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鴉片戰爭後,我國開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我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西方列強的侵犯。清政府為了償還2100萬白銀的戰爭賠款,加緊了對老百姓的搜刮,企圖將這鉅額戰爭賠款轉嫁到勞動人民頭上。南京條約中有一條是這樣規定的:清政府開放沿海五處領土開放作為通商口岸向外國列強開放。隨著國門打開,外國工業品在中國大量傾銷,導致許多農業和手工業者紛紛破產,這時候,地主趁機加緊土地兼併和對農民剝削,許多農民生活貧困潦倒,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據統計,僅僅在1842-1851年間,全國各地爆發的農民起義就多達100多起。


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廣西是多民族聚居區,清朝統治者對廣大少數民族的民族壓迫和階級剝削十分嚴酷;又加以連年的天災人禍,廣大農民苦不堪言。終於在公元1851年1月11日(道光十三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發動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經過多年的艱苦轉戰,公元1853年3月19日,太平軍佔領南京改成天京並定都於此,建立起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定都天京後太平軍先後進行了北伐和大規模的西征,北伐軍一直打到天津郊區,西征軍佔領了長江中下游很多地方,並且擊潰了清軍太平天國發生了內訌,2萬多太平軍將士在天京被殺害,翼王石達開率領10萬多太平軍將士出走,從此,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在國外反動勢力的支持下,清政府集中重兵對太平天國實施圍剿。最終在國內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這場聲勢浩大的農民運動最終被鎮壓了。這次農民階級的反抗鬥爭也沒能改變當時中國的命運。


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我們知道,在清朝我國經濟中心主要在長江中下游流域,這裡同樣也是清朝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是當時清王朝財政收入主要賦稅來源。太平軍金田起義後很快攻佔武昌,隨後沿江東下,一舉佔領南京,隨後並進行了大規模西征使長江中下游流域主要省份農業生產遭受到嚴重破壞。太平天國後期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太平天國運動主戰場。連年的戰亂給江南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導致這一地區人口銳減,嚴重破壞了當地的農業生產,使清王朝的腐朽統治受到了沉重打擊。但是,南方是當時經濟最發達地區,連年的戰爭使這裡的社會生產遭到了極大的破壞,阻礙了近代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在清王朝與太平天國激戰正酣時,帝國主義列強乘虛而入悍然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加快了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遠在北方的俄國也趁火打劫先後通過各種不平等的條約侵佔了我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清王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生存境地,這也就為後來的洋務運動埋下了伏筆。


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太平天國起義的失敗充分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侷限,農民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的勝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必須需要符合歷史潮流的革命思想以及理論指導,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在反封建的同時,還要反資本主義列強,只有反封建,反對資本主義列強,反對官僚資本主義才能完成救國救民的任務。太平天國運動以及以後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為後來的革命運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


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聲勢浩大的一場農民起義,他持續了十四年之久,席捲了中國18個省有力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和外國的侵略,促進了封建社會的崩潰,阻止了中國殖民化的進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極其重要的一頁。它所帶來的歷史經驗及其教訓也啟迪著後人。有人說,太平天國運動是舊式農民戰爭的巔峰。正因為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封建社會後期,所以他在擔任推翻封建勢力同時又擔負了一項反擊帝國主義的重大歷史任務。雖然這場運動最終不可避免的失敗了。但是這場聲勢浩大農民運動所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永遠啟迪著後人。


太平天國運動是如何改變當時大清王朝的歷史進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