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妇建 互促共发展——赛罕区妇联探索“党建+妇建”工作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组织部《赛罕区六个聚焦,推动组织工作全面过硬、全面进步实施方案》要求,区妇联探索以“党建+思想引领”“党建+组织创新”“党建+队伍建设”“党建+服务大局”“党建+服务妇女”“党建+服务家庭”六大行动为抓手,通过搭建党建妇建互联互动平台载体,推动项目共建、资源同享、活动联办,将党建工作与妇联工作有效融合。

党建+思想引领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组建赛罕巾帼宣讲团,打造“赛罕巾帼讲堂”品牌。 以“巾帼心向党,奋进新时代”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化“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听得懂的语言及时跟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联系实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妇联各项工作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同时讲好中国故事、脱贫故事。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开展“说变化、赞制度”妇女恳谈活动,邀请驻村女干部积极参与恳谈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在各级“妇女之家”中“说变化”,讲好妇女脱贫故事,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赛罕区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和激情;围绕中国制度优势和新发展理念,听基层妇女群众“赞制度”,引导广大妇女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

党建+组织创新

亮身份、建阵地。大力推进基层妇联亮牌服务,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使基层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在妇女群众身边有形化、常态化。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党组织因地制宜推进妇联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局面,推动“妇女之家”向各领域拓展,充分发挥凝聚、教育、服务妇女群众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与载体,形成宣传合力。注重从基层一线、平凡岗位、群众身边发掘和选树优秀妇女典型,激励更多妇女见贤思齐、勇于担当、争当先进,评选表彰“最美巾帼奋斗者”。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先进人物进校园,推荐“最具引领力的时代女性”等活动。不断扩大新媒体宣传覆盖面,加强对网上妇女群众的思想引领,推动区妇联“两微一号”(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号)新媒体矩阵转型升级,建好用好网上“妇女之家”阵地。

党建+队伍建设

聚焦提高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忠诚、学习、创新、担当、务实、团结、法治、廉洁”八型干部队伍,区妇联争取上级妇联部门支持,通过集中教学、网上学习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加大对基层妇联主席、副主席和执委骨干培训力度,强化她们的身份意识、组织认同、履职能力,使她们真正成为知妇女群众、懂妇女群众、爱妇女群众,能够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党建+服务大局

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创业创新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争创文明岗、建功新时代”活动,引导妇女岗位建功。创建巾帼示范基地,培育女性创业就业带头人。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加强新型职业女农民培育。围绕“千村示范、万村行动”,积极参与“美丽庭院行动”建设,通过扮靓美丽庭院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继续开展贴近广大妇女群众需求的技能培训,扩大参训覆盖面,引领更多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让农村妇女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

党建+服务妇女

继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入调研了解不同妇女群体特别是留守流动妇女儿童、贫困妇女儿童、病残妇女儿童、单亲母亲、老年妇女等特殊群体和家庭需求,推动把妇女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更多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安排,多措并举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让广大妇女儿童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党建+服务家庭

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落实“三个注重”要求,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家庭文明创建行动。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推荐全国、自治区、市级“最美家庭”, 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活动,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月活动、最美家庭故事巡讲巡演活动、“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大赛”及巡讲活动。深化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积极开展“把爱带回家”“妇联助你实现微心愿”“大手拉小手”等系列实践活动。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和家庭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推动“儿童之家”建设,探索社会组织服务党群中心、服务儿童之家的“党群共建共用”模式,实现一家多用、共建共享、服务儿童。


赛罕区妇联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