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在鐘聲敲響之前,當新年的腳步慢慢靠近的時候,一場瘟疫降臨九州大地。

鋪關門,交通停滯,親友取消了往來,熱鬧的景區變得門口羅雀,為了和“瘟神”作戰,大家紛紛取消了新年計劃,閉門不出。

整個春節期間,南方一直時陰時雨,難見放晴,北方則一直陰霾籠罩,少有藍天。這種灰濛濛的天氣,就像籠罩在人們心頭的壓抑情緒一樣,就像不知道隱匿哪個角落的病毒一樣,久久不能揮散。

最終,這個新年似乎始終未能實現“辭舊迎新”的願望,連放假和開工的界限都變得模糊了,過去的一年好像一直都沒有結束。

但是,面對這平白無故又措不及防多出來的時間,有些不知道怎麼用就被打發掉了,有些則用來思考一些虛空的話題,慢慢地也可以彙集成這一篇總結之文。

雖然零零散散,卻依然可以用來承上啟下。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這一年起起伏伏的流水賬

二、三月延續著日常徒步和騎行的週末習慣,雪後的長城和繁花遍野的長城是冬末春初最美的回憶。但是,爬山會友玩得多了,又總是遇到些挫折,然後就難免陷入了關於生活意義感的思考之中,得不到答案也始終不能釋懷。

好像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裡,我若是不思進取,掉隊了,就只能被當成格格不入的人。

四、五月還是用實幹主義去避免思考才慢慢走了出來,比如第一次重裝徒步,完成了烏蘭布和沙漠之旅;比如五一假期第一次去南方徒步,領略了“南武功”的盛名;比如也重逢了一些朋友,拍了一些照片。

春末夏初,淺草青青,柳絮紛飛,適合迎來送往。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六、七、八月,夏天來的時候,依然爬山騎車,後河、小五臺、鳳凰嶺、菩薩鹿、黃花城……送別了幾個朋友,縱是不捨也應當順其自然。臨走的時候喜歡說“再見”,可誰來擔保呢,過去了就過去了吧。

熱風陣陣,青杏初熟,麥穗低垂著頭,秋天還沒有到,有一些東西就成熟結果了。於此時,我也算是了結了一些往事,寫下一篇半年小結的文章和一篇人生願景,就算是做告別了。下半年又是輕裝上陣,依然對生活滿懷期待。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九月,在衡水湖畔完成了這一年的唯一的一場馬拉松,成績依然穩定,一如我的生活那樣沒有什麼起色。趣味性遠不如兩進靈山,再騎密雲,越野徒步,露營觀星這樣的體驗。

十月,我拖著還未痊癒的髂脛束迎來了金秋時節,在我最期待的季節裡,多少夾雜一些痛楚的苦澀。環祁連山千里騎行、石家莊野人100公里越野賽、香山秋騎穿越,完成這些計劃的時候一直伴隨著膝痛,雖然行動起來有些勉強,但心裡依然覺得滿足。

於是恍然間發現,上半年那些關於意義感的不得奧義的思緒,也隨之拋到九霄雲外了。在越野跑的賽記結尾,我寫到:


我想一個人生命總是有限度的,但是生命的體驗卻可以是無限度的,在有限中博取無限的體驗,何嘗不能算作是一種生命的拓展。那些看似沒有什麼直接收穫的體驗,並不只是拿來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會融進一個人生命中,體現在他的言談舉止和所思所想當中。

我又想起了鍾躍民那血色浪漫的日子,又想起了凱魯亞克的名句:“我還年輕,我一直在路上。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最初的夢想,感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十一月,徹底休養身體,和朋友聚會,吃吃喝喝,把晨跑的強度也做了減量減速,過上了難得的接地氣的生活。雖然有些惋惜沒有認真看看這個秋天,它就結束了。

但是秋天告訴我,它肯定還會回來,而眼下想見的朋友卻不一定。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十二月,當冬天還沒有敲開北京大門的時候,一場鵝毛大雪就先一步降臨了。近年來冬天少雪,相比雪中送炭大家更期待送點兒雪,這場雪讓人頗為激動,我也不例外。


北京後來又下了兩三場大雪,於是我趁著下雪,身體也痊癒了,先後去了地壇和奧森拍照,也和一些朋友去爬山和騎車——大楊山、棺材山、藤蘿谷……

一月,趁著冬天沒有遠去,又了結了後河踏冰和環白洋淀騎行的心願。越發覺得,可以不等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等了。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這一年真真正正的總結

