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刪減,電影的緊箍咒。

對任何一部電影來說,殺傷力都是致命級的。

雷德利·斯科特的《天國王朝》。

導演剪輯版193分鐘,上映版僅144分鐘,相差近半部電影的長度。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扎克·施耐德的《守望者》,最初的上映版本為162分鐘,但之後流出的終極剪輯版長達215分鐘。

但也因為這多出來的時間,才讓這部電影配得起超級英雄電影天花板的美譽。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當然,這樣大面積刪減的情況國內更是屢見不鮮。

杜琪峰、韋家輝的《大隻佬》,當年橫掃金像獎,拿下最佳電影。

但引進內地後一通亂剪亂改,變得面目全非,惡評如潮。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表情包發源地《帝國的毀滅》更慘烈。

156分鐘的片子,在央視放映後被剪成90多分鐘,把希勒特絕大部分的生活細節刪減。

一枚主角硬生生被剪成醬油。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顧長衛的《孔雀》刪掉了1小時的同性、暴力、裸露場面。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婁燁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歷經2年多的審查、刪減。

才得以拿到龍標。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還有太多太多因為審查問題撤檔後就此消失的電影。

司空見慣、不勝枚舉。

可就有這麼一位導演,很剛。

別說一秒鐘,一幀都不能少——

《再見 南屏晚鐘》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這是一部同妻電影。

繼《誰先愛上他的》之後,華語影壇終於又出了一部同類型題材。

導演相梓,新人一枚。

但只是她第一部長片,就奪得了柏林電影節泰迪熊獎的評審團獎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從左至右:女主南吉、導演相梓、攝影師

影片尺度相當大膽,集各種炸點於一身:

男同、同妻、女同、邪教、原生家庭......

也正是因為題材敏感,從拍攝到問世,一路經受了不少波折。

為了在立項時過審,相梓在送審的提綱上耍了個小花招。

只寫了「本片講述了父親的情人」這麼一句話。

估計審查員是下意識認為父親的情人是一位女性,才批得很順利。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但立項只是個起點。

到了真正拍攝時候,這類註定賺不了錢的題材,根本沒有投資人會願意出資。

因此,影片大部分經費,都來自相梓的自掏腰包和借外債

製作成本做了最大的簡化。

丈夫擔任攝影師(免費),演員也只拿了很少的片酬。

甚至,為了壓縮拍攝時間,相梓不得不修改了21次劇本在18內完成拍攝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影片目前豆瓣評分6.6。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可以看出,低成本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影的口碑

粗糙的佈景,單調的室內戲,音效與攝影都距上乘很遠。

表演也偶有掉鏈子的時刻。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但即便如此,魚叔依然想為大家推薦它。

其一,自然是因為題材的難得。

其二,相梓發揮了非常個人化的風格,這點後面會說到。

其三,面對嚴苛的審核,相梓的態度令人驚歎。

以《再見 南屏晚鐘》劇情的「硬核」程度,若想上映自然得經過一番大刀闊斧的「修整」。

但相梓卻顯然沒有這個打算。

不僅公開在微博表示——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還直接對外喊話:

「如果他們喊我回去審查重剪,我就拒絕。我知道國內年輕人有辦法把資源免費發佈到網上,我很OK,不會介意!」

剛吧?

代價就是她的微博、豆瓣都被炸了號

她的處女作也果然沒有上映的消息。

我們如今看到的,都可以說是「盜版」。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付出這麼大心力,集齊這麼多炸點,究竟拍了些什麼?

其實未必有大家想象中的狗血,反而相當剋制。

電影講了個一家三口的故事。

女兒黃筱萸,和她貌合神離的父母。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影片開場不久,仍在讀小學的黃筱萸在家練習小提琴。

父親偷偷走進房間,鬼鬼祟祟地往衣櫃上藏了個東西。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不一會後,母親也走了進來,悄悄查丈夫的尋呼機。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夫妻倆你來我往,各懷鬼胎。

女兒卻似乎毫不在意,依然自顧自地練琴。

顯然,她對身邊這番景象已經見怪不怪了。

短短兩個鏡頭,便已經將一個家庭的互相猜忌與疏離,展現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父親出軌早已經是家裡公開的秘密。

而且情人身份特殊,是男性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身為同妻,母親的婚姻缺乏愛、少有性,當中滋味苦不堪言。

可她卻始終拒絕離婚,並且堅信——

同性戀是一種病,能治得好。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為了挽救家庭,母親做了許多努力。

她捉過丈夫的奸,還把姦夫及其妻兒請到家裡來吃飯。

試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雙方各自醒悟。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她希望女兒做她和丈夫之間的粘合劑。

時常埋怨女兒偏向丈夫,希望她能多為自己著想。

女兒年紀尚小又生性敏感,對於怪異的家庭關係本身壓力就很大;

還要成為大人的出氣筒,因而變得更加冷漠寡言。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她也曾試圖開導自己,聲稱丈夫成為同性戀不是他的錯;

