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百煉鍛鐵軍 努力答好新答卷

千錘百煉鍛鐵軍 努力答好新答卷

事業要發展,隊伍是關鍵。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逐步發展完善,檢察事業從摸索前行到蓬勃發展,一支政治堅定、恪盡職守、甘於奉獻的檢察隊伍日益壯大。

70年承載光輝與夢想。回望人民檢察與共和國一起走過的日子,一幅鑄就檢察鐵軍的壯麗畫卷徐徐展開。

抓隊伍

打造勇於擔當的鐵肩膀

將時間軸向前撥動,1949年6月23日,時任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四組即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起草組組長的董必武,在擬定的政府組織法綱要的基本問題中,提出了設置檢察機關。這個建議先後被政協籌備常委會和政協全體會議一致通過。

由誰來擔任共和國第一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最合適?中央的考慮萬分慎重:這個人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超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善於面對複雜局勢,明辨是非、原則性強。曾被毛澤東稱讚為“最守紀律”的黨內“聖人”的羅榮桓成為最合適的人選。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任命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1949年10月22日,這一天值得被歷史銘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署成立。1949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署啟用印信,在當時的北京市司法部街72號正式開始辦公。新中國檢察事業正式起步。

在建國後的17年裡,人民檢察事業逐步發展壯大,檢察機關的憲法地位、“一府兩院”的國家機構體制基本定型;檢察機關在懲治犯罪、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方面逐步發揮作用;檢察機構和隊伍有了很大發展。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人民檢察歷經十年浩劫,一度被撤銷。1978年,檢察機關恢復重建,檢察人重新奔跑在依法治國的大路上,精心維護著法律的權威與尊嚴。

幹事創業在於人,千錘百煉出精兵。70年來,檢察機關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關係檢察工作全局的大事來抓。

1988年冬,最高檢確立“從嚴治檢”的方針。1989年頒佈施行“八要八不準”《檢察人員紀律》,建立特約檢察員制度,建立紀檢監察機構,嚴肅查處了少數違法違紀的幹警。

1998年10月,最高檢印發了《關於加強基層檢察院建設的意見》,對基層檢察院提出了班子好、隊伍好、機制好、業績好、形象好的“五好”目標。半年之後,以“五好”為主要內容的“爭創人民滿意的檢察院、爭當人民滿意的檢察干警”活動在全國檢察機關蓬勃開展。

2002年,《檢察官職業道德規範》和《基層檢察院建設綱要》出臺。

……

進入新時代,檢察隊伍建設迎來新機遇,也面臨新課題。

2015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於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幹部隊伍。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四個“鐵一般”重要要求。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旗幟鮮明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努力打造一支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政法隊伍。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公安工作會上,對四個“鐵一般”作了更深入具體的發展: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

2019年5月16日,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最高檢黨組會上要求,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和檢察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打造四個“鐵一般”的檢察鐵軍,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崇高政治責任和神聖職責使命。

嚴管出精兵。緊隨時代腳步,方工、蔣漢生、潘志榮、張飈、施淨嵐等大批檢察先進模範人物不斷湧現。

2019年,在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從嚴治檢不斷向縱深發展的大背景下,最高檢組織開展了廉政格言警句徵集展播活動。

“嚴管厚愛,責之所在。”張軍檢察長帶頭撰寫廉政格言。他在創作心得中說:“嚴管,就是對檢察隊伍最大的愛護;嚴管不出問題,最終‘平安著陸’,就是給各級檢察人員發放的最好福利。我們以這種理念去管,就會理直氣壯,就敢管。”

人民群眾對新時代檢察工作有了更高要求、更高期待。檢察工作作為政治性極強的業務工作和業務性極強的政治工作,必須將政治建設與業務建設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做到穩步推進各項法律監督工作,展現出自信自強的嶄新面貌。

2019年3月18日至4月18日,最高檢黨組開展了“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巡視,積極促進檢察機關在黨的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全面從嚴治黨和檢察中心工作方面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與此同時,檢察機關一直緊抓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隊伍建設。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學習教育、檢視問題中整改落實,守初心、踐使命;針對一些地方檢察機關存在領導班子年齡老化、專業程度不高、知識結構單一等問題,最高檢提出有效解決方案;提拔優秀年輕幹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新時代檢察後備軍;鼓勵年輕幹部到邊遠和相對貧困落後地區檢察機關任職,支持欠發達地區檢察工作的同時,增強自身能力。

