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癌札記-鷹的重生

2011年3月我確診肺腺癌晩期,那年我35歲,是我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我的世界變的截然不同。


我的抗癌札記-鷹的重生


一、癌前-夢想與實現


癌前,我夢想著遊歷世界。一本護照曾經帶著我去了美國二十多個州,歐洲十幾個國家,日本本州四國九州島,澳洲東海岸南海岸西海岸。。。然而這一切的一切,嘎然於止於一場癌症。

  • 2001年~2002年服務於Ericsson的客戶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國內幾十個城市。
  • 2003~2004年服務於Ericsson美國的客戶Cingular公司。

• 2005年服務於Ericsson澳洲客戶Telstra公司和歐洲Ericsson R&D。

• 2006服務於Ericsson日本客戶Softbank公司

• 2007年服務於Ericsson香港客戶Pepole's公司。


二、癌後-無法回到過去了


癌後,由於病情發現的太晚,擴散的面積大,腫瘤進展飛速,加上各種殘酷的治療,我被迅速打成危重病人的原形。被腫瘤瘋狂蠶蝕的肺功能虛弱到說不了話走不了路,坐擔架,坐輪椅,徘徊在生死之間。過去的美好對於我已然成為奢侈的回憶。夢裡千百度想要抓住它。


然而,殘酷的現實告訴我,過去的我己經遠去。我無法回到過去的我了。斬斷過往接受現實的過程比癌痛還痛,痛似金屬弦嵌入心尖。無奈,不捨,而又無力。


緊接著,當我還沒有完全從悲傷中走出來時,2013年的春天,病情再度惡化,腫瘤轉移至雙肺,密密麻麻,觸目驚心,左肺腫瘤融合成團形成一個11釐米的腫物,包埋主氣管,支氣管變形,呼吸衰竭,危在旦夕。在死亡的泥沼中掙扎了三個月後,最後賭了一把靶向藥克唑替尼,沒想到奇蹟般起死回生。


三、癌後-可以回到過去了


命運將我擲於深不見底的死亡枯井,卻更加激發了我朝向陽光的本能。重獲新生後,我鎖上記憶,塵封過去,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咿呀學語嬰兒學步般,從一開始只能走幾米,到幾十米,再到幾公里,失守的陣地一點點收復,到2013年夏天,完全擺脫了輪椅,我滿血復活了。

終於又可以回到過去的我了。我欣喜若狂。

可是,我卻陷入深深的沉思。

一定要回到過去的我嗎?


四、癌後-要不要回到過去?


癌前的我好強,追求完美。而好強之人背後常常是自卑、匱乏和不接納自己。追求完美固然好,但其深層心理是懼怕失敗,是對自己過於苛刻對別人包容性差。


癌前我總想奮力高飛,慾望膨脹。而慾望膨脹所帶來的是不知足,無限度的追求,總是想要的更多,想變得更好,超出身體的負荷。


那麼,為什麼不去超越過去的我呢?


五、癌後-努力超越過去


癌後這五年,外面的世界在飛速的變化著,而我一如既往的往返於家與醫院之間,我的生活充斥著擔架,救護車,輪椅,氧氣瓶,各種挑戰人類極限的治療。。。


五年裡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家以外的聚會,沒有逛過一次商場,沒有進過一次電影院,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


雲外之事,窗外風雨,任它水流花開,都已與我絕緣。

如果說癌前我是一隻志在蒼宇的鴻鵠,那麼,癌後則是心繫簷下的燕雀。


  •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裡,只能透過一米見方的窗戶望到外面的那片天。
  • 急救的日子裡,每一天都不知道能不能看見明天的太陽。
  • 坐在輪椅上的曰子裡,最大的願望就是去離家八百米的南海子公園。


但是,看似近在咫尺的南海子公園,對於重病在床的我來說,卻遠在天涯遙不可及。


歷經幾番生死博奕後,我擺脫了輪椅,終於來到了南海子公園。這對於我是多麼的不易,多麼的珍貴。我的心放飛在這片溼地公園的天空裡,和天地同呼吸,與草木共清歡。


  • 每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起床,來到公園迎接晨曦的到來,當太陽從晨霞中噴薄而出的剎那,感受生命的湧動,相信絕處亦能逢生。
  • 更不想錯過公園的每一個黃昏,在西天雲影長空蒼雲的暮色中,感受生命的美妙,堅信雲過天更藍,峰迴路必轉。
  • 下雨的時候,幾乎沒有人來公園,諾大的公園是我一個人的天地,在亭子裡聽風看雨,獨處,沉思,冥想,摒棄閒雜念想,心無芥芾,把心安放在天地之中。


當病情起伏疼痛纏身時,坐在公園的長椅上,抬頭望著天空,想想我們原本就是宇宙的產物,我們屬於宇宙。地球於宇宙而言不過一粒塵埃,更何況我們這具肉身,且肉身上的腫瘤,更是宇宙中的塵埃中的塵埃。觀想自己融入宇宙,不要執著於自我本身,不要執著於我的腫瘤,不要執著於我的疼痛,不要執著於我的瑣事…無我了,腫瘤何以安身立命。讓精神去超脫這肉體,讓它放鬆,再放鬆。。。


就這樣,每日起早貪黑在南海子公園鍛鍊的日子,看似孤寂清苦,而對於我卻甘之如飴。在這裡走過了幾年的秋風春月,寒來暑往,南海子公園已經成了我抗癌路上清修的天地道場。


漸漸的,我發現,在這裡我找回了自己,回到了本真的我。


  • 我不再向外探求,而是向內自省。
  • 我不再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只想做一朵遺世的陌上花,在曠野之上浮雲之下,開給自己看。別人喜歡不喜歡,我都無所謂。
  • 我丟掉心裡的包袱和生命的負累,努力作好每一天,讓每一個今天,都成為我餘生中最好的一天。
  • 我學會作減法,安貧樂道,大道至簡,不再充滿各種無法約束的慾念。
  • 我練習打坐把心靜下來,儘可能不讓浮華塵事疾病痛楚擾亂自己的心。
  • 我更加尊重每一個生命,無論他是暮年的老人,鴻儒的學者,勞作的工人,還是垂危的生命。
  • 我學會更加包容,不再與癌為敵而是與癌共舞,包容所有曾經給我帶來過傷害的人或事。
  • 我學會堅持和忍耐,面對疾病,只有堅持和忍耐才能夠活下去,而活著,就是最大的輝煌。
  • 我學著接受死亡,象蘇格拉底那樣,在獄中笑對死亡,象印光大師那樣,對待生死像呼吸一樣平常。


。。。。


如今的歲月裡,雖然我依然面臨死亡的威脅,然而卻感受到從所未有過的超脫。


六、癌後-夢想與堅持


當年,蓮宗聖祖印光大師清修終南山,一碗白粥喝了三十年,竹杖芒鞋走了大半輩子,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心如古井之水,洞徹天地智慧,惠澤普天之人,這才真正是志在蒼宇的鴻鵠的大境界。亦是我癌後的夢想。


癌前我以為,一本護照可以帶我探求到整個世界,而癌後上帝告訴我,更大的世界就在大自然的曠野中,在我的心中。。。不是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