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1、

  有人這樣形容成年人的一天:

  早上: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中午:紅紅火火,恍恍惚惚。

  晚上:嘻嘻嘻,哈哈哈。

  凌晨:人間不值得。

  

  成年人會做一些假裝自己不在意之類的蠢事,然後在某個情緒堆積的夜晚,和泡在淚水裡的枕頭一起入眠。內心沙塵暴捲走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殘垣斷壁又被海嘯沖刷,心碎成了沙子,就算撿起來都根本沒法拼。溺水了以後又被鯊魚吞掉,等了三夜都沒有等到天明。無人生還。

  這種程度,說出來的卻是:“沒什麼啊,怎麼了?”就像小孩子要不到糖果,看似沒什麼大不了,實則會在心底大哭一場。

  

  週末的時候我在家大掃除,將一些衣物和看過的書整理打包,準備捐出去。吸塵、擦地、刷地墊,忙了整整一個下午。

  預約了快遞員上門取件後,我搬了梯子準備掛洗好的窗簾。我個子不高,站在梯子上還要微微踮起腳才能夠到窗簾鉤。突然門鈴響了,我的狗狗跑到門口大叫,我嚇了個激靈,一個沒站穩從梯子上摔了下來,真是巧了,右腳踝先著地。我高中時滑冰崴過右腳,雖然過去很多年了,可如今有時候路走多了或是踩在石子上沒站穩,右腳踝還是會腫起來。以前醫生就叮囑過,不要覺得自己年紀輕恢復力強就不把受傷的地方當回事,平時一定要小心。我心想:幸好幸好,剛才扶住了牆,沒有整個人坐在右腳踝上。

  門鈴還在響,狗狗跑過來舔舔我,又跑到門口大叫。我狼狽地扶著沙發起來,一小步一小步地蹭到門口開了門。我把東西遞給快遞員,麻煩他今天一定幫我寄出,關上門我又蹭回客廳,坐在沙發上揉著腳踝。瞥了一眼茶几上的單向歷,今天這頁寫著:宜軟弱。然後,眼淚大顆大顆掉下來。那種感覺就好像你一個人花了很久的時間,悶頭搭建了一座城堡。忽然吹過一絲溫柔的風,城堡“轟”的一聲,全然坍塌。

  

  扭傷之後的第三天,我和朋友約在咖啡館說點事。聊到最後她問我,最近過得怎麼樣?

  我想都沒想回答說:“挺好的啊。”

  朋友笑笑說:“每次問你,你都說很好,希望是真的。”她起身拍拍我的肩膀,轉身離開。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不然我該怎麼回答呢,真的要把開心和不開心和盤托出嗎?感冒剛剛見好前天就又崴了腳踝,不想去醫院自己買了跌打損傷的藥,最近工作處在瓶頸期,靈感似乎躲著我,新書遲遲不能截稿,“水逆”真的害死人……

  

  不能和朋友坦白憂愁,強裝很好的那一刻,我吃力而孤獨,甚至覺得自己有點慫。

  其實我並不想做涇渭分明的成年人,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沒有辦法在任何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袒露自己的脆弱,做個撒潑打滾、痛哭流涕的孩子。要求以及接受別人的愛與饋贈是一種能力,而我已經沒有這樣的能力了。  

  性格表現得太強硬終究不是件好事,或許這樣沒人能傷害到你,但也沒人能夠靠近你。

  任何事都自己扛,任何情緒都要隱藏,哪怕這樣會很痛苦,也不願給別人徒添煩擾。嚴禁自己張口向別人索要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殘缺。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2

  

  捷茜很久以前交往過一個男朋友,年長她幾歲,那時候捷茜是個愛哭鬼。

  平時遇到難過的事,她擔心對方嫌棄她幼稚,只能揹著他悄悄喪氣。那年國考捷茜順利通過筆試,然而在三進一的複試中被淘汰了。從考場出來,捷茜打電話給男朋友,剛一開口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電話那頭沒有半點安慰的意思,只有冷冷的一句:“我準備了兩個月的提案被撤銷了,我都沒跟你訴苦,國考被淘汰這種事多了,也沒看人人都像你這樣哭啊,好了好了別哭了,多丟人。”捷茜掛斷電話,那種涼進心裡的滋味,別人根本無法感同身受。

  “我坐在花壇邊,用圍巾把眼睛死死遮住,流出的淚水瞬間被圍巾吸走,那樣我會覺得自己並沒有哭。”捷茜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心裡顫了一下。

  

