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前言:我們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有著幾千年的傳統農耕歷史,漢景帝說“農耕是天下的根本,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穀物和絲麻。”其中,水稻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但是,歷史的車輪行駛到了今天,城市不斷擴展,鄉村逐漸退縮,在這樣一進一退的改變中,成片的水稻田在鄉野中漸漸消失了。

原因就是,從90年代開始,村莊裡的青壯年勞力,陸續進城打工,因為打工能掙到錢,而單純守著農田的,連溫飽都成了問題。漸漸地留守在村裡的,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許多村莊成了空心村,甚至消失,這些都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有數據統計,在1990年的時候,中國有377個自然村。可到了2017年,只剩下244萬個 ,130多萬個自然村消失了。這個現象還一直在持續,中國農村每天約有100個自然村消失。

田地大多數都拋荒了,長草了。還沒拋荒的農田,都是上了年紀的人在耕種。生於70後、80後的一代雖然還能記得種田的感覺,但已經人到中年的他們,定居於城市,下田只能成為一種美好的回憶;而生於90後的一代,大部分根本就沒下過田,更別說種田了。嚴重的是,現在許多城裡的孩子從來沒接觸過鄉野的泥土,更不懂得一粒米是如何形成的。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下田》筆記,一本寫給城市的稻米書

生長於浙西常山的作家周華誠,出外求學並定居於杭州,在每一次的返鄉中,深感故鄉之變化,於是決定用文字和鏡頭記錄故鄉的草木人情,喚起人們對於故鄉的記憶,還有對傳統農耕文化的關注和挽留。

2014年,他發起了一項名為“父親的水稻田”的眾籌項目,回到他的家鄉,和父親一起,用傳統農耕手法種植一塊小小的水稻田,從耕田、備種、催芽、播種、到插秧、灌溉、除草、抽穗、揚花,再到成熟、收割均全程參與,並用溫情的筆觸,和專業攝影師的細緻,記錄下水稻生長的全過程,出版了這本獨一無二的《下田》手記,使我們感受到傳統農耕最真實的樸素與美。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央視二套記者在“父親的水稻田”裡採訪

項目於2014年10月順利結束,受到央視二套《中國財經報道》欄目採訪和播出,被近百家媒體關注報道,有數百名都市人參與到農耕實踐中,關注鄉村與傳統農耕的現狀和未來。如今,這塊水稻田還在繼續種植下去,而它從春耕到播種、插秧、生長、收割過程中的故事,值得我們關注和弘揚。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傳統耕田

村莊裡那些逐漸消失的農耕文化

在傳統農耕中,種植水稻,必須耕田;犁田,必須有牛。王安石有詩曰:“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連月出。”可見一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牛,曾經是農民們晨耕暮歸的得力助手。

但是,當週華誠在村莊裡尋找耕田佬的時候,才知道村裡的牛已經不多了,從事犁田的農民也越來越少,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一是,種田的人日漸減少,犁田佬被迫放棄這一行當另謀職業;二是,許多犁田佬年紀已經大了,一套犁田工具重達幾百斤,扛不動了,而年輕人都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意繼承父輩的耕田手藝。五十五歲的犁田佬馬岳雲說:“再過三年,他也幹不動了,下一代再也沒有人會犁田了。”聽了這話讓人無限感傷。

古詩裡寫的“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場景再也不會出現了;“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兒童,再也看不到了。煙雨朦朧的田間,一人一牛行走于田埂上,這樣的景象,過不了幾年,也會漸漸消失了。

現在的農村,目前正在消逝的還有傳統的農耕工具,犁田使用的木犁,還有曬穀耙,稻桶,竹篾,風車等。傳統農耕文化正在逐漸被邊緣化,面臨著無人繼承或者失傳。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農耕工具

勞作的意義,一粒米的出現都是天與地的恩賜

“父親的水稻田”插秧的那一天,從城裡來了三四十個大人和小孩,他們都是帶著孩子來體驗農活的。其中有一個小姑娘一下田就哭,因為“腳踩在泥漿裡,感覺很不舒服”,還有一個讀四年級的小女孩,在田裡忙活了半天,當記者問她插秧的感受,她想了半天,說又累又熱,終於懂得農民伯伯種田的艱辛。這是現實版的活生生的教育,一個孩子唯有通過這樣身體力行的勞作,才會明白,一粒米是從秧苗上成長出來的,一碗米飯原來是這樣出來的。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大人和孩子在插秧

