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有什麼道理呢?

對於農村人來說,家庭和諧,子孫滿堂大概就是他們最想要的看到的。也可以說他們的一生都在為子孫後代勞累奔波,他們希望孩子們好,希望孩子們一生平安幸福,所以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想著後代,會避開一些忌諱,圖個心安,給後代帶來好運。

農村老話:“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有什麼道理呢?

所以像蓋房子這樣的大事,他們肯定會仔細盤查,不放過老祖宗的任何一個警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兩條關於蓋房子的俗語。

農村老話:“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有什麼道理呢?

一、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農村裡,一家的大門就相當於一家的臉面,也是迎接人氣、財氣之門,所以大門的建造就特別的有講究。所以這樣一句俗語就油然而生了。意思就是主堂的高度要高於大門,這樣的意思就是父母要高於孩子,不然就會亂序,從而惹來麻煩。其中主堂寓意著父母,大門為次,寓意著孩子。總之就是不能亂了尊卑有序這個說法。

農村老話:“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有什麼道理呢?

二、灶臺放西南,家敗主受傷,大家都知道農村房子的建造都是坐北朝南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農村的灶臺的位置,大多都是在房子的哪個方向呢?顯然大多數都會朝向南面或者東南,大多數是不會朝向西南邊的,因為那邊陽光照射時間最長,光最強,會加劇食物的變質,不利於儲存食物,更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農村老話:“大門過了堂,家敗人也亡”,有什麼道理呢?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