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伤先生叙命笔记系列六十八---放得下

阿春半年前来找过我,那时老板安排他当一个部门的经理,带领一支团队做业务。公司有两个业务部门,阿春的部门始终不如另外一个。虽然我教了一些方法给他,但是我已经感觉到阿春的能力不太适合做管理。

今天阿春来找我,说老板把他的部门撤销了,让他去做另外一个部门的副手,却什么工作都没有安排他做,他觉得这是逼他走。

看着他忧郁的样子,我笑着说:不要紧的,只要你放得下,就能得的到。他诧异的看着我:放下什么,得到什么呢?

我说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个邓经理,年纪轻轻的就成为了一个国企的大区经理。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并没有符合董事长的期待,被降职降级。其实跟他一起被处分的中层干部有很多,绝大部分都选择了辞职。只有他选择反思错误,和领导沟通,进而提升自己。经过了三起三落,最后成为了新一代的董事长。 (有人反映这段写的有点假,其实是真事儿,这国企真挺大,老大了。)

你只要放下面子,就能得到提升,而且是脱胎换骨一样的提升。你要认清楚事实,你的确是缺乏管理的能力。现在把你的管理岗撤了,普通人就辞职走人了。但是如果你辞职,你就不是普通人。

做一个管理者你不行,那么做一个员工呢?你能成为一个管理者,说明你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公司会不会缺少优秀员工?一定会。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能让你退回去当优秀员工呢?其实不是老板不想,而是他认为你不会甘心和愿意,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

人们有惯性思维,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能奖不能罚。因此老板才会给你安排一个闲职,并不是要你走人,而是让你自己做个决定。

你要认清楚事实,的确是自己的能力有问题需要磨练,的确是对这个行业很了解不愿意换个环境,的确是希望自己能够进步,那么就坐下来和老板好好谈谈,自己能放下之前的身份好好学习,愿意做一个普通的员工,愿意为企业继续工作。这样老板一定求之不得,又怎么会让你走人呢。

当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懂得适时后退时,他的格局就有了大幅提升。只懂进攻的将军只能以多打少,是没办法在逆境生存的。而人生,哪会没有逆境?

阿春说他懂了,豁然开朗。

我说你先别开朗,一旦你到了新的岗位上,一定要真正进入角色才行。给你讲一个越王勾践卧薪尝屎的故事。阿春说五哥,是卧薪尝胆。我说就是屎。尝胆是提醒自己,尝屎是给别人看的。当初吴王之所以放勾践回越,就是因为勾践愿意尝夫差的屎来诊病,夫差才会留他一命,新岗位千万别和领导有冲突,要比其他人更加服从领导。

阿春说五哥,这次我真的懂了。

前几天闲聊中小冬跟我说,小夏最近压力特别大,有抑郁倾向。小冬和小夏都是我培训班的学生,也都是某医学院的研究生同学。在别人眼里,小夏是人生赢家,他一路顺风顺水的读完了博士,并且顺利的拿到了国家科研项目,属于高知人才。但实际上小夏过得非常焦虑。永远都做不完的科研工作,还有医院的医疗工作,还要帮其他的在读博士修改论文。

我专门给小夏留言。没什么值得焦虑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来找我。

昨天小夏来找我了,他一开口就是太累了,做不完的工作。他告诉我已经连续四五天没怎么睡觉了,有几篇博士论文还没有修改,已经答应别人两三次了,就是没时间。所以感觉有点崩溃。

我说小夏,你没有想明白一件事儿,你之所以这么累,是因为你太渴求完美了。你希望每一个事情最后都能解决,你希望每一个人的要求都能满足,但是随着你的能力越来越大,需要你解决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把所有的压力都一个人扛,会让你特别累,要适时地懂得放手。虽然追求完美的目标,但一定要能够接受不完美的现实。

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在我最早从事咨询的时候,一天也就三四个人。那时候我会认真耐心的解答每一个提问。再后来越来越多一天有八九个人,这时候我做的就非常吃力。我尽可能的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回答好每一个问题。但是大家的问题不是一次性问好的,可能时不时的问一个,那段时间是我过得最焦虑的。一方面每天几乎是二十四小时的待机状态,随时接收咨询信息。另一方面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来咨询的人。

慢慢的问题就出现了,精力不足导致经常出错,驴唇不对马嘴。张三的事情会安到李四的身上。另外因为每一个人都想顾及,结果哪个都没照顾好。

“那后来呢”小夏问。

后来我想明白了,人要懂得放弃,没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尽力就好。把要做的事情排好顺序,从重要到不重要一件一件做,能做多少做多少。

“那要是都差不多,分不出前后呢?”

那就随便抓一件做,做完了再做下一件。而且有些事情你是没办法马上解决的,就去选择那些很容易完成的工作。比如说我每天都要写文章,还要做饭,还要看书,还要练字,送孩子上学。看书随时都可以看,利用边角时间。做饭只要是下午什么时候做都行。送孩子上学必须做,但是有时间限制,没到时间就不去想。练字有时间就练,没时间可以省略。写文章需要灵感,那么平时做之前那些事的时候就构思,想好了马上写。这样一来,看起来很多的事情,因为井井有条而显得特别轻松。

还有一点,就是不懂得知足。现在我老婆成天因为儿子不好好学习的事情气乎乎的。我前几天跟她说,咱们孩子还有半个月就出生的时候,医生误诊说是有脑积水和肠梗阻,说有可能需要引产。那时候你快崩溃了,许愿说将来学习好不好无所谓,只求健康。现在孩子健健康康的,只是不太喜欢学习,按理说你心想事成了,为什么还这么焦虑呢?孩儿他妈想了想,笑着说:人哪会知足啊。

是啊,因为人不知足,所以才会焦虑。你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超出了你刚刚读书时候的目标,所以回想一下那时候的心情,你就不会这么焦虑了。

小夏开心了起来:五哥你说的对,我心情好多了。

所以人,放得下,才拿得起,才能生活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