今年的4月份,霍啟剛和郭晶晶帶兒子霍中曦去香港二澳村,體驗插秧生活,他們要讓孩子知道食物是從哪兒來的,這種做法獲得了廣大網友的盛讚。他們雖然富有,卻樸實低調,敬畏勞動。有網友評價:這才是真正的富養,他們是最接地氣的豪門。霍啟剛和郭晶晶言傳身教的做法,值得許多人借鑑學習。

俯身向禾苗,彎腰拾稻穗,都是對土地最深情的致敬。一粒米在經歷春耕,播種,插秧,拔草,除蟲,灌水,發棵,揚花,灌漿,到最後成熟,每一步均與天氣、土壤有著密切的關係,還要通過農人花時間的精心管理,最終才能呈現一捧白花花的大米。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父親的水稻田”種出來的大米

秧苗剛插上不久,接連幾天的大雨,把禾苗全給淹了,在周華誠和父親,以前參與這個項目所有人的誠心祈禱下,幸好雨停了,水也退了,禾苗重新獲得呼吸,周華誠不禁感慨,難怪農人喜歡把一句話掛在嘴上“謝天謝地”,農人的日子就是靠天吃飯的。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孩子們在割稻穀

到了10月,稻穀收割的那一天,又有三四十人帶著孩子,前來“父親的水稻田“體驗割稻子的樂趣。孩子們終於在田間看到了一粒稻穀的生命歷程,艱辛的勞作,收穫的就是這些用汗水凝潔而成的,可以餵養我們的稻穀,孩子們從切身的體會中,懂得粒粒皆辛苦的深刻道理。周華誠說他的初心和想法,就是希望孩子們敬仰農耕文化,這顆種子如能在他們的心中落地和發芽,就是他做這個項目最大的意義了。

鄉愁不單只是用來懷念,每一個人都應該為家鄉做點事

每一個外出的遊子都有一個鄉愁,周華誠用切實有意義的行動,安放了他的鄉愁,把“父親的水稻田”打造成了一個IP,也是對即將消逝的傳統農耕的挽留,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稻穀歸倉

《下田》這本書具有非常好的現實教育意義,延伸出來的思考是:我們每一個人是否也應該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呢?敬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農耕文化,併為傳承做一些自己的貢獻。

如果你現在還住在自己的家鄉,那麼無疑你是非常幸運的,因為現在國家推廣新農村建設,柏油公路修到了家裡,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在農村生活也非常便利,不必非要跑到擁擠的城市生活。希望你不要放棄家裡的良田,不要隨便流轉低價承包給他人,因為土地就是你的根,未來一定會升值。你可以一邊打工,空閒時種點蔬菜,現在能吃上自家種的新鮮環保的蔬菜才是真正的富有。

像我的小叔父,他把村裡分的土地全種了瓜果菜蔬,每天去城裡做建築工人,有空就到田裡勞動,三餐都能吃上自家的菜,還蓋了三層寬敞的樓房,生活過得非常滋潤。而且我也看到了我的家鄉,許多老人紛紛從城裡兒子的家跑回村裡養老,說明許多人還是嚮往農村的生活。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網紅李子柒

如果你是一位攝影愛好者,那麼你可以選擇拍照片、拍攝視頻,然後上傳到今日頭條,讓家鄉美麗的田園風光和勞作畫面呈現在大眾面前,走入更多人的視野,讓人們瞭解和欣賞傳統農耕文化之美。比如網紅李子柒,她在田裡勞動和製作美食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如果你是一位文字愛好者,你可以來到今日頭條寫文章,記錄下故鄉的草木光陰,鄉村趣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和變化,還有那些童年玩泥巴,池塘裡摸魚蝦,樹上捉知了,樹下盪鞦韆等等的美好歲月。那將會是一本厚厚的家鄉貼,為家鄉留住了歲月,為你的孩子記錄了歷史。

每個人的故鄉都有其特色的工藝品和美食,你也可以把家鄉的土特產,自產的農產品和工藝品分享出來,提高家鄉的知名度,擴大影響力,為家鄉打造一張優質名片。

《下田:寫給城市的稻米書》展現傳統農耕的樸素之美

作家周華誠在田裡

如果你目前已經遠離故土,更需要經常回去看看,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可以回家鄉投資,把家鄉的路修得更寬,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為還處於貧困的鄉親獻上愛心,使家鄉變得更加美好。

總之,我們能為家鄉做的事情很多很多,鄉愁需要這樣實實在在的奉獻,而不是放在心裡和掛在嘴邊的懷念,因為每一個人的根永遠在故鄉的土壤裡,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家鄉的振興奉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只要村莊還在,傳統的農耕文化就會得到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