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引言:他是一個從未拿過奧賽冠軍的小個子,其名氣卻反而比所謂的冠軍還要響亮;站在一群高大的肌肉巨獸之中,他從不畏懼來自任何人的挑戰;他勇於直面健美圈諱莫如深的話題,去做一個揭穿童話皇帝新衣裡的純真小孩。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一)臂王的稱呼,巨人的殺手

  • “惡魔之角”VS“勝利之V”

很多健身者對於身體的某個部位都有近乎偏執的追求,而健美運動員更是將這種精神發揮到了極致,很多人也因此被冠以“腿王”、“背王”等王者桂冠。而李·普瑞斯特(Lee Priest),則是其中被人稱為“臂王”的存在。

賴以成名的經典造型“惡魔之角”:上臂與小臂在頭頂兩側斜插、向天宣戰!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實際上,單以手臂圍度來看,李·普瑞斯特的大臂圍度55cm、小臂圍度42cm。這個數據並非一騎絕塵。很多人的肱二頭和小臂可能在單方面都能將其輕鬆超越:比如羅尼·庫爾曼(健美皇帝)大臂就有61cm、弗蘭克·麥格拉思(血管王)的小臂有47cm。

由於存在骨骼長短比例的問題,單純看身體數據顯然不太合適,但若論手臂的視覺呈現效果,李·普瑞斯特絕對是當仁不讓,尤其是他的經典造型“惡魔之角”,將其整條手臂的種種優勢發揮地淋漓盡致。

這個動作並不複雜,在正展肱二頭肌的基礎之上,將手臂繼續向上抬升,形成略微垂直的狀態,而後小臂發力內扣,在到達最高點的地方,將緊握的雙拳向外翻轉,“惡魔之角”如此便在頭頂兩側緩緩成型!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famous "victory pose" by Sergio Oliva

“惡魔之角”在沒有綻放於小李頭頂之前,它也不叫做這個名字。塞吉奧·奧利瓦才是這個動作的最初詮釋者,那時候人們習慣將其稱為“勝利的V”。通過比較李·普瑞斯特和塞吉奧·奧利瓦兩人的動作造型,不難發現這樣幾個區別。

1.就大臂而言,小李的二頭肌峰以及分離度遠勝於奧利瓦,肱三頭肌飽滿的長頭也得以充分展現。

2.就小臂而言,因為臂骨短的原因,在視覺呈現上來說,明顯小李的小臂更顯粗壯、且細節更多。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所以,單就“惡魔之角”這個造型而言,小李163cm的身高反而成為巨大的優點:不僅是因為小個子健美選手肉堆起來更具震撼力,而且在於上舉的雙臂拉長了身材比例,反而稀釋了其來自身高上的劣勢。

  • 肌肉巨獸VS巨人殺手

在崇尚肌肉巨獸的時代,略顯“嬌小”的李·普瑞斯特在奧賽中的最佳成績並不理想,分別是1997年、2000年、2002年三次奧賽第六名。有意思的是,雖然他從未奪冠,但李普瑞斯特的知名度卻高的離奇,甚至與他的競賽排名完全不成正比。可能過了很多年,人們或許記不清誰是當屆的奧賽冠軍,但多半會記得李·普瑞斯特。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沒錯,在圍度為王健美時代,奧賽舞臺是屬於身軀高大的健美巨獸的,比如多里安·耶茨和羅尼庫爾曼。如此一來,身高僅為163釐米的小李,站在巨獸叢林之中就難免顯得有些突兀,天生的小骨架即便有再充沛的肉量堆砌,也難以抵消形體展示視覺空間上帶來的弱勢。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很多人感動於李·普瑞斯特的鬥志,畢竟奧賽規則並不能像弗蘭克·贊恩那樣被輕易打破,但這個小個子的內心卻隱藏著一個高大威猛的超人,他桀驁不馴從不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於是便有了健美史上如此經典的一番對話:

主持人問:“和那些大體格的人站在一起比賽感受如何?”

