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眾所周知,發生傷人或死亡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門現場勘查結束後,都會委託鑑定機構進行車速鑑定或事故成因鑑定等,目的就是為確定涉案雙方事故責任提供司法證據。所以,在交通事故處理中,交警會告訴我們說自己或對方車輛存在超速行為,很多人不太清楚,交警部門怎麼確定車輛是否超速,其實就是通過司法鑑定計算出來的。

那麼,交警現場勘查是否存在誤差,或者車速鑑定有沒有誤差呢?如果有誤差,對最終的事故責任劃分有何影響呢?我們回答是肯定存在誤差的。因為沒有人能保證在事故現場勘查時,都能做到測量數據百分百準確。誤差會造成車速鑑定數據不準確,直接導致車速鑑定結果有誤差,甚至造成事故責任發生質的改變。所以,我來向大家介紹交通事故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中存在哪些誤差?誤差從何而來?

其實,交通事故車速鑑定計算誤差主要來源於現場勘查時的測量誤差車速鑑定計算過程中鑑定人使用的計算方法誤差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車速鑑定

現場勘查、測量誤差主要由以下三方面造成:

01.事故現場勘查時,必須對現場路況進行確認,因為現場路況直接影響車速鑑定計算的參考取值:

  • 路面性質:主要有瀝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路面乾溼情況,是新鋪的、磨損較小的路面還是年久失修、磨損嚴重的路面。因為這些因素能夠降低或提高汽車實施制動時輪胎與地面的摩擦係數,在車速計算過程中會用到不同路面性質的摩擦係數取值,不同路面的摩擦係數不同,會使車速鑑定計算結果不同。現場路面記錄不完整將會導致車速鑑定計算結果存在誤差,進而影響到事故責任的劃分。比如本來沒有超速的車輛,因為現場勘查不規範,車速鑑定計算結果偏高,使當事人冤枉的承擔了不該的承擔的事故責任。
  • 路面坡度:有些交通事故發生在坡道上,現場勘查人員勘查時可以使用坡度儀進行實地測量,或直接向公路管理部門調取施工設計圖。那麼在車速鑑定計算過程中,如果事故處於上坡或下坡,在計算時,必須對計算公式進行調整,否則計算結果會出現大的偏差。
  • 路面彎道:在公路彎道處,易發生汽車側滑、側翻的交通事故,對於這類交通事故的車速鑑定,一般要求在現場圖或現場勘查筆錄中提供該路段彎道半徑的測量數據。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事故現場勘查取證

02.事故車輛停止位置、方位及路面散落物的定位

交通事故勘查時,需要對事故現場的物證,包括肇事車輛、散落物、油跡、血跡以及拋落地面的人體散落物等進行定位;同時還需要對兩車碰撞前、碰撞後所處位置以及距離,在路面留有制動印跡、滑行、側滑、刮地等痕跡進行定位,並全部體現在事故現場平面圖上。

如果勘查人員勘查時,對上述物證沒有準確定位或距離測量不準確,那麼在後期車速鑑定計算過程中所使用的數據肯定也是不準確的,車速鑑定結果必然存在誤差。車速鑑定結果不準確,勢必影響到最終事故責任的劃分,容易造成冤假錯案,後果不堪設想。

03.汽車輪胎印跡、車身掛地痕跡及其他痕跡

在車速鑑定計算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肇事汽車留在路面的各種痕跡,包括輪胎拖印、輪胎的側滑印、車身著地與地面的刮地痕跡等

。所以在現場勘查時,對上述印跡長度必須準確的測量並記錄,比如在測量印跡長度過程中,由於尺子沒有拉直或方式不對,最終數據運用到車速鑑定計算中的話,計算結果肯定也不會準確,與實際行車速度存在較大的偏差。輪胎印跡識別具體如下:

  • 輪胎抱死制動的輪胎拖印:對於沒有配備ABS(防抱死制動系統)的車輛,駕駛員在緊急實施制動車輪抱死後,會在路面留有輪胎拖印,印跡形狀呈黑色的帶狀,有的為兩條或多條平行的帶狀印跡。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事故現場輪胎拖印

  • 汽車發生側滑的輪胎痕跡:側滑印跡主要在汽車轉彎中由於離心力作用,車速較高或轉彎半徑太小時發生。特點主要呈現規則的弧形,明顯的輪胎花紋,且多出現於外側輪胎,如果兩輪胎都出現印跡,也是靠外一側顏色較深、印跡較長,內測顏色淺、印跡短。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事故現場側滑印

  • 汽車或摩托車側翻後刮地滑行痕跡:車輛碰撞後,因車速較高,汽車側翻後,車身在路面刮地滑行一段距離,產生片狀的刮地痕跡。而摩托車車身與地面不止一個接觸點,側翻後多會出現兩條或多條平行的刮地痕跡,滑行中很可能發生旋轉刮地痕跡。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事故現場刮地痕跡

  • 汽車之間或汽車與障礙物的碰撞、刮擦痕跡:事故現場的痕跡除了上述以外,還有汽車之間相互碰撞、刮擦的痕跡以及與護欄、障礙物碰撞、刮擦痕跡。勘查人員勘查時,必須對與護欄的刮擦長度、障礙物移動距離等進行測量

所以,作為交管部門在現場勘查時必須準確識別路面印跡屬於哪一種?不同的事故路面印跡,車速鑑定計算方法不同。側滑印跡、拖印、刮地痕跡具體計算方法不同,車速鑑定結果也會不同。必然會造成最終事故責任劃分出現偏差。

鑑定機構在鑑定車速時,自身不專業造成鑑定結果存在誤差。

一些鑑定機構自身專業能力欠缺,車速計算過程中,如輪胎擦係數取值不規範,

盲目套用計算公式死搬硬套,對路況物證識別錯誤從而使用錯誤的計算方式。其最終結果也是偏離實際情況,不僅給交管部門事故責任認定帶來麻煩,還會造成更嚴重的冤假錯案

作為汽車駕駛人,如何避免在發生交通事故後出現車速鑑定誤差的現象呢?

發生交通事故,哪些現場勘查和車速鑑定誤差會影響事故責任劃分?

汽車行車記錄儀

作為一名從事道路交通事故鑑定的工作者,我認為有效且車主自己可以印證的辦法就是配備汽車行車記錄儀,並在駕駛車輛過程中保持打開呈錄像狀態。

因為在交通事故車速鑑定計算中,通過行車記錄或監控錄像鑑定車輛速度,準確率至少在95%以上。且計算方法簡單,易學易懂。與傳統交管部門現場人工勘查、人工測量、人工製圖相比,更具有準確性和合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