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文|感統教學主管·王亞丹老師

男孩,3歲9個月,感統教室環境中,喜歡亂跑,自控能力差,規則意識較差,不能與家長和老師配合完成項目目標,延遲滿足較差。

感統課程中,一進教室就亂跑,追不上,抓不住;做項目基本不配合,喜歡什麼必須要得到滿足,否則就躺地不起;不想要做的必須不做,否則也躺地不起,逃避。

行為具體表現

1、兒童在感統教室的常規尚未建立好

2、耐受力較差,延遲滿足較差

3、家長沒有找到與兒童建立配合的方法

干預的過程

ONE

1-調整計劃目標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觀察發現,兒童極喜歡泡沫積木,所以將兒童所有的項目教具裡面,都加上泡沫積木,吸引其興趣,例如,滑板擲物,讓他搭積木,坐獨角椅踢腿,踢到積木,連續跳圈,到終點搭積木,折回後搭積木,項目時間短頻快,逐漸提升兒童做項目的時間。提升兒童耐受性,以及對項目的興趣。

TWO

2-延遲滿足的時間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將兒童喜歡的玩具(u行拱橋)事先準備好,當兒童完成自己的目標項目(踩踏平衡板套圈)時,及時給予強化,並快速收回,並且“短頻快”的重複上述過程,逐漸延長兒童等待的時間。當兒童躺地時,告訴兒童這樣沒有用,並且堅持。

THREE

3-發展更多興趣愛好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發現兒童對於目標感強的遊戲,和誇張的聲音提示以及誇張的強化感興趣,將這些結合起來,給兒童變換不同形式的遊戲,例如接球遊戲;並且在遊戲過程中,使用誇張的聲音提示,完成較好的時候,給予誇張的社會性強化。

FOUR

4-促進更好的配合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在上述所有的過程中,都手把手的教會家長,並且,告知兒童的進步點,鼓勵家長積極配合老師,當家長看到兒童的進步,會主動的學老師提供的方法,促進兒童進步。

干預結果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干預,幼兒亂跑的行為明顯減少,基本一節課不超過2次;耐受力和延遲滿足明顯提升;躺地行為基本消退;與家長的配合以及項目的參與程度達到百分之70-80的時間;喜歡的項目越來越多,媽媽的帶領方法也有明顯進步。

並且,隨著兒童能力的發展,語言也得到了提升,從起初不與老師說話,到現在,大聲跟老師問好再見。

案例分析|抓住興趣點,上課效果大飛躍

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發展軌跡,同一種相同的表現也會存在不同的原因,教師和家長都要有這種敏感的,根據不同的原因,找到不同的應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