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

在這段告別己亥臘月、迎來庚子春天的特殊日子,靜躺在群山深處、瀾滄江畔,裝滿我成長記憶的彝族小山村,在疫情之下,它不失真,不急躁,也不徘徊,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將寒冬撿盡,翹首迎見春的曙光。

2020年的春節,這個小山村沒有往年熱鬧,出遠門的遊子,有的歸不來;守在家中的村民們,走不了親,串不了門,赴不了朝山會……喜慶的節日氣氛平淡下來。不過,小山村與生俱來的靜美,早早就讓世代枕在這片土地的村民們修得淡定與從容,他們沉得住氣、靜得下心,始終以平和的姿態,等待著春暖花開。

迎接春風拂面,造我花絮紛飛。坡地上密密麻麻的核桃樹最耐得住冬的考驗,儘管讓一陣陣寒風抖落了千萬片葉子,越靠近深冬樹枝越發顯得拋筋露骨,直至最後變成近乎死亡的樣子,卻孕育著巨大的生機活力。核桃樹,村民們的搖錢樹。記憶中的寒假生活,我就是阿爹嫁接核桃樹時的幫手。數不清嫁接了多少核桃穗條的阿爹讀懂核桃樹的心思,收割玉米時,就用砍下的秸稈將核桃樹的主幹圍得嚴嚴實實,讓它不受一絲冷浸,隨後在它的周圍撒種上小麥、蠶豆、油菜等小春作物,待長成一片片綠色、黃色,便誕下一幅鄉村冬天美景。趁著在家隔離的空閒時間,他連忙把圈肥一鋤一鋤地挖埋到核桃樹四周。每打整好一棵核桃樹,阿爹便仰視樹冠暗自祈願:春來多抽幾條枝,多掛幾個果。

冬季的這個小山村,草木枯萎。一輩子本分,靠養牲畜蓋起新房、供完孩子上大學的阿舅,懂得事先為自家的牛、羊準備口糧。一進入臘月,他就陸續拉響粉碎機,隨著機械聲此起彼伏,他家飼養房的炕上堆起一袋袋由玉米或玉米秸稈、雜草粉碎而成的冬儲飼料。他的想法很簡單:不讓牛羊在枯草季掉膘。阿舅也是個養殖蜜蜂的能手,他家房前屋後裝放著一個個參差不齊的蜜蜂箱。冬季作物,他家種的是滇紅花、油菜,這些花田花地成為勤勞小蜜蜂的樂園。氣溫不轉暖,他就堅持不掏蜂蜜,因為憑他的經驗,只有氣溫暖和了,蜂兒才溫順不蜇人。這幾年來,附近小城裡的親戚朋友知道他的蜂蜜純真,春節前後就找他預訂。今年,顧客本想著受疫情的影響,蜂蜜價格會有所抬升,殊不知,阿舅反倒下調了價格。在他看來,今年掙錢不易,良心買賣很重要,誠實做事才能長久。

清晨,籠罩在村莊的江霧漸漸散去,一縷縷陽光穿透青松林次第灑落在一排排青瓦白牆上,炊煙起舞,鳥兒清唱,侄女清脆的讀書聲陣陣盪漾。侄女在縣城就讀高中,今年不能如期開學,未能到100公里外的學校和同學們一起上課,可她並不感到學習時的孤獨,網課學習沒有絲毫懈怠。是呀,要走出大山,不努力讀書咋行?唯有讀書,山裡的孩子才能有機會真正見到春光,我也是這麼苦熬過來的。

在老家院子角落的小菜園裡,阿媽忙著撒種菜籽,從翻土、平整地到播種、覆土、澆水,把每一道工序做精做細。阿媽堅信,待萬物甦醒時,她撒種下的菜籽一定會發芽吐綠,長勢喜人。人勤春早,寧靜的小山村裡,隨處可見村民們修水窖、修路、打整田地等春耕備耕的繁忙景象。這個小山村,曾是鳳慶縣的深度貧困村之一,地處邊遠、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隨著脫貧攻堅的春風在這裡駐足,經過駐村扶貧幹部和村民們齊心協力、頑強奮鬥,制約發展的瓶頸一個一個被攻破,最終順利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村裡新建了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居住的大多數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大家都告別了昔日在老家居住的舊房子,取而代之則是眼前嶄新的小洋樓,鋪到門口的水泥路拉近了他們就醫、就學的距離。夜色下,一盞盞路燈照亮了山坳,小山村不再只有星星點點的農家燈火。延續脫貧攻堅工作的包保責任劃分,村黨支部書記阿銀海依舊是安置點疫情防控的包保責任人。為了不讓疫情影響到脫了貧的村民,阿銀海帶領村“兩委”班子在嚴防死守阻止疫情侵入的同時,通過採取納入低保、臨時救助、發展生產、思想開導等措施保證了他們的正常生產生活。

立春剛過,居住在安置點的村民國柄挽起衣袖,扛起鋤頭徑直去煙地裡打整,今年他計劃種上十畝烤煙。因為吃得了苦、扛得住壓,國柄當上了林管員,已經從脫貧戶中出列。做好萬畝核桃林提質增效、種好千畝烤煙、管護好千畝堅果、發展好小區域特色種植養殖業、培育好鄉村旅遊業……春天依然到來。

​作者 雙春天 中共雲南省鳳慶縣委宣傳部

原載2020年《社會主義論壇》第4期“視點•讀書•美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