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竹基層治理由“幹部說了算”向“大家商量辦”轉變

人民網成都4月9日電 “環境改善的提升,事關棚花村未來發展,大家有什麼好的意見?”3月26日,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棚花村院壩協商議事會第二次會議協商的主題確定後,議事會成員陶長貴便忙開了,他要挨家挨戶收集村民們關於村莊環境改善提升的意見。

去年以來,綿竹市政協緊扣縣級政協“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的問題,創新發展,篤行實幹,始終堅持聚焦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這1個目標,著力提升3個協商平臺質量,做實5個“微協商”,總結形成“有事來協商”“135”工作法,既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又起到化解矛盾、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的作用,“有事來協商”彰顯了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突出了“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要求。

聚焦熱點難點 提升協商平臺質量

據介紹,綿竹市委高度重視政協“有事來協商”平臺建設,市委書記陳萬見要求將其納入綿竹基層治理三大品牌之一,並親自擔任基層協商民主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對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市政協圍繞突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市政協要求從協商議題注重準、分析問題注重深、建言獻策注重實三個方面著力提升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這三個平臺。”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侯光輝說,在選題方面,緊扣黨委、政府關心的焦點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確定協商內容,牢牢把握協商方向,確保與黨委政府同心同向、同步同頻。

打造“全省轉型發展示範區、休閒度假目的地”是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戰略定位。然而,如何打造?還有哪些短板?優勢又在哪裡?這一連串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積極思考和建言獻策。

2019年11月4日,市政協常委會專題議政性協商會議協商該市建設全省休閒度假目的地工作推進情況。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棟參加會議,並聽取了大家發言。會上大家發言熱烈,市政協人資環委及部分政協委員紛紛圍繞規劃的落地、歷史文化的挖掘、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旅遊承載能力的提升、產業的深度開發融合等方面進行了協商發言,就打造“全省轉型發展示範區、休閒度假目的地”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而為了開好這次專題協商會,大家前期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確保議得準、議到位。“這樣的會議對進一步推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聚廣大委員的共識起到了積極作用。”時任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錢興模說。

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是政協委員的基本要求。市政協要求委員發現問題、提出建議不能就事論事,要通過“耳聽眼觀”、“動腦用心”發現問題,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調查問題,通過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研究分析,提煉昇華、深削問題根源。同時,鼓勵委員說真話、建諍言,大膽反映真實問題,秉持公心,做到言之有度、理性務實地提出建議。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市政協通過常委會議重點協商議題、全會大會發言,聚焦“中國玫瑰谷”產業帶的打造,將其作為助推綿竹加快轉型發展、推進全域旅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契機。

協商於民協商為民 讓“微協商”走深走實

2月20日上午,經過“尚慶榮政協委員工作室”全體委員反覆協商議定,確定了2020年走訪調研協商議題:疫情後白酒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痛點、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社會治理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和難點、建築行業的發展對綿竹地區應有的貢獻、文旅名城建設的重點項目調研。

3月23日下午,尚慶榮和工作室全體委員以及市政協經科委負責人一道,深入走訪白酒企業,瞭解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企業當前發展現狀,並梳理了企業面臨的問題,給出了專業的解決思路和意見。

如何讓“微協商”走深走實?

綿竹市政協通過專委會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村(社區)院壩協商、委員工作室協商5個“微協商”平臺,延伸信息觸角,更好地發揮信息直通車的作用。

在對口協商、界別協商以及提案辦理協商活動中,邀請委員、界別群眾對城區交通管理、家庭婚姻干預、名醫名師下沉、關愛留守兒童、城市功能完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廣大市民突出關注的問題進行協商,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了參考;在院壩協商過程中,分別針對村組集體資產管理、小區物業管理等方面議題召開了協商議事會,由群眾作為協商主體,邀請相關界別委員和部門專家參與,發揮政協協商優勢,幫助基層提升決策科學性。

“棚花村以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為議題,擴大群眾參與面,不走過場,不搞‘花架子’,充分體現了協商實效。” 棚花村協商議事會成員羅廷廷說。

如今,九龍鎮棚花村 “村莊環境如何提升”、紫巖街道玉馬社區 “東汽竹苑小二樓怎麼改”等“院壩協商”議題議出了村(社區)新氣象。讓涉及基層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過程,由“幹部說了算”向“大家商量辦”轉變,“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成為做好群眾工作、化解基層矛盾、推動基層治理的有效方法。(王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