提能力

牢記“法律守護者”的初心使命

如何建設一支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檢察隊伍?答案就是,持續推進專業化、千方百計強素質。

2015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人民檢察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的主體責任切實壓在了每一個檢察官肩上。

“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凡是進入法官、檢察官員額的,要在司法一線辦案,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

在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過程中,檢察機關以領導幹部帶頭辦案為抓手,提升檢察官能力水平。2019年4月,最高檢下發《關於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辦理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對檢察長辦案的範圍、流程等作出明確規定,各級檢察機關領導幹部帶頭辦案逐漸實現常態化、機制化。

檢察官各項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踐行“法律守護者”的初心使命。

在2019年7月20日舉行的大檢察官研討班上,張軍檢察長強調,檢察官既是犯罪的追訴者,也是無辜的保護者,更要努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和法治進步的引領者。

鏡頭回放,時間暫停在2016年。2016年2月1日,浙江省高級法院在海南省美蘭監獄公開宣判陳滿無罪。從一審被判死緩,到再審宣告無罪,陳滿等了22年。這是由最高檢首次向最高法提請抗訴的刑事申訴案件。

前路荊棘,檢察機關從未忘卻“以人民為中心”的莊嚴承諾。作為法律守護者、監督者,檢察機關以高度的責任感,依法推動呼格吉勒圖案、沈六斤案等一批重大冤錯案件得到糾正。

近年來,正當防衛案件屢上“熱搜”,“正當防衛”一度成為年度法治熱詞。

2019年3月,從不批准逮捕的決定到相對不起訴決定,福建趙宇案的每一次動態,都牽動著萬千網友的心。在最高檢指導下,福建檢察機關對趙宇作出了絕對不起訴決定,及時糾正法律適用錯誤,積極傳遞了“法絕不向不法讓步”的堅定決心,回應了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

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踐行者,檢察人員通過辦案最大限度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重自強

為“中國夢”護航

苦練內功重自強,勠力同心創輝煌。

2018年3月27日,在最高檢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上,張軍檢察長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切實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努力答好新時代檢察工作人民滿意答卷。

重自強必須勇於改革,在創新中求突破。

當前,司法改革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各級檢察機關正抓緊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在鞏固現有改革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全局的角度謀劃如何繼續深化和推進改革,如何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不斷創新完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以更好地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司法需求。

“檢察官不僅要做辦好案的‘工匠’,還要努力成為司法檢察政策把握運用的‘大家’。”為提升新時期檢察教育培訓質效,圍繞“四大檢察”“十大業務”等內容,2019年4月9日,張軍檢察長帶頭講授2019年最高檢領導幹部業務講座第一課。

智慧藉助補短板。最高檢聘請了103名專家學者、法律界代表委員、律師等,組建辦案諮詢委員會。隨後,大多省級檢察院也先後設立了專家諮詢委員會,藉助“外腦”促進檢察官提升辦案能力。

智慧藉助既要“借智”,也要“扶智”,既要“請進來”,也可“走出去”。檢察機關專家委員會在全國實現“資源共享”;最高檢與生態環境部、國稅總局等部門的幹部雙向交流已經落實。

既要善於藉助“外腦”,也要善於運用新型科技手段。

2018年10月,檢察專業問題諮詢平臺“檢答網”的開通,引起了不小的反響,這意味著基層檢察人員在辦案中遇到難題,可以通過“檢答網”這個平臺獲得權威業務專家的解答。運行兩個多月,全國93%的檢察官登錄加入“檢答網”,問詢問題有5000多個,80%的問題都在三天內得到了答覆。“檢答網”的開通運行,有效提升了檢察人員的司法辦案能力。

隊伍強,事業才更強,貢獻才更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體檢察人員堅守初心使命,努力擔當作為,不斷自我加壓,以更高標準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繼續奮力書寫新時代檢察事業發展新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貢獻檢察力量!

往期回顧

波瀾壯闊七十載 忠誠履職興法治

理念一新萬象新 催徵啟程再出發

人民冷暖放心頭 自我加壓勇擔當

狠抓辦案不放鬆 法律監督護公正

刑事檢察守初心 打擊犯罪護人民

民事檢察勇開拓 砥礪創新行愈篤

行政檢察補短板 立足共贏鑄合力

公益訴訟始發力 中國方案拓新路

檢察改革賦動能 創新發展立潮頭

安居區人民檢察院

千锤百炼锻铁军 努力答好新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