說了很多實實在在的經歷,但這種流水賬算不得什麼有意義的總結,就像你不能說自己吃了十八年的米飯,就可以認為自己成年了一樣

所以,也該回想一下其他方面的事情吧,雖然說起來總有些慚愧。

餬口之事

一份正式的工作進入第二年的時候,就足以認識大部分同事,應付各種狀況了。於是,尤其當崗位和職責變得越來越穩固,內容基本開始重複之後,就會顯得有些平淡。

於是,我開始陷入一種糾結的狀態。一方面,我總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有些才不配位,過高的溢價工資容易使人頹廢;另一方面,我對自己的前途仍然迷茫,工作變成了餬口的工具,稱不上追求。

雖然我對此偶爾有些心慌,但整體上還是呈現不思進取的狀態。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也叫工作

此外,我也有一些自己為自己安排的工作,這也算是工作的一種,比如拍照、思考、寫東西。這些內容雖然不是為了掙錢,但是多多少少更接近自己的追求,於是有動力去做。

而且,我好時時刻刻告訴自己,這些事要做得單純一些,就是因為喜歡而已。不是不想掙錢,只是事難雙全,不想跑偏了。

今年買了新的電腦和鏡頭,希望能拍出更好看的照片,學一些修圖的技巧;依然堅持每週更文,目前還是遊記為主,散文為輔。比起前兩年,的確是有點兒進步,也獲得了一些小小的肯定。

但若是細細品味,自己的東西與好文好圖的差距依然明顯,不說天壤之別,也是肉眼可見。好消息是我大概知道差距在哪裡。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感情一二

今年認識了一些新朋友,重逢了一些老朋友,關於各種情感方面的問題也經歷了很多波折和反思,這一部分大都寫在半年小結裡面了,這裡也就不再重提。

不過,還是要說一句。雖然很開心一起走過的日子,友誼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也確實不可或缺,但唯有孤獨的成長才是永恆的主題。人生某段路上的夥伴都值得感激,但走完整條路的卻註定只有自己。

唯一值得期待的是,如果將來能重逢,就可以坐在搖椅上把回憶變成談資。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錢財之事

還記得2018年是投資環境很差的一年,剛開始接觸這方面東西的時候,我也經常恐慌。來到2019年,理財環境才變得好轉起來。其中的收穫大部分都是2018年播下的種子,果然還是要時時刻刻記得“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這八字箴言。

不過,仍然有吃虧的教訓和未能掌握的重點。

比如,這一年知道了理財投資不能靠感覺,不能憑印象,還是要看環境趨勢,要參考基本面。此外,越發覺得理財不能只買不賣,隨波逐流的定投算不上什麼投資吧,而我還發現不了賣的時機。好像一個人所有的成長,大多都要經歷血淚的教訓才行,且行且學習吧。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甚不滿意

除了工作平平淡淡沒有進步之外,對自己最不滿意的就是讀書和作息方面。整一年下來,我大多時間仍然是碎片化閱讀,少有一些整本書的閱讀,更別提系統性的專題閱讀了。

因為在出遊和寫作上面花費了不少精力,難免有些心有餘力不足,甚至作息也越來越不正常。睡眠不足,休息不夠,懷念以前大多是睡飽自然醒,最近卻經常被鬧鐘叫醒。

堅持晨跑

當然,日日堅持晨跑依然沒有間斷過,如果有一天我放棄了清晨,也就是放棄了自己。不過,在養傷的那段日子裡,大多是三公里的慢跑。疲憊和疼痛尤其嚴重的那幾天裡,甚至只能走上一兩公里,幾乎算不上是跑了,不如說堅持晨練而已。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關於真相

其實,總的來說,今年過得有些匆匆忙忙的。或許因為年初沒有做什麼實質的計劃吧,所以現在看過來,說不上失敗也說不上成功,就像是自然而然滑過去的一年。

日常便是上班,加班,下班,寫東西,做旅行計劃,修照片,通勤或者吃飯的時候,還會再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諸如政治經濟、投資理財、家庭和未來……甚至還會去關心和自己沒有太大關係的人間疾苦和喜怒哀樂,總是希望自己可以看透紛紛擾擾背後那絲絲縷縷的關係。

總之,我仍然對這個世界懷有不可遏制的好奇心,想要去了解表相背後的真相。因為我發現,當我們與世界的聯繫變得越來越複雜,總有一些不懷好意的陰謀使我們陷入困頓、迷茫、甚至痛苦和絕望。

社會在進步,我們的幸福似乎在退步。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有人說:活著不用想那麼多,覺得開心的事兒就去做,僅此而已。但是,追逐開心是有代價的,正因為這個代價的存在,我們不可能一直開心。

