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為什麼總感覺學習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有沒有一種讓人很爽的學習方法,然後愛上學習?”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知乎截圖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說出了大家的心聲,我們都想提升自己,但學習過程又是件磨人的事。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想積極地做一些事情改變自己,你制定好了目標,然而一段時間以後,你發現你不僅沒有變得好,反而更疲憊,更焦慮了。那種感覺類似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彆扭至極。因為你採取了你不喜歡又消耗能量的學習方式,又不知道如何及時補充能量。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法?這裡所謂的爽是指能夠讓我們享受其中的方法。這樣的爽米哈里·哈賴叫做”心流“。我們都有過那樣的體驗,做某件事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那種狀叫“心流“

每個人能夠達到心流的事情和狀態是不一樣。不論是誰,達到心流狀態都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那麼我們能不能利用自己的優勢節省能量,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呢。

西爾維婭·洛肯在《性格拼圖》裡說:“如果獲取知識的過程滿足了內向者和外向者的需求和嗜好,並能夠提供更多的樂趣時,學習會更輕鬆。”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性格拼圖: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適圈》裡說過,性格決定一個人的能量來源,決定一個人的舒適圈。內向的人堅毅、專注、分析性思維、在安靜中獲得能量。外向的人激情、勇敢、行動力強,在熱鬧中獲得能量。

性格不同,最好的學習狀態也是天差地別。我喜歡做計劃,我每天睡覺之前都會寫下明天的學習任務,不做計劃第二天,我就不知道我該把我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哪裡。不做計劃,我會難受,不安。因為提前計劃我不需要在做什麼,什麼時候做這樣的事上花費能量。我的室友一做計劃就頭痛,她受不了那種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她喜歡遇到什麼學什麼。我是典型的內向者,我室友是典型的外向者。

下面我從3個方面說說,不同性格的人該如何學習,才能更輕鬆但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01

學習順序:由內而外的內向者,由外而內的外向者

最理想的學習方法,當然是符合我們性格的學習方式。

內向者喜歡先學習理論,再實踐。內向者的活動更多的存在於內心世界,所有內向者需要給自己足夠的思考時間。可以先通過看書、上課等方式瞭解理論知識,再進行具體實踐。內向者傾向於先整理好,再說出來,建議嘗試“寫作思考法”整理知識。

線上課程這樣單獨學習的方式也適合內向者的,可以反覆聽。第一遍聽內容,第二遍梳理課程結構,第三遍做筆記,理解了理論再實踐。可能這樣的方式是比較慢,但是穩,能讓謹慎的內向者安心。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外向者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外向者傾向於用感官感受世界,學習的方式喜歡:從具體的感官刺激到抽象知識

外向者很喜歡從對話中找到清晰的思維結構。如果說內向者是為說話而思考,那麼外向者就是為思考而說話。

外向者可以採取小組討論、集體討論,跟人頭腦風暴的學習方式。遇到問題直接向人請教。齋藤孝在《學會學習》中就提到,本田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遇到問題就喜歡直接向專家請教。並把這種學習方法歸納為“耳學與經驗融合”

本田說“我的人生是在不斷觀察、不斷傾聽、不斷嘗試的過程中前進的。如果遇到不懂的事與其抽空讀書,還不如用讀書的時間向他人請教。”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02

學習節湊:少即是多的內向者,多多益善的外向者

內向者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過多的信息量會讓內向者消化不良。所以內向者的學習節湊不要過快。

謹慎的內向者不喜歡變化多端。變化多端的反面是習慣和規律。所以內向者可以運用好習慣和規律這兩個武器。提前安排好學習計劃,就不用費時考慮,要在何時何地學習。意志力是有限的,養成習慣了就不需要消耗意志力開始做某項活動。把節省下來的意志力用在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在內容上,也不要一次性學太多,貪多嚼不爛。不如一次只學一點,但是把這一點學透。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外向者喜歡變化多端的外界刺激。所以學習方法也喜歡多種多樣,不喜歡一成不變。外向者的學習節湊不是保持內容的增加,而是保持學習渠道的多樣性。學習網絡課程時,他們就容易走神。他們可以通過線下課程、集體課程、頭腦風暴、解決具體問題等方向學習。

外向者的大腦在缺乏外界刺激時令他們感覺無聊。他們需要外界的聲音讓大腦處於“開機“狀態。

可以用音頻或者視頻刺激大腦。我相信很多人,讀書的時候喜歡聽MP3,一邊聽周杰倫的歌一邊刷卷子。我就不行,我要是一邊聽音樂一邊看書,我就會放古典鋼琴曲,因為這樣的旋律聽很多遍我也記不住。聽有歌詞或者熟悉的旋律就會干擾我的注意力。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03

學習環境:注重安全感的內向者,注重獎勵的外向者

在學習環境方面,內向者需要安全感。內向者適合在安靜的環境下學習。內向者最好能夠在家裡營造一個能夠讓你進入學習狀態的空間。或者有空可以選擇去圖書館,或者安靜的茶館之類的地方學習。

外向者對空間的要求沒那麼嚴格。他們在學習之餘還能跟人偶爾閒聊幾個句。但是獎勵對外向者有很強的激勵效果。我室友在考二級建造師證的時候就給自己訂了個目標,考過了一門送自己一件包包,三門都考過了送自己兩套衣服。為了兌現自己的承諾,她可以看書到很晚。這種獎勵對我就沒什麼用,內向者更在乎自己的內感受,感覺到進步了就是最大的獎勵。

有沒有讓人很爽的學習方式?

沒有一種學習方法可以讓每個人都學起來很爽。但我們可以探索自己的內在特性,通過了解自己。定製出讓自己能夠沉浸在學習中的學習方法。不管學習方法是否是符合我們特性的,深度學習都是會消耗能量的,所以定期回到能讓自己感覺最舒服的狀態去補充能量是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