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美麗傳說之——鞋山

鞋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因為與長江中小孤山遙遙相對,鞋山因此又稱大孤山。“大孤山遠小孤山,月照洞庭歸客船"便是唐代詩人描寫鞋山的佳句。是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有"蓬萊仙島"之稱。


鄱陽湖美麗傳說之——鞋山


鞋山形狀似鞋,前低後高,鞋山長約500米,寬約200米,最高處海拔90餘米。鞋山周圍都是水,其中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西北一角,可以停泊船隻。


鄱陽湖美麗傳說之——鞋山


相傳古時有一年青漁郎,姓胡名春,在鄱陽湖中網到一盒,內貯明珠一顆,便欣然回家。路中有一綠衣少女,啼哭悲切,問其故,說是丟失明珠,漁郎胡春當即奉還,少女拜謝而去。他日,漁郎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剎時天昏地暗,正在危險之時,有綠衣少女手執明珠,為漁郎導航,轉危為安。此少女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貶於鄱陽湖,獨居碧波之間。兩人由愛慕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美貌似花,頓起歹念,但無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與胡春結為夫婦,乃派遣天兵天將捉拿大姑,漁霸盛泰也趁機加害胡春。當大姑被劫持於空中時,見胡春被盛泰擊傷,且欲置之死地。大姑無奈,即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壓於湖底。此鞋即成為山,所以,大孤山實為大姑山。


鄱陽湖美麗傳說之——鞋山


明代詩人解縉題詩約:“凌波仙子夜深遊,遺得仙鞋水面浮,歲久不隨陵谷變,化為砥柱障中流。”同時相傳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兵敗後曾在此當和尚。明代有普陀寺、寶塔、天后宮和梳妝檯等建築。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描述的正是鄱陽湖上的漁民捕魚歸來的歡樂情景。自宋到清,大姑山文人墨客薈萃,遊山逛景,山下游船,漿聲燈影,喧鬧若市,山上晨鐘暮鼓,梵樂悠揚。


如今的鞋山,賦予了更多的東西。她在鄱陽湖中,宛如一顆明珠,熠熠生輝,散發著她的光亮。鞋山的美,鞋山的傳說以及文化深入人心。現在的鞋山,山上的景點眾多,人們紛至沓來,來這裡遊覽。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人因她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