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9日3時30分,全球確診病例達1500830例,死亡病例為87706例。

在全球疫情日趨惡化的背景之下,醫療物資如口罩、呼吸機、醫用防護服等短缺成為抗擊疫情之戰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毫無疑問,這是一場必須應對的大戰。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除了相關醫療器械企業“快馬加鞭”擴大生產,一些軍工企業,包括軍隊,也走上了一條轉產醫療設備的“跨界”之路。

美軍F-35部隊用3D打印自制口罩,特種兵也變身“縫紉工”

隨著感染人數的不斷攀升,美國新冠肺炎疫情變得日益惡化。為緩解醫療物資短缺,美國軍隊也開始安排士兵“轉行”生產醫用口罩和防護裝備。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美國空軍第388戰鬥機聯隊使用3D打印機自制的口罩 圖片來源:環球網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空軍第388戰鬥機聯隊4月7日發佈的消息稱,自基地所在的猶他州暴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部隊就在盡最大努力做好自我防護工作。該聯隊的戰機維護部門使用3D打印技術來製造防護面具,以便為一些難以保持“社交距離”的關鍵區域工作的官兵提供個人防護。

據報道,該聯隊自產的N95口罩可以用酒精進行消毒後,反覆多次使用。但是,生產口罩的效率並不高,該戰鬥機聯隊的飛行員透露,目前製造4個口罩需要45小時,所以3D打印機24小時都在運作。

據悉,美國空軍第388戰鬥機聯隊裝備的是目前最先進的F-35A第五代戰鬥機,該部隊的F-35戰機交付總數達到了78架。這支部隊也是美國首個實現滿編部署的F-35A戰鬥機部隊。

除了空軍部隊,美軍陸軍部隊也著力“自力更生”。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特種兵則是直接變成了縫紉工,用縫紉機縫製口罩。

據美國國防部4月4日發佈的消息,部署在華盛頓州某基地的陸軍第一特種部隊支援營的特種兵,近日已經開始生產醫用口罩、防護面罩等個人防護裝備,用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士兵在縫製醫用口罩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據報道,該支援營的降落傘修理士兵利用現有的縫紉機生產口罩,並爭取每週能生產1000到1500只口罩。報道稱,該特種作戰部隊的士兵們為陸軍醫療中心以及其他合作單位制造了可重複使用的呼吸面罩、3D打印的防護面罩以及醫用口罩。

據該營指揮官、營長克里斯托弗·瓊斯透露,空降部隊最初在只有5臺縫紉機的條件下,每天能夠生產200個口罩。士兵們還將繼續改進口罩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爭取每週能夠生產1000到1500個口罩。

4月2日,該部隊生產的第一批300個醫用口罩已經送到了馬迪根陸軍醫療中心。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8日15時30分(北京時間9日3時30分),美國確診病例累計達423135例,死亡病例為14390例,是目前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另據央視網援引美聯社報道稱,美國五角大樓4月6日確認,現役美軍中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1000例。截至當地時間6日早上,達1132例。其中,感染最多的是海軍,確診病例達431例。

不僅僅是美國,為緩解醫療物資短缺,其他一些國家軍方加入紛紛“抗疫”大軍。

以色列用導彈生產線造呼吸機

當地時間3月31日,以色列國防部發布消息稱,在新冠病毒持續蔓延之際,為彌補醫用設備短缺,以色列已經對原有的一處導彈生產線進行改造,用來大規模製造呼吸機。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以色列對導彈生產線進行改造,轉而生產呼吸機。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據以色列國防部長透露,當時,以色列全國僅有2000臺呼吸機。對於這個僅有902萬人口的國家來說,確診病例已經達到6000多例已經非常可怕,況且這個數字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還在不斷增加。

此外,國防部還表示,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已經與一家醫療設備製造商展開合作,進一步擴大呼吸機的生產,目前約30臺呼吸機已送達以色列衛生部。

硬核“戰疫”!中國造航母的、造殲-20的也來生產口罩機

疫情當前,口罩需求猛增,口罩機等生產設備一機難求。造航母的中國船舶集團,造殲-10、殲-20大飛機的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實力“跨界”,緊急承擔平面口罩機、N95口罩機等醫療關鍵設備研製生產攻關任務。

“航空氣質”的全自動口罩機,1分鐘產能100只!

據央視軍事報道,為了緩解眼下口罩廠人力短缺的燃眉之急。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迅速動員7家下屬單位,發揮各自技術優勢,採用航空製造領域中的數字化技術,在3天內就完成了口罩生產機的圖紙設計,16天后首臺樣機研製成功。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口罩機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專門從事航空與國防先進製造技術研究與專用裝備開發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據該院院長、全自動口罩機研製項目總指揮李志強介紹:“這種數字化設計製作技術,在研製殲-10、殲-20等飛機時就幫助節約了時間,因為可以在投入實體制造前進行模擬仿真,減少在製造過程中發生不必要的錯誤。”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研製的口罩機 圖片來源:央視軍事

據介紹,該研究研製的全自動口罩機可24小時連續工作,一臺機器每分鐘的口罩產量可以達到100只,一個工作人員可操作多臺機器。目前已經有24臺這樣的全自動口罩機列入生產計劃,4臺已完成生產。24臺口罩機全部完成生產,會形成每天300萬隻口罩的產能。

15天實現“跨界”量產,造航母的也來生產口罩機!

面對疫情大考,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實力“跨界”,緊急承擔平面口罩機、N95口罩機等醫療關鍵設備研製生產攻關任務,僅15天就實現量產設備連續供貨。

據@中國船舶官方微博消息,2月12日,中國船舶集團八院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和集團公司黨組要求,承擔醫用口罩和防護服專用智能化生產設備研製任務。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中國船舶集團生產的平面口罩機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

中國船舶集團所屬八院、漢光重工雙線作戰共同開展樣機研製和量產,所屬715所開展超聲波點焊機關鍵部件研製和量產,僅用11天時間完成了N95口罩機、平面口罩機和壓條機樣機研製,從第15天就實現了量產設備連續供貨。

截至2月23日,1臺N95口罩機和1臺平面口罩機的樣機生產線、2臺壓條機的樣機生產線正式下線,為擴大口罩和防護服產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據悉,單臺平面口罩機產能最高可達到120只每分鐘,單臺N95口罩機產能最高達到60只每分鐘,單臺壓條機產能可達到8米每分鐘。

美軍特種兵當裁縫造口罩、以色列導彈生產線轉產呼吸機,最硬核的還屬中國!

中國船舶集團生產的N95口罩機 圖片來源:@中國船舶

3月4日上午,中國船舶八院鵬力智造首批N95口罩機緊急發往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在此前幾天,鵬力智造已交付首批口罩機及防護服壓條機。

據官網資料介紹,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是海軍武器裝備科研、設計、生產、試驗、保障的主體力量,堅持把軍工科研生產任務作為政治責任和首要任務,承擔以航母、核潛艇為代表的我國海軍全部主戰裝備科研生產任務,為海軍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該公司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產品研發能力,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