小李:“他們只是高,並不大。”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二)真正的勇士、率真的小孩

在肌肉巨大化的時代,健美和藥物彷彿一對孿生兄弟般密不可分。很多人對此不置可否,畢竟健美就是要挑戰人體所能達到的極限。不然僅憑基因和努力,如何能夠讓這幫人達到130KG的臺上體重,還能保持4%的體脂呢?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說起藥物最初使用的起因,竟然像極了美國隊長的傳奇劇情,1930年德國科學家合成了一種雄性激素即合成睪酮,用於拯救那些雄性激素分泌不足的男人們。但是在二戰時期,不知是誰開了腦洞(估計是九頭蛇),將其用在了那些很長時間在戰場上沒有正常營養攝入的士兵身上,用來使這些士兵增加體重以及增加體能。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可以說這種“初代血清”的效果非常好,每個使用後的士兵雖然沒有達到美隊那種誇張的效果,但也彷彿是脫胎換骨。於是,後來一位名叫Zeigler的美國醫生,發明了一種新的合成形式即“合成代謝類固醇”,而這也就是我們如今所熟知(或者從來沒聽說過)的藥物。顯然,運動員要比士兵更在意自己運動表現的提升,畢竟“

更高、更快、更強”正是奧林匹亞的精神內涵,所以一時之間,藥物的氣息瀰漫於運動場上。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1990年和2000年是兩條十分清晰的分界線,借用《健身和健美》所作的關於歷代奧賽冠軍BMI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1990年之前,大部分運動員的BMI基本都在30左右,有兩位是特例34,但都和小李有關。一個是邁克·門澤爾,他是擊敗小李取得冠軍耶茨的導師,另一個是塞吉奧·奧利瓦,他是和小李同樣做過“惡魔之角”造型的男人。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1990年的奧林匹亞先生錦標賽,也是格外與眾不同的,因為這一年美國政府直接將類固醇加入了強制法案,也就是受管控物品法(CSA)的一部分。所以很多運動員在賽前幾個月就開始停用類固醇,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大多數選手不是身體浮腫,就是感覺水分沒有脫幹,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職業健美運動員強調的那種“

肌肉質感”。自此之後,所有奧賽再也沒有過藥檢,所以人都心照不宣地“容光煥發”。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2000年之後,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合成類固醇、生長激素、胰島素等激素類藥物的加入,進一步提升了健美運動員的肌肉質量。很多運動員都能輕鬆突破34,小李達到了驚人的39,而2007年代羅尼和馬庫斯的BMI更是達到了巔峰的41。不可否認藥物的更新迭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健美運動的發展,但面對藥物,有多少人能夠直言不諱地承認,並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李·普瑞斯特是其中之一!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你以為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說個YES或者NO?實際上,在健美界,承認用藥真的很難!就像哈佛大學的醫學院教授波普森說過這樣一句話:“很多健美者來我這邊,要麼是心律不齊,要麼是腎臟衰竭,但幾乎99%的人都不會說自己是用類固醇的。”

李·普瑞斯特是個另類,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更敢於成為一個純真的小孩。所以,他不僅大大方方承認自己用藥,還敢於完整揭開健美界皇帝的新衣。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在接受Tom Platz採訪時,李普瑞斯特說得很直接:“我練健美就是使用了藥物,每週約800mg。你們不要說我隱瞞了劑量,我都承認用藥了,還會隱瞞劑量嗎?你們真的不要再質疑我,騙子在別的地方,不在我這裡,我就是這麼直接。”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不可否認,很多人陷入這樣一種怪圈:認為好像只要用了藥,就能變得和奧賽舞臺上的大塊頭一個樣。殊不知,正如小李所言,健美最重要的是你的毅力、恆心和努力訓練,藥物只是你為了突破瓶頸採用的一個手段,但絕不是進入健美圈的敲門磚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除了公開承認用藥

之外,李·普瑞斯特同樣反對用藥妖魔化,一個正面典型例子就是是施瓦辛格,州長在2017年在接受《男士健康》雜誌採訪時曾說:現代的健美運動員普遍每週使用接近1000mg的類固醇,而自己當年每週只用大概15mg,因此他對於健美界的現狀感到很擔憂。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李·普瑞斯特認為,藥可以用,但需適度,正如阿司匹林也是處方藥,但你濫用之後也會有副作用,而事實上許多類固醇也都是開處方開出來的,當他們使用正確的劑量時,他們沒事。

但只要一出事,別人就肯定會拿藥說事。所以,他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當人們出來說Sonny Schmidt是死於類固醇?聽我說一句,Sonny吸菸,他是死於肺癌。”

人物|163cm身高的超人夢:臂王李·普瑞斯特為何被人銘記?

後記:在健美巨獸統治的時代,小個子的李·普瑞斯特從未得到王冠,也許他的身影或許並不高大,但卻多了一份從容霸氣。不僅在於小李內心坦蕩蕩,也因為他給予了平凡之人的超人夢想:他們只是高,並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