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在生活中,你是一個內向的人嗎?

是不是因為自己很內向,所以總是擔心自己被當做“異類”看待?

多數人把“內向”當成了一個貶義詞,因為它意味著社交能力差、不善言辭、謹小慎微、容易害羞、缺乏自信,而有這些特質的人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因飾演《哈利·波特》中赫敏一角而成名的艾瑪·沃特森就是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她直言特別不喜歡參加舞會:“其實我本來就是這麼一個內向的人,我不是有意識的管著自己不出去玩,我本來就這樣。”

但是艾瑪取得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從9歲到20歲,艾瑪飾演的赫敏·格蘭傑給全世界影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歲的時候就成為女星全球票房第一人;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從布朗大學畢業;2014又被聯合國婦女署任命為全球親善大使,肩負起在青少年中推廣性別平等理念的重任。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Facebook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也是個內向的人,他從十幾歲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待著寫代碼。扎克伯格還很容易害羞,所以在早些時候他在公開講話時會緊張,身體甚至會輕微顫抖。但他卻創造出了前無古人的社交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習慣。

西爾維婭·洛肯在《內向高敏者,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自在生活》一書中引用了一段話來解釋這種現象:外向者從來不抱怨內向高敏者缺乏意志力,只抨擊及他們缺乏交流能力,所以人們把這個看做首要問題,其實不然。如果一個內向高敏者意志力強,能夠堅持下去,如果他不想和其他人一樣做無用的事,那麼他就會達成目標,慢慢地也就能和其他人打成一片。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西爾維婭·洛肯是德國知名性格諮詢專家、語言學家、權威分析師。她的“生活中的性格心理學系列”作品《內向高敏者》、《性格拼圖》和《內向心理學》出版後好評如潮,十分暢銷,一度成為熱門公眾話題。

《內向高敏者》是西爾維婭的經典作品,她在書中通過大量的例子告訴讀者其實內向和外向沒有誰更好,內向的人也有很多明顯的優點。西爾維婭在書中例數了內向高敏者的種種優勢,旨在幫助讀者發現併發揮自己的優勢,攻克那些內向性格導致的困難,教會讀者在在保持自我和適度改變之間保持平衡。

一、什麼是內向高敏者

作為兼具內向性格和高敏感特質的人,你善於分析、小心謹慎、堅韌不拔,可以說已經擁有了獲得幸福生活的天時地利人和,可以很輕鬆地開展人生的下一步計劃。然而事實上,內向高敏者往往對自己的優勢估計不足,卻又如此善於發現自己的缺點。

內向高敏者是內向型高敏感人群的簡稱。

內向高敏者有很多優勢,比如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等。

但是儘管內向高敏者有這麼多的優勢,他們最擅長的事卻是通過不斷的發現自己的缺點來取否定自己:比如沒有辦法像別的同事一樣推銷自己,比如羨慕競爭對手超強的演講能力,比如苦惱於自己喜歡一個人待著、沒辦法像別人一樣熱衷於聚會等等。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艾瑪·沃特森在接受雜誌採訪時直言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她之前總是感覺不愛出門跟朋友們一起玩是自己有問題。後來她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籍才明白自己的性格本就如此,沒什麼不妥的,是這個社會太誇大外向型性格的人了。

二、外向的人會活的更加幸福嗎?

這個世界上有衡量幸福的標杆嗎?

有的人喜歡捧著一杯熱乎乎的茶舒舒服服的窩在沙發上看書,有些人喜歡呼朋喚友、對酒當歌,真的有辦法比較這兩種人的感受哪一種更幸福嗎?