  一個月後,捷茜陸續收到幾家公司的錄取通知書,她選擇了可以更多發揮自己專業的那個崗位。公司給她租了公寓,薪水比她預期的高。捷茜說,工作落定那天,她的男朋友及幾個好友一起來為她慶祝,她以為自己會非常開心,但事實上並沒有,她出奇地平靜。她說她男朋友說得沒錯,國考大軍成百上千,被淘汰的人多到數不清,可她在那個當下就真的只想哭出來,她知道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可她就是想難過一會兒,卻沒有被允許。

  在我們長大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尤其在勵志雞湯當道的今天,難過總顯得“不合時宜”,眼淚必須是隱秘的,甚至是奢侈的。或許是太沮喪太想哭的那個時刻忍住了,心裡就此打了一個結,所以連後來值得開心的事也會打了折。

  

  我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每一個我們覺得想要失聲大哭的時刻,後來看上去都矯情得要命,但在當時它就是天降陰霾,就是狂風驟雨,就是一枚突兀的、兇猛的深海炸彈,誰也不信平靜的水面下有過一聲轟隆作響。但那顆炸彈,是真的被投下去過。可你靜靜地站著,不想讓任何人知道。

  所以難過這事根本無法做比較,你忙了幾個月的項目最後沒有通過,他投出的十幾份簡歷都石沉大海,我因為幫同事背黑鍋被領導批評,哪個更慘?哪個更值得哭一場呢?我們是無法判斷的。但我肯定,每一個難過在那個當下都是真實的,不是表演,所以不該被比較,也不低級。  

  人為什麼懂事,是因為沒有一個可以在他面前肆意示弱的人,環境所迫沒有別的選擇,必須懂事。

  在許多個我們試圖要卸下外殼的一刻,被告知“不許哭”“會丟人”,然後我們憋著勁兒試圖堵住難過的傾瀉,逼迫著自己變成了一個不太容易難過或者說根本不敢太難過的人。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3

  辛欣出差,路過我這裡停留了一天。許久未見,辛欣變得越發漂亮,走路帶風,自信滿滿。

  她說,上個月自己的學術論文發表,剛剛升了講師;看好了一戶小高層的房子,準備過幾天去交首付款;預定了年底去國外的旅行。我真心替她高興,那個剛工作只拿2500塊月薪的小女生,短短几年就能夠有今天實在是不容易。

  

  聊天時我問:“你爸媽身體挺好的吧?今年過年回家,我要去看看叔叔阿姨。”

  “我爸爸上個月去世了。” 辛欣放低了聲音。

  “怎麼從沒聽你說過?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告訴我?”

  辛欣的朋友圈更新還算頻繁,我也經常圍觀。有時她會發一些工作日常,有時是旅行的美景,有時也會吐槽和寫點心情,但我肯定沒有看到她發過任何關於家人的事情。

  

  “胃癌,檢查出來的時候已經到晚期,一週就走了。事情來得太突然了,就沒和大家說。”

  “朋友圈也沒見你發。”

  “發過,但我在第二天一早趕飛機的路上刪除了。”

  辛欣說從得知父親的病情到辦葬禮一共十天,這十天裡辛欣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她說她滿腦子都是“不能哭不能倒下”。那天忙完父親的葬禮,送走親朋,她一個人回家整理父親的遺物。在一個老舊的皮箱裡翻到一本退了色的紅皮證書,是辛欣小學五年級那年獲得的“市三好學生” 證書。辛欣再也繃不住了,她把父親的衣物和那本被父親小心收藏起的證書緊緊抱在懷裡,號啕大哭。

  她說,自己不能在人前失聲哭泣,她一直硬撐著,直到那一刻她想認慫、投降,任由脆弱感排山倒海般襲來,任由情緒宰割撕扯,淚水奔湧而出。

  第二天天亮,枕頭上的淚痕已經風乾,悶在被子裡的哭聲也已消散。起床洗漱穿衣,開車去機場。她說之前自己在潛意識裡一直在逃避父親去世的事實,她假裝沒事,假裝這一切都沒發生。反而是痛哭後的自己,變得不再那麼壓抑,她坦然接受父親確實離開了她,她還有媽媽要照顧,還有工作要跟進。昨晚的歇斯底里是真的,第二天恢復到平靜坦然的狀態也是真的。

  後來,辛欣還跟大家在群裡嘮著家常,但唯獨對父親過世的事隻字不提。在社交平臺上,在日常生活中,她也保持著一個看起來正常的狀態,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後知後覺的我,只是心疼。

  

