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眼!看看往屆"天工獎"獲獎作品,超震撼

良玉假雕琢,好詩費吟哦。玉石反覆雕琢才能出精品,好的原料,輔以精湛的雕工,其價值才能更上一層。對於很多想投資玉石的人來說,玉雕因其兼具玉石本身的美麗、耐久、稀有性和雕刻大師賦予的藝術性,更具收藏價值,今天我們就"天工獎"展出作品展開,和大家談一談玉雕的那些事兒!

當我們拿到一塊玉石原料,開始著手雕刻工作時,首先要做的是設計。設計的第一步就需要了解自己手中的原料,確定它的形狀、體積、顏色、花紋以及內部是否有綹、裂、髒等,並確定他們的位置,才能剜髒去綹、俏色巧用、因材施藝,進行作品選題構思。
養眼!看看往屆

第十七屆天工獎 最佳工藝獎 《一樹清風》

以《一樹清風》為例看玉雕大師如何俏色巧用,作品原料為翡翠,顏色主要以不同色調的綠色為主,作品選材自然主題,巧用原料中的深綠色部分做樹木及臥鳥,其餘部分做怪石狀。著重刻畫樹葉、根莖、羽毛、怪石走向等細節,用顏色濃淡表現前後關係,凸顯立體感和真實感,以刻刀為筆,"繪製"出一副頗具國風的工筆畫。

弄清楚玉料的內部情況,我們才能因材施藝,合理用料,構思作品。這一步最關鍵的是明確手中的玉料能做什麼,要根據它的實際情況確定題材,從而進行構圖、造型設計、雕刻手法選擇、細節刻畫等工作,玉雕選材多種多樣,諸如神話故事、歷史傳說、名人雅士、唐詩宋詞、花鳥魚蟲、山林溪流等都可用於玉雕創作,但如何讓玉雕作品更具藝術感染力,還是看作者的藝術功底。
養眼!看看往屆

第十七屆天工獎 金獎作品 《巍巍太行》

作品《巍巍太行》材質為獨山玉,作品靈感源於自然山林。此原料為雜色獨山玉,綠、白、褐、青等顏色相互呈浸染狀或漸變過渡狀存在於同一塊體上,其塊度大,形狀似山峰。作者以此為基礎,用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雕刻出太行山勝景。借用中國山水畫中散點透視,高遠、深遠、平遠的"三遠"表現手法,巧用顏色體現前後關係以及畫面立體感。近處的樹林、橋樑、牛群、流水;遠處的庭閣、房屋、小路、雲彩,以淺色表現,比例適當、線條流暢、細節處理到位傳神,能抓住觀者第一視角。以褐、棕色表現山脈,突顯山脈的陡峭層疊、莊重巍峨之感,太行山的大氣磅礴與山中生活意境之美完美呈現。

設計好便開始雕刻了,行家稱"三分原料七分工",好的玉料及構思須得有好的工藝才能將玉石的完美充分體現出來。玉石原料融入了雕刻大師的精雕細琢,但不同玉雕人在製作工藝上是有差異的,其藝術價值迥異,有的可能價值連城,也有的成為廢品;工的好壞直接決定玉器的價值。雕刻時,應注意飾品的圖案、線條與比例是否和諧統一,特別是一些人像、花卉等圖案是否符合題材要求,雕工是否簡潔大方、清晰流暢和富有表現力。 

養眼!看看往屆

第十七屆天工獎 金獎作品 《大漢風韻》

作品《大漢風韻》材質為和田玉,雕件表面以工筆白描表現手法和浮雕形式雕刻線條及圖案,其中有鳳紋、龍紋、飛鳥等圖案。雕工精湛,線條流暢簡潔、整體構圖和諧,是為佳作。

養眼!看看往屆

第十七屆天工獎 最佳工藝獎 靈山佛境

作品《靈山佛境》材質為珊瑚,選材佛教文化,重點刻畫靈山諸佛盛況。該作品整體構圖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富有表現力,細節處理到位傳神,諸佛盛況,躍然呈現於畫面之中。

欣賞了這些養眼的玉雕作品,是不是徹底淪陷了?第十八屆天工獎獲獎作品將於11月14日—18日在中國國際珠寶展(老國展)7號館天工獎展區展出。屆時,也會有很多的玉雕師新面孔和玉雕新材料和大家見面。這場玉雕盛會將會讓你過足眼癮!記住,現場實物比圖片更美哦!我們不見不散。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養眼!看看往屆

展覽資訊

養眼!看看往屆

養眼!看看往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