很難。

幸福的來源通常有兩種:一種來自於內心的喜悅,一種來自於合適的、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內心的喜悅通常來自於美好的事物,比如戀愛、加薪、初為人母等等,可惜的是這種幸福感很快就會消失,但是合適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行為卻能讓我們真正獲得幸福。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特蕾莎修女一生都致力於改變貧困,她選擇和加爾各答最窮困的人在一起生活。

如果幸福只是短暫的愉悅感,那她的生活確實沒有什麼幸福感可言,但是因為她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把一切都獻給窮人、病人、孤兒,這樣即使她經歷過很多痛苦,她也是幸福的。

這說明幸福還是不幸福,跟一個人的個性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沒有關係的。

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劉易斯·特爾曼對加利福尼亞州1500位生於1910年的天才兒童進行了長達35年的跟蹤研究,想要尋找成功生活的真諦。特爾曼去世之後,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弗裡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研究了特爾曼的數據,得出了一個結論:能夠讓一個人活得長久幸福的個性是——認真負責的態度。

三、內向高敏者的優勢

很多內向高敏者碰到的困難都和他們的優勢相伴而行。我們要強化自己的優勢,而非嘗試變成一個根本不是自己的人,同時也不要逃避身上的毛病。

內向高敏者有很多優勢,比如謹慎、專注、自我探索、善於傾聽、安靜、獨立、善於分析、擅長寫作、持之以恆、有同理心等,但伴隨著這些優勢而來的是相應的劣勢,只有處理好它們的關係才獲得最後的成功。

舉例分析一下其中幾個優勢:

1、謹慎

內向高敏者尤其在乎安全感,因為對他們而言,他們大腦中的“恐懼中心”,也就是杏仁體,要更加敏感。第一個優勢——謹慎,恰恰根植此處。

如果你要坐一架飛機出差,一個高度謹慎的飛行員是不是會讓你特別放心呢?

這就是謹慎的作用。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列寧曾說過:信任很好,但控制更佳。

謹慎讓我們仔細地評估生活當中的風險,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危險。

但過度謹慎就容易變成恐懼,當你陷入恐懼的時候就要試試作者的建議:深呼吸,直視恐懼,拔掉恐懼的牙齒,引導恐懼去它該去的地方。

2、 專注

內向高敏者只要想集中注意力,就能隔離外部干擾,外界刺激會讓他們覺得討厭。他們知道,同時很好地處理多項任務只是個美好的願望,一邊寫方案一邊聽著廣播或者開著社交軟件,根本不可能寫得好。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寧靜生活的單調與孤寂能啟發創意的思維。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愛因斯坦是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也是是相對論的提出者,很少人知道,他是一個內向高敏者。

和很多內向的人一樣,他喜歡一個人專注的思考問題,他也承認他在獨自一人時思維最為敏捷。

專注帶來的改變是驚人的,有滴水穿石的效果,但是專注有它的陰暗面:過於注重細節。

這就要求內向高敏者在專注思考的時候既要掌控細節,又要兼顧往大處思考,顧全大局,這樣才能處理好生活當中的大事。

3、持之以恆

研究表明,今天人類的平均注意力時間為8秒。但是,連金魚都能堅持9秒。

持之以恆,就是能耐心的堅持。

當週圍的人都因為看不到希望而放棄的時候,你還能繼續堅持嗎?如果能,那你就有這種持之以恆的力量。

內向高敏者傾向於對事情進行多次評估,哪怕一時看不到希望,他們也願意堅持下去。

卡門·埃雷拉出於1915年,她從小就喜歡畫畫,但整整89年之後她才賣出第一幅畫。94歲時,她才在美國成名,成為享譽國際的藝術家。

埃雷拉說:“我從來不在乎名利,只想安安靜靜地畫畫,因為我享受畫畫的過程。你能看到我渾身上下都有歲月帶來的小病小痛,但當我畫畫的時候,我就能忘記這些病痛。我非常專注地工作,完全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裡,根本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

赫敏討厭派對,扎克伯格容易害羞,誰說內向的人不會成功?

持之以恆是成功的必備條件,但它也有自己的陰暗面:固執。如果你陷入固執的困境,就要重新審視情形,有意識的培養新的習慣,改變以前的壞習慣。

《內向高敏者》的作者西爾維婭·洛肯本身就是一個內向高敏者,她在書中提出了很多幫助內向高敏者邁向成功、獲得幸福的方法。內向不是缺陷,是同樣充滿力量、同樣值得欣賞與讚揚的。內向的優勢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善用它們就能讓自己成長起來,讓生活更美好,也能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