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提到莊子, 我們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以及“莊周夢蝶”和“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典故。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但有多少人能真正讀懂莊子,看懂莊子的故事呢?

莊子是中國歷史上的不二奇才,莊子一書,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書。它是哲學,是散文,是神話,也是寓言;是浪漫,是荒誕,是想象也是窮根究底;是抽象扮演,也是奇論怪論。——王蒙

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魯迅

秦漢以來的每一部中國文學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響之下發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學家的人,在中國古代哲人中,絕無僅有。 ——郭沫若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是的,中國人的達觀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他,來自於距我們2400年的這個我們稱作“莊子”的人。

莊子是世界級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縱橫生死,豪邁豁達,終其一生,對生命嚴肅而幽默,從未褻瀆。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他引導我們破除功名利祿、權勢尊位的束縛,積極主動追求精神的自由。他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觸發我們去深度地思考人生應有的選擇與態度。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

有的人,思想可以突破一隅,有的人,思想可以突破一方,

有的人,思想可以突破地球,有的人,思想可以突破銀河,

而莊子的思想,突破了宇宙。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莊子是傑出的文學家,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浪漫的男人。

司馬遷說他:”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是的,莊子的文筆汪洋恣肆、想象奇特、比喻精當、辭藻華麗、諷刺幽默,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讀起來朗朗上口、津津有味,妙不可言。所以,被譽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專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

這些千古美文,無人出於其右。

讀過莊子,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巨大,什麼叫宏偉,什麼叫精神的高度!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莊子留給我們的,只有《莊子》這本經典裡的三十三篇短文。在中國的史籍裡,也只有司馬遷《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裡對他有200多個字的記載。連他的生卒時間,都只能靠後人去推測。

所以我們最好的方式,就是細細研讀《莊子》的原文,嘗試去理解經典的本義,才能真正體味莊子思想的精髓。

在研讀原文之前,我們先從史記與《莊子》這本書裡,去了解有關莊子的生平。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莊子,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城人。生卒年不詳,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與孟子基本同時。

莊子早年曾做過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當時諸侯紛爭,社會動盪,民不聊生,莊子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汙。

幾年後,他就辭去了這一職務,以後終身不再入仕。他隱居著書,潛心求道,帶了為數不多的弟子。

據《莊子》記載,莊子生活貧困,住在陋巷,編過草鞋,說他曾向監河侯借過粟,並遭到變相拒絕,。

他去見魏王的時候,穿的是打滿補丁的粗布衣,鞋帶也是斷了以後又接上去的。

莊子對昏君亂相及趨炎附勢之徒感到無比的憎惡,而對苦難中的平民弱士寄予了無限的同情。

雖然困窘,莊子卻人格清高、自得其樂,對高官厚祿高度輕蔑。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據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

楚威王曾派使者帶著重金請莊子到楚國去當相國。

莊子對使者說:

“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莊子以祭祀天地用的牛來做比喻,說牛被好好地餵養幾年後,被披上帶有花紋的綢緞,牽進太廟去當祭品。在這個時候,它即使想做一頭孤獨的小豬,也不可能辦到了。莊子說自已寧可在民間務農、遊戲於汙瀆之中以求追尋自己的樂趣,而不願受執掌朝政者的約束。今生不入朝做官,才是他的志之所在。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在《莊子.秋水》裡有寫道: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以一隻神龜為喻,說自已寧願做一隻在爛泥裡,拖著尾巴活著的烏龜,而不願做一個死了留下一把骨頭,被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而顯得尊貴。

縱橫生死,豪邁豁達——莊子,一個最浪漫而豪邁的不二奇才

莊子一輩子遵從自己的內心去過日子,活得安然自在,把死也看得淡然。

《莊子. 列禦寇》記載,

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

莊子曰:“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吾葬具豈不備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

莊子曰:“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莊子卒後,葬於曾隱居的南華山。

唐玄宗時莊子被詔封為南華真人,《莊子》被奉為《南華真經》。

莊學成為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思想之一,對道教、禪宗、玄學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莊子》與《老子》《周易》並稱為三玄。

通過莊子其人其文,我們可以領略華夏文化的道術源流和文化脈絡,還原華夏文化的至純至真至正的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