要怪,就只能怪婆婆把他錯生成了這樣子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但顯然,這些發洩、埋怨和自我安慰都並不會有任何效果。

她既無法達成治癒丈夫的目的,也不肯從婚姻中解脫。

最後只好一頭扎進邪教

把希望寄託在一個自稱是人間神佛代言人的騙子身上。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電影中,母親的形象相當極端。

偏執、迷信、控制慾強、重男輕女、歇斯底里。

但即便如此,故事看起來既不抓馬狗血,也不悲傷苦情。

導演用了一種疏離的視角審視主角三人的家庭生活,盡力避免觀眾入戲太深或自我投射。

有很多段落,相梓採用了大景別、固定機位長鏡頭的攝影方式。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刻意將觀眾從故事中拉出,引領他們思考人物。

她還多次引入舞臺劇形式,打破敘事節奏,形成一種間離效果。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影片給人的觀感相當輕柔。

但又總是在輕輕巧巧間,投下一枚又一枚重磅話題。

其中就包括最無法令人理解的問題。

為什麼母親執迷不悟,在明確丈夫性取向,甚至是等到女兒長大結婚後,也仍然拒絕離婚,擁抱新生活。

化不開的癥結到底在哪裡?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因為母親自己是女同

這樣的安排看似讓電影的戲劇效果過滿,但其實又是一個讓人恍然大悟的設置。

年輕時,母親與工作上的女同事互生好感

二人對彼此的情意心知肚明,但誰都不曾捅破窗戶紙。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到了適婚年齡,母親非常順應社會要求地,找了個男人嫁了。

同事問她,那個男人有什麼好,為什麼非要結婚?

母親的答案理所當然又帶著點無奈:

「我從來也沒喜歡過什麼男人,那還真能一輩子不結婚呀,那不是有毛病嗎?唾沫星子可淹死人。」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唾沫星子」,指的自然是流言蜚語,是輿論壓力。

更是社會對單身女性的偏見與歧視。

母親是一個對傳統文化照單全收且統統內化的女人。

她不愛男人,但認為有義務遵循習俗,嫁人生子。

她知道自己對女人有好感,但不去正視,覺得等嫁了男人就「好」了。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她不幸成為了同妻,也不怪丈夫騙婚,反而怪罪起婆婆、女兒、自己。

是婆婆沒把丈夫生好,讓他帶了同性戀這種「病」;

是女兒沒做好貼心小棉襖,無法拉近他們的夫妻關係;

是自己當年沒保好胎,不慎流掉了一個男孩,生下女兒又身材走形,才讓丈夫生出了花花腸子。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她對上小學的女兒蕩婦羞辱

校長捕風捉影女兒與老師有曖昧,她不問青紅皂白的讓女兒轉班。

理由是「誰讓你發育那麼早」

家庭和社會的傳統教育告訴她,兩性關係出現問題,必然是女性一方的錯。

而她又繼續將這種觀念灌輸給下一代。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同樣是同妻話題。

《誰先愛上他的》裡的劉三蓮曾流著淚問醫生:

「全部都是假的嗎?沒有一點愛嗎?一點點都沒有嗎?」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劉三蓮是騙婚的受害者,她的痛苦源自於丈夫對自己的欺騙。

對丈夫、第三者釋然以後,仍然能和兒子過正常的生活。

而這部片中的母親卻既是騙婚的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她的痛苦遠比劉三蓮更復雜。

明明可以選擇結束婚姻,另找伴侶,卻非要和丈夫互相折磨,耗到油盡燈枯。

是因為她也被同化成了社會偏見的捍衛者

她努力壓抑自己的性取向,和不愛的人結婚生子,以為能過上所謂「正常人」的生活。

在發現丈夫「不正常」後,她又試圖去糾正丈夫。

深信找大師治好丈夫的「病」,婚姻也就能又回到「正常」軌道。

自始至終,都在進行深深的自我欺騙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母親始終看不清的是,病了的人不是丈夫,而是自己。

需要修復的不是婚姻,而是被扭曲的自我。

而她的扭曲,也是因為自身長期遭受社會偏見。

在內心經受的反覆煎熬與敲打後,自我規訓,自我閹割,服從主流規則,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她一輩子都在試圖糾正自己並不存在的錯誤

來遵循「傳統」,符合「正常」。

離婚於她而言,是自我放棄、承認失敗,更是抹除掉了過去她所有努力的意義。

等於要她承認,自己漠視了曾經真正愛情,選擇了錯誤的婚姻、錯誤的家庭。

否定掉了整個錯誤的人生。

因此,才會愈發固執,終究再無退路。

偏見與歧視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不僅僅是整個社會的透明穹頂,更會內化到個體,讓人畫地為牢。

人們在其中自困、自誤,傷人、傷己。

折騰到底。

最終不過是一場自欺欺人的滑稽戲罷了。

第一次,我想推薦這6.6分的「盜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