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網絡工程師給你CCIE最好的建議

記得剛參加工作時,公司局域網與互聯網物理隔離,只有圖書館兩臺電腦連到互聯網,記得是撥號網絡,撥號的時候貓會發出吱呀吱呀的亂叫,至今記憶猶新。如果有機密郵件要發送到集團公司總部,需要到保密室由專人發送,是由一個VPN加密通道發送過去,當時很好奇,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技術?

一個網絡工程師給你CCIE最好的建議

錢鍾書先生說過:知道雞蛋好吃,也沒有必要去研究下蛋的母雞長什麼樣?但我就是屬於那個要琢磨母雞到底長什麼樣子人之一!一直很好奇數據是怎麼跨越海底光纜,跨過太平洋從中國大陸傳輸到北美大陸?無比好奇地想知道互聯網到底是一個什麼東東?於是我就開始了學習計算機網絡漫長而新奇的旅程。

2000年有一家C公司很火,他們公司產品佔據互聯網70%以上的份額,他們有很多網絡課程,出於興趣我就自學了最基礎的課程,老外寫的書確實好看,這絕不是崇洋媚外,他們寫的書有一個習慣,就是剛開始很簡單,傻瓜式的,等你理解了才慢慢深入,連我這個對網絡一竅不通的人竟然也看懂了,兩個月後去考試,50道題對了46道,成功通過,拿到了第一個初級認證。

當時並沒有多少功利,純粹為了興趣,多少年之後知道網上有題庫,只要半小時學習題庫就可以通過,問題是拿到這樣的認證又有何用?考完信心爆棚,其實也就懂點子網掩碼,簡單的路由協議,ARP,還有在串行鏈路上配點參數。於是又經歷了大約幾年的時間,獲得了該公司的專家的認證。其實這個過程不過是督促自己的學習之旅,通過一個認證相當於一個里程碑,並不能證明太多,也不過一張紙。客觀地說,即使沒有看題庫完全是自己考出來的,拿到了這些認證,也就懂那麼一點點而已。

拿到了它,又多瞭解一些路由協議OSPF、BGP,瞭解了一些網絡服務質量QoS,還有一些訪問控制列表ACL。但是對於整個互聯網的架構還是一頭霧水,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好像都看到了,其實什麼也沒有看懂。所以很想加入真正做網絡的公司,於是離開了工作了多年的研究所,加入了一個A公司,做接入網絡,又多瞭解一些VLAN、PPPoE、PPPoA、PPPoEoA、IPoE、VRF、DHCP Relay。看看這些奇怪的縮寫,說真的有一些沒有真正的明白,但是生活還在繼續,儘管沒有搞懂,路還是要繼續前行。

07年加入了E公司,瞭解瞭如何讓兩個VLAN中的主機不是通過路由的方式,而是通過橋的方式溝通起起來。還有如何讓多個物理鏈路綁定成一條邏輯鏈路,簡稱LAG。當然E公司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但畢竟網絡不是它的專長,後來又加入了T公司,這是一家500強的跨國電信公司,在這裡我對於互聯網的懵懂的想象慢慢由抽象到具體了,不再是霧裡看花了,因為實實在在的網絡拓撲擺在面前,實驗室仿真網絡和真實網絡一樣,可以做實驗,當然主要做項目,難道公司請我們來玩的嗎?哈哈,在這裡對於核心網瞭解多多,對於各種VPN的理解更加深入,包括MPLS三層VPN、兩層VPN、IP sec VPN,各位看看我終於接觸到了這個IP sec VPN,神秘感頓失,原來不過如此嘛!

就好像追求美女,沒追到之前,各種神秘,各種吸引,等追到手才發現不過云云爾爾… 後來又加入C公司,在這裡見識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網絡架構,不是電信運營商壓根不會用到的一些feature,我有兩機架的設備,共10多臺,各種實驗,各種項目,這下算是實實在在把各位VPN理解個透徹,在C公司理解最深入的關鍵詞是隧道,發現隧道這個東西太神奇了,各種隧道能讓夢想成真,在正文中我會一一闡述這些隧道的應用。 最後又加入了Y公司,瞭解了大型數據中心的架構,以及我最薄弱的企業網的架構,到這裡對於互聯網的架構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所以想把我多年的積累分享出來,我也會嘗試著讓完全不瞭解網絡的人也能看得懂。

我自學網絡完全是因為興趣,所以沒覺得枯燥,對於看書我有一個建議:如果你覺得看起來很累,那可以停止了,找你可以看得懂的書看,當然也是找真正牛人寫得書,比如 Jeff Doyle ,非常好,入門的學生可以看,一定要英文版的,不要浮躁,靜下心來學習,怎麼看也不會完全明白,這不要緊,以後會明白的,你要做盡可能多得實驗,個人電腦上就可以,抓包分析,比如ARP,Gratuitous ARP,DHCP,DNS,IP ,ICMP,TCP,UDP,ping,traceroute , ipconfig / release , nslookup等等,這樣你就有感性的認識了,然後再看書,有些問題就很快可以明白作者想傳達什麼信息了。

我第一次看《TCP/IP協議詳解》卷一的時候感覺像看天書,於是就挑簡單的看,ARP 、ICMP、Traceroute , ping ,這些很好理解的,安裝一個抓包軟件,wireshark, 可以邊做實驗, 邊抓包,然後一個個packet 分析,協議如何交互,協議的細節、字段。如果抓的包很多,需要用filter 做過濾,比如只關心ICMP,就只filter in ICMP, 這樣比較清晰。

一句話,從最簡單的來,不要急於求成,保證對協議的正確理解,慢慢地就可以悟出,其實協議都很相似。 有條件可以做大一點得實驗,可以用模擬器做,瞭解更多關於路由協議得配置,先問問自己路由協議是為誰服務的?為什麼收斂速度那麼重要?

理解控制層面和數據層面的區別。 考證書不是目的,只是一個手段,最終目的還是提高自己的網絡技術、我見過很多沒有IE的人技術一樣牛,所以著都不是關鍵,關鍵得是最終正確的網絡技術概念在你心中,路由器、交換機、防火牆如何協同工作完成不同數據流量的模型,如LAN流量,WAN流量,向外的Internet流量,向內的Internet流量,數據中心之間的流量,等等。

新的技術出現是為了解決舊技術的難題,但是又會帶來新的問題,多比較各自得優缺點,新技術是趨勢,即使目前不成熟,但是還是會成熟,所以也要了解一些新的技術,但是不要本末倒置,一定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否則一切的一切都是浮雲。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熱愛技術的同學們,如有什麼技術需要討論,可以留言,會一併回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