  一個人你看他很正常地坐在那裡,但內心卻可能早已崩塌粉碎;你看他可以若無其事地跟你講話,但卻不知道他曾在哪個角落裡痛哭過。

  比如,那個坐在你對面的同事,還在跟你談論著今天中午吃什麼,但可能她剛剛和男朋友分手,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

  比如,那個你常去的便利店的兼職生,還笑著跟你打招呼,但可能他剛因為收銀出錯,被老闆劈頭蓋臉罵完一頓,扣了工資。

比如,那個你家隔壁常給你送美食的鄰居,還在提醒你明天小區停水記得做好準備,但她可能剛和那個出軌的老公辦完離婚手續。

  成年人的世界,早已無師自通學會了一項本領: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或許,你也曾窺見一絲絲痕跡,但不會覺得很奇怪,因為你也曾是這樣的成年人。保持沉默,自己消化,是一個人最大的自覺。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4  

  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現代人受傷的方式,是拳頭纏著軟綿綿的紗布,一拳一拳地打在身上。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身上沒有傷痕,沒有流血,只有一點若有若無的瘀青。

  實際上沒有人知道,透過那點瘀青,心裡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每一個器官都已經被那些拳頭打到面目全非。可仍舊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不說話,不想活,也不敢去死。

  

  如果不學會直面悲痛,就會像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用餘生來憋著那口氣。沒人是銅牆鐵壁,無堅不摧。絕望的時候,會難過,會崩潰,會一蹶不振,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沒有情緒地活著,才真的成了一副行屍走肉。所以,很多時候你想難過一會兒,也可以。

  不管到了多大年紀,都應該保留感知脆弱的能力,但別被脆弱擊垮。最好的成長,從來都不是來自傷害,或者被穩妥地保護起來。而是在被荊棘刺破皮肉,血肉模糊時敢於面對傷害,敢於袒露自己的心。

  既然傷害不可避免,很多事不由我們控制,那請你偶爾放自己一馬,哭一會兒,天亮後再做大人。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5

  長大是一件掃興的事。

  從前我們是愛哭的,喜歡依靠別人。如今呢,總是對著世界擺出一副冰冷冷的撲克臉,變成了習慣硬撐的大人,心裡做好了各種高度警戒,用來應對各種妖魔鬼怪和突如其來的惡意。好處呢,是我們終於學會了堅強,學會抵禦生活裡一切的不善意。壞處是,時間一長,你會忘了撲克臉後面有愛上揚的嘴角,變得冷漠和麻木。

  

  承認吧,我們都是在深夜裡崩潰過的俗人,沒有哪一趟險途不是讓人遍體鱗傷的。考研失敗、四處求職無果、工作上替別人背了黑鍋、一個人深夜頂著高燒去醫院打吊瓶、相戀多年的人說不愛就不愛了……

  太多暗黑時刻,泥石流一般撲過來,讓你滿心苦澀。哪還顧得上什麼十里洋場、風花雪月,光是生存,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但我想,上天為我們安排這些磨難與挫折,並不是想考驗我們能否一笑而過原地滿血復活,太多的經歷我們都不可能睡一覺之後便能從容面對,這些磨難的安排其實是讓你學會去承受痛楚的。

  無論你在那些突如其來的艱難到來時如何咬緊牙關,總會在某一個瞬間覺得難以抵擋。沒關係,你可以在沒人的地方痛苦一會兒。與其為過去的人和事折磨損耗自己,不如好好哭一會兒,然後拍拍裙襬上的灰塵,繼續往下一個路口奔跑。

  有時候擁抱負能量是比宣揚正能量還需要勇氣的。因為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會被一時的痛苦打倒,即使被痛苦沒過頭頂,也依然清楚地知道,悲傷過後,依然可以像從前一樣站起來。日子還是要繼續,悲痛總會過去,你終究會自己走出來。

  這樣的自信,是一個人不逼迫自己逞強的底氣。

  

  一個人不能活得太容易,但也別把自己逼得太狠,你要有個度。

  畢竟人並不是因為強大而刀槍不入,相反,人往往是因為強大而敢於脆弱。

  在世間摔打很多年,願你依然還有被感動的能力,流淚的能力,脆弱的能力,以及永遠溫柔地看待這個世界的能力。


外向孤獨症——別敲我的門,我和全世界都認生


以上內容來源於萬特特《 你並非一無所有》:外向孤獨症

萬特特,90後心碎藝術家,永遠不要蓬頭垢面地面對這個世界。“鹽”以律己,“甜”以待人。心懷浪漫宇宙,也愛人間煙火,夢想稱為漫畫中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代表作:《你的美貌不敵你的熱鬧》《所謂命運,大多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