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片,藥店硬傷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備受矚目,尤其是診療方案擴增了中醫治療的內容,官方通報有明顯療效的“三藥三方”更是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對整體中醫藥行業的發展無疑是一次重燃的機遇。

經過疫情的考驗,業內普遍認為中醫藥或能借此契機迎來更大發展舞臺。毫無疑問,本次疫情過後零售藥店的中成藥、中藥品類會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甚至有人斷言,中(成)藥品類是藥店疫情風口過後的重點品類之一。

但對藥店來說,雖然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重視迴歸傳統中醫中藥,零售藥店也一直致力於將中藥飲片打造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從現實來說,在嚴查之下,在中藥飲片上是放棄還是堅持,也是藥店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中藥飲片,藥店硬傷


藥店中藥飲片,賣還是不賣?

近段時間,已經有業內專業人士預言,疫情後“養生中藥類”將成為零售藥店銷售暴漲的黃金品類之一,更是給出了打造黃金商品群的建議,如西洋參、麥冬、金銀花、銀花、連翹、黃芩、板藍根等不推薦單味藥物,應組方服用。

除了受疫情影響外,也是因為中藥養生品類能替代保健品,但不能醫保刷卡的特點,給了零售藥店一個新的增長機會。

一直以來,藥店把中藥飲片當做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來推動,但最終的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甚至一些藥店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中藥飲片品類銷售。在中藥飲片銷售方面,大參林一直做得較好,主要是參茸滋補類為主,究其原因除了地處經濟發達地區,人群消費能力高,且有民間有中藥煲湯等傳統外,也因為牢牢把握住了“處方藥外流”的利好政策。

其實說白了,零售藥店中藥飲片能否做大做強,還取決於藥店是否能承接處方調配。有能力承接飲片處方調配的藥店,尤其是有中醫坐堂的藥店,必然在中藥飲片品類上有極大競爭優勢。

如果無法承接飲片處方調配的藥店,也並非需要完全放棄,著重發展養生中藥品類也是一條新的出路。

有藥店工作人員表示,中藥飲片的養護、損耗成本相對較高,會有一些誤差,同時因為不同批次的中藥飲片可能品質有所差別,也會對中藥飲片的銷售造成一些影響。還有一些其他比較麻煩的小細節,也容易在檢查的時候出問題,這都會影響藥店銷售中藥飲片的積極性。

藥食同源飲片可開架銷售

3月20日,甘肅省藥監局官網發佈關於印發《甘肅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促進藥品零售企業創新發展和便民服務的意見》支持藥食同源產品開架銷售。允許進入藥食同源目錄的精包裝中藥飲片可不憑處方開架銷售。

中藥飲片細分可分為:中藥抓方飲片、精緻飲片(藥食同源類、非藥食同源類、花茶藥膳類)、參茸貴細類、特殊中藥飲片類(單位配方顆粒、破壁飲片、粉劑中藥)等。

眾所周知,中藥飲片屬於處方藥必須憑處方銷售,但很多中藥飲片有藥食同源的屬性,藥食同源產品開架銷售可以說是藥店的一大利好。不過這條政策說明比較籠統,因此藥店也要與政策部門和監管部門做好進一步確認。

有些藥店不能銷售中藥飲片

除了上述原因,藥店能否經營中藥飲片還有其他限制。

根據多地藥店分類分級的規定,僅三類店可以經營中藥飲片,一類店、二類店均不可經營中藥飲片。

但是藥店分類分級之後,三類店想要經營中藥飲片還要看是否有執業中藥師,根據規定,經營範圍包括“中藥飲片”的三類店還應配備至少1名執業中藥師或中藥師。

全國大查中藥飲片

近日,湖南、湖北、九江、銅陵、亳州、菏澤等地均開始中藥飲片整治工作方案,基本覆蓋中藥飲片全產業鏈,這代表著,全國大查中藥飲片開始了!

眾所周知,中藥飲片因為同時具有農產品屬性,受產地、氣候等影響較大,同時在炮製、加工、運輸、保存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紕漏,幾乎一查一個準。而藥店也不能擺脫這個大環境,所以在檢查中幾乎很難倖免。

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江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繼發佈一批藥品抽檢結果,共有86批次藥品不合格。其中,廣西有53批次藥品不符合標準規定,江西有33批次藥藥品不符合標準規定。在這些不合格的藥品中,中藥飲片佔了一大半。

中藥飲片問題存在已久,近年來的監管力度也持續加大。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明確了對生產、銷售不合格中藥飲片行為的處罰——規定生產、銷售的中藥飲片不符合藥品標準,尚不影響安全性、有效性的,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新版《藥品管理法》明確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履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的相關義務,對中藥飲片生產、銷售實行全過程管理,建立中藥飲片追溯體系,保證中藥飲片安全、有效、可追溯。

業內也呼籲要健全中藥飲片標準體系,制定實施全國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改善市場競爭環境,推動中藥飲片優質優價,朝著規範化、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