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們該將哪些習慣堅持下去?--BJ宅家日記完結篇(30)

知乎上有人問:疫情之後,有哪些好習慣值得堅持下去?如果說,人們在這次疫情中學到了什麼,那麼,相信不少人學會了熱愛生活,確切說,是更加學會熱愛生活,學會珍惜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每個經歷過大災難的人都有一種劫後餘生的倖存感,大時代的小市民我也是這樣的。如果要說到我們在疫情過後應該堅持那些好習慣,我認為主要在於兩點,珍惜時間,珍惜金錢。


疫情過後,我們該將哪些習慣堅持下去?--BJ宅家日記完結篇(30)


1、珍惜時間。

在疫情最嚴重那幾天,我一直忙著整理圖書目錄,整理歷年寫的文章,整理以往收集的許許多多,寫完之前沒有寫完的文章,一直沒有顧得上整理的寫作素材,我的朋友一臉憂慮的表示,你整理這些有啥用?要是突然得病死了,不是全白費了嗎?

於是我就給朋友講起那個流傳很久的放羊故事,一個砍柴者的和一個放羊人一見如故,一聊一整天,從日出東方聊到太陽下山,放羊人的羊都吃的飽飽的,圓滿收工,告辭而去。砍柴者此時才發現,自家的柴筐空空如也。

同樣,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疫情期間也如是,別人用這個假期積極進取,自我提升,假期過去了,疫情結束了,別人的技能樹上又點亮好幾盞燈。你呢,對著天天躺在家裡長出的一身肥肉流下悔恨的淚水。

疫情會過去,春天會來臨,但如何面對,如何去做,可就全在我們自己了。

順帶一提,這個朋友,就是我自己。是的,沒錯,這種無中生友,我們每個人都經常做。

所謂我的朋友,不就是我們自己嗎,誰不是一邊積極努力,一邊整天憂慮,一邊振奮前進,一邊原地踏步,一時混吃等死,一時躊躇滿志呢?

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每天都在同自己內心的聲音抗爭,我們和自己這個朋友,一刻也不能分割。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許多人每天都是瑟瑟發抖中。但是,如果從另一角度考慮,只要這次熬過去了,你就是天選之子,以後不成功都對不起自己這次受的苦,按照網絡小說的設定,這種人設一定是成大事者,妥妥的。光憑這一點,就讓人簡直不好意思不去努力了。


疫情過後,我們該將哪些習慣堅持下去?--BJ宅家日記完結篇(30)


2、珍惜金錢

郭德綱說,活到最後,把別人都熬死了,你就是老藝術家。才幾天的光景,老藝術家巴菲特先生現在可以已經將從前說的:“我活了這麼大年紀,已經親眼見過1次溶斷了”。改成:“我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已經親眼見過5次溶斷了”。

何謂經驗,經的多了,見得廣了,也就能做出一些正確判斷了。

老爺子那句名言,也適合於此次疫情中的普羅大眾,我是說在購物的重要性上。

潮水退卻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發生疫情了,以前那些深陷在消費主義陷阱中的年經人才發現,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臘梅面霜、小羊皮口紅、LV包包、GUCCI鞋子,通通不如口罩、酒精、大米、白麵來的實用。

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們更需要後者,或者說,需要有足夠的金錢能換到後者。

但在疫情發生之前,許多年輕人的現狀是手停口停,個人賬戶月月清空。那些辛辛苦苦加班加點掙來的錢,全換成衣服鞋子包包口紅,而這些他們以為象徵著自己的精緻生活、個人成功的東西,在現實面前都是空談。

面對一些實際問題,比如你現在被辭退,能不能交得起下月房租OR房貸OR車貸?許多人的回答是不能,因為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辛苦掙來的工資都買了衣服鞋子包包口紅。這裡,相信疫情過後這些頭腦發熱的消費主義者能比較清醒。

珍惜時間,珍惜金錢,這兩點老生常談,自古到今已經被人說到濫,但是,為什麼還被反覆提起呢,因為它的正確性與必要性,更因為知易行難,其實難得有人能夠真正做到。

但是,正因其難以做到,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下去。堅持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疫情過後,我們該將哪些習慣堅持下去?--BJ宅家日記完結篇(30)


畢竟,無論到什麼時候,我們都要積極而認真的生活下去,這,或許就是這次疫情裡帶給人們的所謂心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