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說起蘇軾來,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即使你不知道他的詩詞,也該知道他那大名鼎鼎的“東坡肉”。他既是一個大詩人,又是一個吃貨,拋開食物不談,他的詞在宋代可謂是數一數二的,而他最曠達的一首詞是哪首呢?


這首詞就是《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這首詞的開篇先是介紹了寫這首詞的原因和背景,說的是在三月七日這天,蘇軾一行人走在在沙湖道上,不巧卻趕上了下雨,而他的僕人就拿著雨具先前離開了,一起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畢竟好不容易出來一次,怎麼就碰巧遇到了這麼個壞天氣呢?真是天公不作美。但只有蘇軾不這麼覺得。他沒有去避雨,也沒覺得很掃興,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他在經歷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之後感嘆道: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即使風雨再大,淋溼了就已經淋溼了,為什麼還要著急避雨呢?記得有句話說:“雨要是知道你們都躲避它,它會不會難過呢?”是啊,不論是小雨還是大雨,都有它的美妙之處,就像是人生一樣,即使經歷了再多的風風雨雨,只要你內心一直保持著樂觀曠達,也就不在乎外在的一些挫折困難了。就像蘇軾一樣,即使偶遇大雨,遭受貶謫,披上他的蓑衣,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沒事還會研究研究美食。

只有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學會愛自己,才會懂得如何愛別人。

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春風微涼,把蘇軾的酒意都吹醒了,寒意初上,頓時覺得有些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於蘇軾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是啊,我們總是覺得當下的困難不可逾越,覺得自己走進了個困局,進退維谷。那是因為困難離我們太近的緣故,困難越是離你越近,你越是覺得它龐大,但如果你經歷了這段時間後,再回過頭來看,這段痛苦的經歷反而變得沒那麼可怕了,因為它們已經遠去了。

學學蘇軾的曠達吧!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保持一顆淡然之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蘇軾最曠達的一首詞,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