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陶淵明,這麼“花心”

原來陶淵明,這麼“花心”

你好呀,我是朵朵~

古詩詞最難翻譯,因為怎麼翻譯都不如原來美,比如“人面桃花相映紅”這句,人人都看得懂,但翻譯成白話文簡直太難了…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古畫就更難理解了,但我們自古就是詩畫不分家,兩者搭在一起,就“負負得正”了,彼此相互輝映,鵝且一目瞭然。

一花一木在古人眼中都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今天朵朵就帶你走進,古人詩畫中的“花心”世界。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攝影:笪顥天

拍攝於故宮“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

-1-

清·石濤

陶淵明詩意圖冊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佛系的陶淵明不僅給了很多現代人心中的“烏托邦”,對於古人也是。這幅畫就是作者想和陶淵明一樣,迴歸自然,不追名逐利。

-2-

南宋·馬遠

梅石溪鳧圖頁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

乍一看主角是鴨鴨,其實還有星星點點的梅花。馬遠的“馬一角”畫法,給這個活潑生動的場景截取了一個特寫鏡頭。

-3-

南宋·林椿

果熟來禽圖頁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宣城宰郭仲文遺林檎

宋·梅堯臣

右軍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君今忽持贈,知有逸少心。

密枝傳應遠,朱頰映已深。

不愁炎暑劇,幸同玉漿斟。

之所以選這首詩,是因為王右軍(王羲之)非常喜歡“來禽”這種果樹,果實甘甜,和古畫中一樣,熟了就會吸引鳥類飛來,所以叫“來禽”。

-4-

南宋·馬麟

層疊冰綃圖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題馬遠畫梅四幅

宋·楊娃

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房。

開到寒梢獨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

這首詩原本就是宋寧宗皇后楊氏在畫上的題詩。傲雪凌霜的梅花常被用來形容人高潔的品格,不過在這裡,是在說漢宮裡的美人。畫中的梅花是“綠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貴品種。

-5-

清·陳字

撲蝶仕女圖軸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宋·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古畫中仕女在芭蕉葉下悠閒的撲蝴蝶,詩中的李清照卻被芭蕉夜雨吵得無法安睡,可見不同的元素帶入不同的情景,就是不一樣的感覺。

-6-

清雍正 琺琅彩梅花圖碗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梅花落

兩漢:蘇子卿

中庭一樹海,寒多葉未開。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

上郡春恆晚,高樓年易催。織書偏有意,教逐錦文回。

“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來”是題在碗上的詩句。雍正時的琺琅彩瓷很受皇帝重視,繪畫大多都是如意館畫師畫的,它是集詩、書、畫為一體的藝術品。

-7-

南宋 林椿

枇杷山鳥圖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仲春即事

宋·鄧深

嘲弄春晴禽鬥語,揄揚風色柳搖絲。

麥苗含穗枇杷熟,卻似江南四月時。

這隻鳥想吃“枇杷”?不,我覺得它叨枇杷果上的小螞蟻。整個畫面細緻靈動,和詩一樣,告訴我們“仲春”時都會發生什麼。

-8-

清· 餘穉

花鳥圖冊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所思

唐·李中

門掩殘花寂寂,簾垂斜月悠悠。

縱有一庭萱草,何曾與我忘憂。

兩株“平平無奇”萱草,卻承載著一位臣子期望皇帝家族子孫綿延的祝福。在古代,萱草有“宜男多子”的含義,也常常用來象徵母親和母愛。從今往後,母親節就用萱草來替代康乃馨吧~

-9-

清·仇英

蘭花圖頁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九歌·湘夫人(節選)

先秦·屈原

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梅蘭竹菊”常被用來形容“君子”,帶在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是代表了思念。“沅有芷兮澧有蘭”這句太可愛了,沅水有香草,澧水有蘭花,可我的你在哪裡呢?

-10-

清 剔紅漆芙蓉紋尊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木芙蓉

唐·韓愈

新開寒露叢,遠比水間紅。

豔色寧相妒,嘉名偶自同。

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

願得勤來看,無令便逐風。

與木芙蓉相聯繫的,是水芙蓉,就是荷花。在《紅樓夢》裡,黛玉玩佔花名的時候抽到了“芙蓉”的花箋,但到底是木芙蓉還是水芙蓉,至今也無答案。

木芙蓉會根據光照強度而變顏色,一日三變,又叫“三變花”,猶如黛玉的小性子;而水芙蓉的“出淤泥而不染”,亦如黛玉的冰清玉潔。

-11-

清·惲壽平

山水花卉圖冊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今年故宮的牡丹花節非常壯觀,我喜歡牡丹的華貴,但也不失高雅。惲壽平的花卉都很清新,一掃明代末年“勾花點葉”派末流畫風,被尊為“寫生正派”,吳昌碩、劉海粟等大師都曾經學習過他的畫。

-12-

清·鄒一桂

花卉圖冊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杜鵑花是中國長沙、無錫、九江、鎮江、大理、嘉興等城市的市花。看見它就會想到子歸鳥,它總是朝著北方鳴叫,晝夜不止,聲音哀切,猶如盼子迴歸。

-13-

清·惲壽平

虞美人圖扇頁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虞美人草

宋·易士達

霸業將衰漢業興,佳人玉帳醉難醒。

可憐血染原頭草,直至如今舞不停。

在惲壽平的畫中,色、光、態、韻都是他追求的。他的注重形似博得了清皇室的喜愛,成為清代院體花鳥的正宗,同時也很受老百姓喜愛。

-14-

南宋·揚無咎

梅雪圖卷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雪梅·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這幅畫裡的雪和竹葉,是利用墨和留白烘托出的,這種畫法在當時是一個創舉,是他創造的“烘托法”。他還創造了另一種畫法:圈花法,就是圖中這種用墨線勾出花瓣的方法。

-15-

清·餘省

花卉蟲蝶圖軸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詠廿四氣詩 芒種五月節

唐·元稹

芒種看今日,螗螂應節生。彤雲高下影,鴳鳥往來聲。

淥沼蓮花放,炎風暑雨情。相逢問蠶麥,幸得稱人情。

關於餘省的資料很少,在《清史稿》中也只有40多個字。乾隆皇帝是他的鐵粉,高薪聘餘省進宮,還常把餘省的作品列為“頭等”收藏,而且在餘省的畫上都題了詩。

這些古人的“花心”都來自故宮今年的大展,很快就要閉館了,想去的要抓緊時間。

展訊

「萬紫千紅——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2019年9月3日 - 10月31日

故宮博物院 午門展廳(雁翅樓、午門正樓、東雁翅樓)

故宮門票60元,展覽免費,在官網提前購票,留意閉館信息

天氣降溫,注意添衣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遼博又展《簪花仕女圖》

遼博也是“沒誰了”!38件一級文物傾囊而出,中國書畫史上的煌煌鉅製一併呈現,展期不到百天!

■石刻藝術博物館

和故宮同歲,卻藏著北京最美的秋色,不少老北京都“偏愛”這裡!

■清華年度大展

63%一級文物!為了給祖國慶生,他們幾乎“搬空”陝西的國寶!這個陣容太嚇人了

後臺回覆 見面禮

免費獲取往期海量博物館資源

原来陶渊明,这么“花心”

你好,我是朋朋哥哥

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閱讀推廣人

我希望為更多家庭締造一座“耳朵裡的博物館”

看展攻略 / 國寶故事 / 世界文明 / 藝術啟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