這樣一來,開心實際上是一種交換,用一段不開心的時間去換一段開心的時間。存在交換,就存在“值得與否”的問題,就存在“長遠和短淺”的問題。而很多一時的歡愉,細細想來,卻在透支更多將來可能的快樂,比如消費主義,尤其是透支性消費,帶來的快樂往往煙花易冷。

有朋友曾經對我說:想得多了,也就沒有快樂了。雖然在思考的時候,難免會顯得有些憂鬱,但是我仍然對於思考的最終彼岸保持樂觀。

瞭解真相,不是為了改變真相,而是為了使自己更獨立,更自由,不受一些不懷好意之人的蠱惑,未必能更開心,但開心得明明白白。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當然,有時候真相往往深不可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真相。對此,很多時候就像高曉鬆解釋“四十不惑”一樣:

不是到了年紀,你什麼都明白了,而是你不明白的事,你就不想明白了。

但是,我倒也不是就這麼放棄了,只是對真相要足夠執著,卻不應該執迷。而且,追求快樂當然沒有錯,每個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快樂標準。

我也時常問自己:“你過得快樂嗎?”,並以此作為評價自己生活狀態的標尺。我曾經在一年之前的總結裡就曾經問過自己:追求當下的快樂,放棄更多物質追求是值得的嗎?

當時,我回答自己:只要認真去生活,就是值得的。

又過了這一年,我或許可以再把它說得更理性一些:只要那種快樂沒有矇蔽在某種假象之下,確確實實是認真發自內心的,那就是值得的,比如在孤獨的運動中體會身體,和家人相處,和朋友分享等等。但另一方面,物質追求當然也需要去追求,“沒有錢,萬萬不行”也是真相。最終,我覺得實在沒有必要走向非此即彼的極端罷了。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關於美

這一年的忙,還體現在週末的時候,有些是為了去一些想去的地方,有些是為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讀書寫作、戶外、拍照。不過,他們同樣有一個共同的內核——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早幾年,曾經在蔣勳的書裡萌發起一些關於美學的念頭,雖然還算不上啟蒙,但我確實是由此才知道“美學”也是一門學問。今年以來,嘗試仔細去品味什麼是“美”,沒有什麼教材,只是開始自己摸索著,咿呀學語。

今年是我買相機之後的第二個年頭,拍照也越發變成了一種難以割捨的愛好。它可以把美展示出來。在最近看的一本書裡瞭解到,“寫作”這一門學問,在西方教育體系裡也是放在“大美學”這一學科門類之下。

當然,照片展示的是光影色彩的視覺之美,文字展示的是思緒碰撞的內在之美,自然不同。如果我的追求不會改變的話,關於美的學問,也值得再去細細研究。現在說的這些話,連入門都不算呢。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關於愛

這一年的忙,也忙在腦海之中。

不斷體會著或者試圖去體會友情、愛情、親情等等,很開心自己能有一個家作為堅強的後盾,很感激每一個帶來開心回憶的朋友。這些內容在八月份寫的半年小結裡都說過了,再說多顯得矯情,也就不再提了。

總之,難免的孤獨,需要坦然接受,卻並不值得追求。每個人都需要各種社會關係的陪伴,愛,也是我的追求。

寫到這裡,就寫出了我這一年思考的三個看起來比較宏大的問題,多少有點兒自視甚高的意味——真相是什麼,努力創造美,認真去愛

而我這一年的最大收穫也寫出來了,那就是收穫了一個人生目標:便用這一生,尋找真相、美和愛。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新年新期待


年尾的時候,流行過一句話:2019年就要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但是,我沒有這種感覺,倒不是不懷念它,只是來不及而已。因為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即便我們暫時如同困獸一樣被禁足在家,但是依然滿懷期待,去創造一些新的故事

在生活習慣上

前兩天聽說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我無法複述,但記得大意。一個人做事兒有多大成效,往往取決於一個人的積極主動性。也就是說當遇見事情來的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然後主動地面對,更容易讓事情充滿掌控感。

遺憾的是,過去的這一年,我似乎都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結果難免手忙腳亂,總是疲於奔命。不僅僅使自己的精神狀態總是緊繃著,還可能導致效率低下。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希望接下來,可以把生活過得從容一些,將事情儘量前置解決,不再拖沓,即便這樣會導致輸出減少。比如早睡早起,有想法就早做計劃,預定的計劃也早一天去做……

