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今天要说一部风格略压抑的片子。

一九四二年,河南延津,玉楼乡,西老庄村。

这里发生了吃的问题,入夏以来,旱灾不断,大旱过后又遭水淹,水淹后又是蝗灾,河南变成了人间地狱。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当地的范大财主(张国荣饰)被一大伙灾民逼迫,打开楼门收留他们吃饭,却引起争执。灾民捅死了他儿子,抢走了他粮食,烧了他的房子。

走投无路之下,他也不得已拉上家里的妻子、儿媳、长工,踏上逃荒路,前往陕西。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另一边,省长李培基走马上任,视察灾情后,他准备向蒋介石汇报情况,但却在蒋介石施压下,没敢说出口。

在军官蒋鼎文逼迫下,李培基又要缴纳军粮。国军拿了粮食还打败仗,蒋介石把心思放在缅甸战役上,一心想讨好外国人,命令军队撤退,放弃河南。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自此,河南灾民被军官剥削,被政府抛弃,被日本飞机轰炸,被国军抢劫。范财主带的东西悉数被抢,身边的人一个个惨死,逃荒路成了万劫不复的死亡之路...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故事分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在河南与重庆之间切换自如,形成强大反差效果,对天灾的无奈感与对人祸的讽刺味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电影还塑造了诸多其他人物。美国记者白修德,临走时想要去河南再拍一组照片,他远赴逃荒路,一路上见证了野狗吃人尸体、日本飞机无差别轰炸等各种血腥场面。

可当他把照片带回重庆时,所有人都像躲瘟疫一样躲着他,好不容易见到蒋介石,蒋委员长却假装对河南不了解,直到他拿出狗吃人的照片,蒋介石才迫于压力,下令救济河南。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逃荒路上,还有一个天主教传教士(张涵予饰)一路救济灾民,可他发现自己无论怎样传教、信仰、做好事,都改变不了河南成为地狱的事实。回到教堂,他在绝望中问神父:“既然上帝总是斗不过魔鬼,为什么还要信仰?”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在这种特殊时期,竟有一个厨子(范伟饰)当上战区法庭法官,他剥削民众,欺软怕硬,刚开始依仗国军,国民党撤退后马上投靠日本人,给日军做饭。此前范伟一直饰演喜剧角色,这部影片也是他快速转型的标志。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甘地绝食抗议,宋美龄访美。全世界政治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几大战场上,少有人注意中国河南正在爆发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

冯小刚说:二战时,希特勒和纳粹屠杀犹太人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但在1942年,中国河南旱灾饿死300万人,却很少人知道,不要说外国人,中国人也不知道。刘震云为此写了一本书,我在1993年看到,非常震撼。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剧本,到拍摄完成经历了18年时间。

接下来,折腾了几轮都不能过审,据说冯小刚为过审去找了人,为此欠下了很大的人情。后来为了还这个人情,他才去当了马年春晚总导演。

但很不幸,2012年贺岁档上,《少年派》抢占了一半票房,令冯小刚万万没想到的是,另一半市场竟然被小成本电影《泰囧》吞并。《一九四二》想回本都遥遥无期。

加之当时冯小刚头铁,被各方势力联合攻击,网络上水军铺天盖地,说《一九四二》血腥无比,贺岁档就应该上映些轻松的电影,拍完地震拍灾民,冯小刚有病,专拍中国人短板...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最终,许多没看过电影的人都来黑这部片子,18年的努力,《一九四二》以亏损一亿的结局落幕。从此,贺岁档成了一年一度小成本影片的聚集地,连好莱坞都不敢在这个时间来大陆。

但其实看过就知道,上映的版本按现在的审核制度,都是完全可以过审,流血场面都是为了剧情需要,甚至比不过某些战争片,完全没有当年描述的那么夸张,放在外国也是妥妥的PG13标准。

而且这部电影还是多线剧情的,包含各种幽默地讽刺国民党、军官、贪官的地方。看起来也不闷,看点有很多,只是风格略有压抑。

被键盘侠毁掉的电影,中国贺岁档的分水岭

这部电影的失败是营销上的失败,但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绝对是成功的存在。冯小刚用这部作品,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黑暗时代。

用历史作家张宏杰老师的话说:中华帝国一直是一个巨大的空荡荡的胃。

历史上有三百万人拖着他们空空荡荡的胃,从河南逃往陕西,最终死在逃荒的路上。

历史,需要我们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