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元寶山區李樹春:心繫群眾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李樹春是元寶山區統計局法制股股長,風水溝鎮莊頭營子村工作隊副隊長。他常說:“解決貧困戶的困難,對我們來說是小事,但對他們來說卻是大事,把他們的困難處理好,才能讓他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我們更加信任。”

李樹春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駐村工作期間,他製作了駐村聯繫卡,標註自己姓名和電話,不管節假日,貧困戶家中有事就找他。三年來,他把貧困戶當親人,把貧困戶遇到的困難放在心上,當做自己的事情去盡力解決,並根據不同的致貧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每一家貧困戶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為貧困戶解決了很多難事實事,與貧困戶建立了深厚感情。

赤峰市元寶山區李樹春:心繫群眾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心繫貧困群眾,真心實意解難題

殘疾貧困戶付軍騎摩托車意外摔傷,鎖骨骨折,其兄付華打電話告知李樹春說付軍需要手術,但沒錢住院治療。李樹春馬上到付軍家看望,告訴付軍貧困戶住院免交住院費,出院時“一站式”結算,並馬上聯繫醫保局為他辦理了審核手續,當天付軍就住進了醫院,及時接受了手術治療。由於付軍摔傷不能外出繼續打工,李樹春和工作隊員王成又聯繫區殘聯,為付軍爭取到了就業創業項目扶持資金8000元,作為養驢資金,並主動和王成為其聯繫賣家,為付軍買回一大一小兩頭基礎母驢。現在,付軍對生活充滿了期望,還準備通過養殖致富娶妻成家。

貧困戶劉子悅的老伴宋翠俠,突發腦梗送到赤峰住院。出院後,李樹春到其家中探望,當了解到宋翠俠由於突發急病沒來得及去醫保局辦理轉院備案手續,因此在出院報銷時只能報銷基本醫療,沒有享受到貧困戶優惠政策時,他安慰宋翠俠要保持積極心態,注意適當鍛鍊,並立刻給醫保局打電話,說明了宋翠俠的情況,得到了醫保局的重視。最終,宋翠俠按照商業補充保險和大病兜底政策報銷了8000多元費用。得到了8000多元報銷款後,宋翠俠非常激動,他逢人便說李書記解決了她家面臨的大問題。

赤峰市元寶山區李樹春:心繫群眾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針對群眾實際,因戶施策解民憂

李樹春深知,作為扶貧幹部,幫助貧困戶脫貧才是重中之重。他帶領駐村工作隊根據貧困戶不同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對缺乏技術的貧困戶,聯繫區就業局免費提供技能培訓,並聯系就業崗位,2018年至2019年,共有24戶脫貧戶獲得了區級公益性崗位,年可增收5000至10000元;利用村資產收益金為10戶弱勞動力貧困戶設置了村級公益性崗位,3戶喪失勞動能力戶獲得村資產收益特殊困難補貼,3戶貧困戶安排在村植髮廠工作,資產收益和安置就業實現了全覆蓋;對於缺資金的貧困戶,聯繫區郵儲銀行來村為他們辦理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現在已有10戶獲得扶貧貸款;積極為高職高專學生申請“雨露”計劃補助資金,2017至2018年有8名高職學生獲得補助資金;對患有疾病的貧困戶,積極去家中瞭解情況,為他們申辦低保,宣傳大病和慢病救助政策;對身體有殘疾的貧困戶,協調利用區殘聯就業創業扶持資金,為4戶正常脫貧戶申請8000至10000元資金,支持他們養驢、養羊和包地擴大種植面積。

赤峰市元寶山區李樹春:心繫群眾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謀劃脫貧項目,發展產業全受益

沒有長期穩定的收益渠道,脫貧成效就不夠牢固。為此,李樹春與駐村工作隊結合風水溝鎮發展思路和莊頭營子村實際,以溫氏集團為龍頭,確立了“溫氏集團+村養殖公司”的脫貧路子,利用“三到”項目扶貧資金以貧困戶入股分紅方式,建設莊頭營子養豬場。2017年末,項目建成併成功出租,每年收取租金20萬元。2018年,貧困戶每人獲得分紅資金700元,2戶未脫貧戶每人獲得分紅資金1400元。2019年,按照上級扶貧“先扶智力、扶志氣”的要求,為充分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李樹春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參照區資產收益金分配方案,研究制定了資產收益金重新分配初步方法,有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獲得了村資產收益公益性崗位。現在全村40戶正常脫貧戶有37戶獲得了區級和村級公益性崗位,3戶喪失勞動能力戶獲得村資產收益特殊困難補貼,資產收益實現了全覆蓋。

李樹春在駐村扶貧過程中堅持公道處事、按章辦事的原則,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特別注意如何處理好與村“兩委”班子成員的關係,與他們和諧相處,團結共事,既敢於擔當責任,又不越權越位。在堅持扶貧為主的前提下,積極配合村“兩委”工作,夏季防汛時,他和駐村工作隊配合村裡2天1宿堅持在防汛第一線;廁所改造過程中,他帶領工作隊到改造戶家中監督安排施工;他的所作所為贏得了一致好評,有村民開玩笑說:“李書記都‘賣’給我們莊頭營子村了。”李樹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默默付出,深刻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黨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脫貧致富的連心橋。

赤峰市元寶山區李樹春:心繫群眾架起脫貧致富“連心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