保持好的精神狀態,才有好的工作產出,把“是否積極與快樂”這兩個指標,融入對生活狀態的判斷標準中。

《菜根譚》裡有“貧家淨掃地,貧女淨梳頭”的說法,大意也是如此:不管生活再怎麼亂如麻,還是要挺胸抬頭呀。

不過,這個想法早就有了,也一直在努力調整,卻總是失敗,只是繼續希望新年裡會有改變。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關於戶外計劃

其實在這個冬天還沒有過完的時候,我就把冬天尾巴上的連帶整個春天的事情都想了個七七八八。只不過,還是被“意外”捷足先登,恐怕都要因此而擱淺了,甚至四、五月的事情都得先放一放。

還是等疫情結束的時候,再去想吧。到時候,仍然希望自己不負年少輕狂,說走就走,這個計劃仍然是今年最大的期待。今年回北京的時候,我曾懷疑過漂泊的意義,也恐懼過未知,這一段可以後面再寫。

但是我想,我的猶豫恰恰證明了我仍然喜歡陽光,期待精彩,就像王小波曾說:

如果我知道我以後過什麼樣的生活,那我就真的沒有興趣活下去了。

關於堅持喜好

這個方面的事情已經變得說不說都可以了。晨跑,寫東西,拍照,讀書,徒步騎車,已經像是呼吸一樣,融進這一段生命之中了。不過,我時而覺得自己遇到了瓶頸,所以一定要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是去做就好,而是去做得更好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此之外

2018-2019年還是自己在政治經濟和投資理財上收穫蠻多的一年,有些是零碎著學習來的,有些則是從自己跌跌撞撞的經歷中明白的。不過,這些想法零零散散的,總歸不夠系統化,只能作為茶餘談資,實在不敢賣弄。鼠年又吃了當頭一棒的教訓,看來需要調整一下比例,唯獨希望新的一年不要再踩進坑裡。

最後

以上提到了工作,也說到了生活,我不喜歡把兩者對立起來做二選一的選擇題。不是為了將來就一定全身心去奮鬥,也不是為了一時的快樂就不管未來。

生命本質上是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而不是全都為了一個最終的結果。

經過這樣一次漫長的孤獨,一定會讓我們對感情更加珍惜吧。希望我們都可以去見想見的人,向家人表達愛,和朋友一起大笑。

依然感謝曾經的每一個相遇,希望我們還會相遇,且把酒言歡,仍約定未來。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迷茫的生活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仍然迷茫,但是已經慢慢放下了對於迷茫的焦慮。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生活環境一直在變,對於追求更多人生可能性的人來說,迷茫是註定的,是常態。

況且人生總是在面對未知做各種各樣的決策,且不論到底有沒有人能擺脫迷茫。即便真的一切都不再迷茫,過上那種一眼望穿的生活,說不定又要讓人絕望了。

世上沒有完美的選擇,這山望著那山高,是人性是必然。選擇一種生活,就一定要連帶面對這個選擇背後的負面結果。

對目前的我來說,既然生命是有限的,那麼嘗試在有限的生命中多追求一些東西,算是一種無限的反抗和博弈。

有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使命。這種話難以證實也無法證偽,但不論對錯,它仍然有意義,因為它可以叫

我們永不停息,不要停下腳步,不要認命,一路走,一路尋找,“深懷念想,靜待天命”

飄蕩幾年,一路走來,不管最後的結果是得到什麼或者失去失去什麼,即便最後還是選擇了安穩的日子,也不妨礙我們仍然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生命裡如同烈焰繁華一樣的新意,從不知枯燥與乏味。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寫在最後


“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也曾被這句話感動過。

但事實是當我們經歷過一些事情,就會改變一些想法——我們的喜和惡會變,我們的哭和笑會變,我們的追求也會變。

對於出走半生的歸來人,真正值得期待的少年模樣,其實並不是這些表面的喜怒哀樂之事,而是仍然擁有對未來的期待,對愛恨難以遏制的真誠,對生活抱有純真的熱情。

新年伊始,北京又下了兩場雪,往年十年不遇的雪,今年竟然下了六回。但是,疫情正在肆虐,有的人回不來北京,有的人回來北京不敢妄動。

冷冷的雪,被冷落了。

我抬頭望向窗外,試問這漫天的雪花:天地之間這般無趣,你落下的時候,可曾迷茫?

它回答說:註定要經歷,不曾迷茫。明年再來的時候,我依舊這麼潔白。

《便用這一生,尋找愛、真相和美》| 我的2019年終總結


P.S.

望月塵 | Yann:

有時胡言曾經,有時亂語現在

千萬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