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臨江市:復工復產加速度 工業經濟實現開門紅

記者 王天武 通訊員 佟粒瑋 王貴萍

伴隨著春日的暖陽,吉林省臨江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多措並舉,做足功課,全力推進工業企業復工復產進程。農夫山泉臨江長白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加班加點抓生產,益瑞石硅藻土有限公司機器轟鳴、一派火熱......全市復工復產持續升溫,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數據顯示,1-2月份臨江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2億元,增幅98.3%,淨增量達1.6億元;預計一季度,全市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4.2億元,增幅45.7%,實現了工業經濟開門紅。

當好“店小二”,精準服務促復工。

第一時間成立工業企業工作專班,明確主要部門職責,彙集各方力量全力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對計劃復工企業實施全面摸排分類,開展“一對一”精準指導服務。工業專班成員單位逐企登門,現場指導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人員防護到位、廠區消殺到位。

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速度,工業專班調整了復工流程,變申請製為報備制,簡化了復工手續,提升了企業復工效率。開展企業上門直通服務,對不方便現場辦理且確實有辦事需求的企業,組織相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積極協調解決企業辦事過程中的困難,為企業提供全流程高效服務。

開通企業復產復工審批綠色通道,臨江市政務大廳開通“網上預約、提前介入、隨到隨審”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實施快速審批。

實施投資項目領辦、幫辦、代辦服務,在立項用地規劃、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數工驗收等各個環節提供領辦、幫辦、代辦服務,為項目投資提供精準高效服務。

破題解難,讓企業一心一意謀發展。

對全市28戶規上企業實施縣級領導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包保制度,目前28戶企業包保人已全部與企業主動對接,及時掌握了企業的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情況,並主動協調解決企業當前困難和困難。

慄礦公司、葵花葯業提出資金短缺問題,利民供熱提出臨城家園陳欠熱費問題,宏大藥業提出林地辦理林照問題,大華、華通公司提出掛冶銅遺址邊緣問題......企業提出的一項項困難接踵而來。

企業有難題,政府來解決。發改、林業、工信、文旅等系統和部門結合工作職責、密切配合,全力幫助企業攻堅克難。

對受疫情影響暫時經營困難的金豹木業、寶健木業等企業協調延遲繳納電費,積極向上推薦葵花葯業、遠通公司等9家企業申報國家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幫助厚愛、利生源等42戶工業企業爭取地方級財政貸款貼息補助。這些政策的落實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此外各企業包保人在主動下沉服務企業過程中,為部分物資短缺企業協調解決口罩、消毒液等各種防護物資。

出臺硬核措施,企業活力不斷增強。

為切實減輕疫情對企業的影響,臨江市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若干措施實施細則》,其中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設立總金額200萬元的貸款貼息資金,設立應急轉貸資金1000萬元。疫情期間積極協調銀行為天元公司等部分資金緊張企業協調解決貸款3100萬元,正在為寶健納米等企業協調按原有貸款利率水平下浮利率。

同時,各部門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協調解決企業用工短缺、原料短缺問題。針對企業用工需求,通過微信平臺、朋友圈、人社公眾號、微信群等,進行發佈開展網絡招聘。針對企業原料短缺問題,通過商請上游原料企業所在地政府相關部門,加快上游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開足馬力,以加大供貨量滿足全市復工企業生產需要,為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