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課堂」王辰:那些年,我們拒絕保險的理由

王辰老師網絡講師班報名通道←單擊

可以進入

新人變為專業代理人專題培訓班報名通道

「王辰课堂」王辰:那些年,我们拒绝保险的理由
「王辰课堂」王辰:那些年,我们拒绝保险的理由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王辰。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討的話題是:客戶拒絕買保險的一系列理由。我們前面做過許多專題,今天在這裡做一個彙總。

1 保險是騙人的

第一個客戶常常拒絕我們的理由是“保險是騙人的”。在我最近發佈的公眾號裡面,網易新聞客戶端也作了轉載。我看到下面的留言,許多人還是在罵“保險是騙人的”。

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保險只是個工具,是個“死東西”,“死東西”怎麼能騙到活人呢?所以騙人的永遠都是人。毋庸諱言,保險行業也有壞人,胡說八道欺騙客戶的一定有,但是這不能證明保險本身不好。

保險本身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我們買不買保險,關鍵看自己需要不需要,而不能用我們的好惡來做最終的選擇。其實,人品不好的人,幹哪個行業都騙人,這跟行業無關。

我們發現,銀行也有壞人,我們照樣會把錢存銀行;學校有壞人,我們照樣送孩子去上學;醫院有壞人,我們生病還是往醫院跑。在這三個問題上我們都很理智,但一輪到保險,許多人就陷入情緒化。

因為個別人騙人就否定一個行業,“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我們因噎廢食,就開始決定不買保險,這種情緒化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因為如果出險了,損失誰來承擔呢?其實還是自己承擔一切。

至於保險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有點常識的人都可以理解,整個行業有《保險法》規範,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管理,保監會下設有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設有專門的投訴電話12378。

每一張長期保單都要經過電話回訪,每張保單都有十天的猶豫期,在猶豫期內全額退保不受一點損失。這些都可以充分地證明保險本身沒有問題。保險行業的管理,或許有一些問題,但這不能否定保險的價值和意義。那怎麼辦呢?

我們要找個專業的人買保險,或者自己學一點保險知識,也避免簡單地上當受騙。至於有人說“保險是騙人的”心理成因,我們以後會做一個專題,給各位做一些解答。今天只在這裡提示各位一下,這個說法本身會影響我們做正確的決策。

2 我有社保不需要再買保險

在推銷保險過程中,還有個常見的拒絕理由就是“我有社保,不需要再買保險了”。這個我們做過一系列的專題,做過專門的論述《關於社保與商業保險的關係與區別》。

我們剛剛做過一個專題,成為一個熱門,就是《我有醫保了,還需要買重大疾病保險嗎》。但我們今天在這裡簡單地強調“社保是基礎,商業保險是支柱”,他們之間沒有絕對的矛盾和衝突,買商業保險就是把銀行一部分不著急花的錢,轉存到保險公司,讓我們在關鍵時刻一定有一筆應急的錢。

有段話說得好,保險就是讓我們做到“在春風得意時布好局,才會在四面楚歌時有條路;有錢時錢不值錢,沒錢時人不值錢;要想讓人永遠都值錢,必須學會讓不值錢的錢變成值錢的錢”。

其實購買商業保險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把現在不著急用的錢,轉存到保險公司;把平時不太喝的水,變成將來沙漠裡的一滴水,這就是保險的價值。

一句話講清什麼是保險,“保險是保證在未來不可知的日子裡,有一筆可知的金錢”,把不確定變成確定,我們就變得安全許多。如果實在不能接受,想不明白,就是“我們生病的時候,醫療費社保都給報銷了,保險公司再給一筆錢,我們要還是不要呢”?

其實,社保也是給我們錢,商業保險也是給我們錢,沒有人嫌錢多,所以說多多益善。只要不構成生活的壓力,其實多買點保險,也就當多存錢了,而且關鍵時刻保險還可以以小博大,可以發揮它的槓桿效應,瞬間變成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

3 我沒有錢買保險

第三個常見的拒絕理由是“我沒有錢買保險”。如果實在真的沒有錢,也只能過一天算一天,走到哪裡算哪裡。但許多時候,說這種話的人大部分是因為觀念問題。

我們都應該記得小時候家裡雖然困難,父母為了鼓勵我們上學,常常說一句話:“只要你能念,能考上,爸媽一定會供你,砸鍋賣鐵也會供你。”這就表明我們的父母認為學習很重要,上學很重要,所以就發狠要供我們上學,沒錢也要想辦法。

其實買不買保險也是這樣一個理由,如果你真的認為保險很重要,關鍵時刻是救命的錢,我相信我們稍微節約一點,調整一下我們的預算,其實許多人多少都能買得起一部分保險。所以買不買保險,關鍵看需要不需要,重要不重要,和我們有沒有錢,有沒有時間,不是完全直接相關的。

4 我不相信中國的保險公司

第四個拒絕我們的理由是“我不相信中國的保險公司”。有人言必稱國外的保險、香港的保險,其實許多說這種話的人,自己也不一定出過國(旅遊不算)。

我們說香港的保險、國外的保險當然可以買,如果我們真的搞懂了買它的理由,其實是可以的。如果買保險的目的是建立海外資產,去移民香港、移民國外,將來會定居,那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如果我們買海外保險的理由是“因為回報率高、理賠好、保費便宜”,我覺得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方法,如果加上未來可能發生的交通費、各種費用,其實也不一定便宜。

購買保險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不確定變確定,我們把我們的一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海外),其實憑空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比如法律、利率、匯率等等。

有人說,外國的保險公司比較講信用,這句話其實從某種意義來講並不成立,雖然國內有許多誠信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真的瞭解了保險公司的理賠數據,我相信你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如果我們關注一個新聞,在2016年12月11日,中國應該自動獲得市場經濟的國家地位,但是歐、美、日集體否決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這就證明,他們簽了合同也不一定守信用,關鍵看對誰有利。

這一點,其實我們只要睜開眼睛,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規則就是“弱肉強食”,而不是簡單地用法律、公平、信譽來解決問題。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是對我們最好的保護。

當然說“中國的保險公司不可靠”的人,其實許多也都是一個藉口,一種拒絕的理由而已,不想跟我們代理人繼續談保險。因為你可以發現他們每天上銀行存錢從不懷疑;上醫院治病也不懷疑;吃飯也不懷疑安全性。一說到保險就開始懷疑中國的公司,其實他一直相信周圍的一切都正常,但就是害怕保險,恐懼保險才說了這樣一些話。

5 買保險不吉利

第五個常見的拒絕理由是“買保險不吉利”。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只能用“呵呵”來回答。為什麼呢?如果真的買保險能把人買病買死的話,我覺得我們就沒有必要抵制薩德、抵制樂天了,直接把相關的人員買上保險,這個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所以其實說“保險不吉利的”這些人自己都不信,而我們許多業務夥伴卻相信了,給自己找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在銷售保險過程中,不需要技巧,也不需要太高的專業,太高的文化,其實只要我們真的把保險的價值與意義搞清楚了。

我說過,保險其實很簡單,就是換個地方存一筆錢;保險的本質也是錢,買保險是存錢不是花錢。只要把這個問題解釋清楚了,保險很容易被客戶接受。今天給各位做一個簡單的彙總,給各位提個醒,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

「王辰课堂」王辰:那些年,我们拒绝保险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