生就很幸运,是母亲和偶然经过的陌生人生下来的,本来母亲也不想她是否能活下来,而她竟然碰到了贵人,算是被世间允许来到这个世上。

无父无母的卡秋莎的命运也就是那么几种,要么是大些了当佣人,或者女工,而先前的在养母家的生活让她更加喜欢舒适点的生活,而她本身又一无所有、又不知道保护自己,被男人一次次的玩弄、抛弃。女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甚至底层的居多,你怎么能不同情女人呢?

就像正好你在单位里因为年龄小、长相上又显小,很少走领导那层关系,也没受到过领导眷顾,不知道怎么争取,所以分不到好活儿。已经干的是最烂的一摊儿了,忽然有那么一次机会咸鱼翻身,扭转整个局势,开始本以为领导会大加赞扬,为大家争得了有利的一面。不料,自己越想表明自己的能力强,越是适得其反,尤其是男同事们扑面而来的各种讽刺、挖苦的满天飞,同时领导也各种的使绊子、穿小鞋。

大家们都享受到了这次机会得到的利益,唯独把功臣拉掉了。

通过这次之后的一系列的事情,我发现很多人并不是能力强,而是会利用人情关系来构筑自己的能力网。比如像学校这样的单位里的男同事,他们经常是当面接受了很多工作,回头就把大多数的工作甩给了女老师们。他们虽然实际上并没做什么,但既不会出错,也不会吃亏,还有各种福利等着。而下面的女同事们虽然也做这些更辛苦、繁杂的工作,一定不会有啥福利,而且顺理成章地还被作为“替罪羊”,干得越多、错的越多。

以小见大,书籍中窥见社会,社会反映书籍的内容。

卡秋莎的一生原来是这样的,还有什么让人不同情女人?

You have only one life and one chance to do things you want to do .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