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分為道經和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多字,卻非常質樸的將大自然運作規律講解的生動透徹。老子認為人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行為也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並通過將人、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的類比,讓人直觀明瞭的感受到遵循“道”的好處,不遵循規律的後果。
本人非常喜歡《道德經》這本書,一是因為裡面有非常多的耳熟能詳的句子,二是有些話非常通俗易懂,不像是幾千年前的人寫的書,一看就明白;最後就是文中也有不少不勝理解的文字,探究起來很有意思。今天分享的是道德經裡面幾句大家比較熟悉的幾句原文和它所蘊含的意義。

1.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句話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業。道德經中另外一句:“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老子通過水的特徵特性,來隱喻人們為人處事要象水一樣,因為水是無比的高尚,利養萬物而於世無爭,而且寧願呆在世人所厭棄的地方,它的品質接無比的接近於“道”。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凡事需要辯證的去看,天下事物,在表觀上總是分為真、善、美和假、惡、醜兩個對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惡或醜都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把美的事物當成永恆的美,把善的事物視為絕對的善,必然事與願違,導致惡的、不善的結果。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榮寵和受到屈辱都擔驚受怕。畏懼大的禍害也因為害怕,這也就是要求我們能以一顆平常心來待人處事。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5、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人們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時失敗了,能始終如一、持之以恆、慎終如始,事情就不會失敗了。成語“功敗垂成”就出自這裡。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瞭解別人是智慧,瞭解自己是聖明。戰勝別人是有力量,戰勝自己才是強大。知足的人就是富有。堅持而行的人就是有志。佔有而不喪失才是持久,死亡而不被忘記的人才是長壽。不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

老子的七句話☯️道盡人生真諦

7、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應該懂得知足常樂,老子說,罪過沒有比行私縱慾更為嚴重的,禍患沒有比貪得無厭更為嚴重的,災難沒有比貪慾必得更為慘痛的。所以說懂的知足知止而心無貪求,才能經常適可而滿足。

本人正在發起思維導圖刻意練習計劃,因為我相信

“凡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全力去做,必有驚喜!”
刻意練習旨在:以練促學、以練促思、以練促用。因為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力提升的方法無它,“唯手熟爾”。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參加以下各項刻意練習計劃:


作者:思維導圖實戰派_汪志鵬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496688d27306
來源:簡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