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本無光,唯心生之(原創)

將近仲秋,天氣預報說溫度一天中都挺平均。但是,早晚有點涼,中午熱,好像北方的季節性天氣明顯會體恤人,知道我晚上怕熱睡不著。正是秋季修身養性的時候,本想釋放心境,奈何憶起《詩經》餘韻,是為過猶不及也。

裡屋兒子還在寫一篇作文,剛剛開學第一天,就熬夜,內心不禁一揪,擔心兒子的身體。窗外燈火闌珊,皎月初上,眼前的高樓頂端亮燈,好像是嵌有兩隻眼睛,黑夜裡忽閃忽閃,把白天街巷裡的車流喧聲盡收其中。夜裡偶爾幾聲刺耳的車輪摩擦路面的尖銳聲音,猶如一個寄生物般遁去,推搡著,湮沒於路街盡頭。黑夜裡,聲音相對於燈光就如動力學中的靜止和運動關係。

遠處樓頂燈光讓我想起自己這幾年隱居在這高樓裡,從沒仔細看看這光色,除了剛剛畢業在外面寄人籬下租房子時期,那是每每下班或者夜課回去,空手而立,對著夜光眩暈不已,憧憬一下未來。情見到頭窺不得,離心意識始方知。一晃眼,兒子初二年級了,常常想起小時候的他,願意粘在我們一起,牙牙學語也是一種情調。倒是孩子長大,在煩惱中打亂了生活的既有秩序,用無數不自覺的細節把每一天填充起來。

然而,我坐在窗前,凝視著外面漆黑中的一瞥光色,漸漸的有點模糊不清,好像四周突兀許多刺刺,再定睛遠眺,猶如綻放的禮花彈,又好像電焊花,它在變。這些年,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無能和無力,發現自己身上越來越多的盲點。

夜深人靜,此時家鄉農村的父母應該也睡了吧。父親一般在街上小牆坐著,和鄰居天方夜譚,談政治,聊莊稼,論事道。如今老街上安有太陽能板,農村的燈比以前亮多了。母親肯定又去廣場鍛鍊身體,年齡大了,瞭解自己的身體不好,有意識加強修身養性。廣場的四周有很多高燈,近幾年農村變化不小,村人不再重複前人所走過的道路,偶爾的麻木不仁,也並非終極可尋,這或許是一個悖論。我們生活在當下,很可能是無數悖論形成的結論。父親他們在家談論的可見一斑。

屋外城市的夜色風景過於駁雜,而我們記憶中的聲音如此低微,還好遠處的夜空星光耀眼,爍爍有樣。思想的另一個緯度展開,從發散到收斂,我常常為自己的神遊物外而抱歉,此神遊絕非西遊記裡的神仙之遊,希冀一勞永逸,卻茫然混沌而不知歸路。

咦,燈光怎麼消失了?環顧四周,僅有幾處樓層杏黃色燈光,格外刺眼。卻沒有剛才樓頂的閃色那樣溫柔,如絲如流的,更沒有記憶中農村街上的高燈那般威武。

感覺屁股下涼涼的,不知什麼時候坐墊刺溜到地上,渾然不覺。外面安靜了,內心依然起伏不止,深沉的日子尚未退潮。

燈都滅了。

燈光本無光,唯心生之(原創)
燈光本無光,唯心生之(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