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為媒,產融對接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效率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銀行機構積極融入中小企業運營數據,“精準滴灌”式幫扶中小企業。同時,工信部力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等的建設,明確“提高產融對接平臺服務水平”。以數為媒,我國產融正在數字化浪潮中高效對接,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效率。

央行3月22日數據顯示,我國銀行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目前已經超過1.8萬億元人民幣,自1月25日以來,20%左右的中小微企業到期貸款本息已經享受到延期還款的安排。我國中小企業規模較小,為數眾多,抵抗風險能力較弱,而且是我國就業最大的“容納器”,因而成為央行億萬流動性的重點幫扶對象。

根據工信部2019年9月數據,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截至2018年底已經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精準滴灌”離不開數據支撐

具體實踐中,我國銀行機構基於已有數據資源,積極與掌握中小企業運營數據的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達成合作,融入電力、稅務、電商等領域數據,深化信貸大數據應用,“精準滴灌”式幫扶中小企業共克時艱。其中,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上的活動數據,最能說明其運營狀態,最為銀行機構看好。

對此,工信部3月18日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中提出,“提高產融對接平臺服務水平。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和金融機構等的合作,構建企業信用監測、智能供需匹配、大數據風控等服務體系,提供基於生產運營實時數據的信用評估、信用貸款、融資租賃、質押擔保等金融服務,為企業獲得低成本融資增信,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效率。”

數據是產融對接的媒介

不難看出,數據恰好是產融對接的媒介,數字化服務商則是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的媒介。對於數字產業而言,數字企業本身就是數字化服務商,如阿里巴巴、京東、美團等平臺經濟企業,依託平臺數據,通過與銀行戰略合作或者創建新興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平臺上的中小企業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阿里巴巴已成功孵化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等金融機構。

對於傳統產業而言,傳統企業在這次疫情期間普遍暴露出數字化轉型不足的短板,所以工信部近來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等的建設。數字化服務商將協助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詳細記錄鏈上企業運營活動,金融機構再依據產業鏈數據與中小企業精準對接。

現如今,已有海爾集團旗下B2B平臺日日順與中信銀行戰略合作,寶武集團旗下B2B平臺歐冶雲商與中國工商銀行戰略合作,由銀行基於平臺數據為平臺上中小企業提供高效的在線金融服務。而且,海爾集團、寶武集團等走在工業互聯網前列的企業,均已成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會員,共同釋放數據價值。

激發中小企業數據資產活力

因而,工信部《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還提出,“打造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增信的公共服務平臺,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供合同多方在線簽署、存證服務,傳遞供應鏈上下游信用價值,激發中小企業數據資產活力。”這裡的公共服務平臺其實是促進中小企業數據資產有序高效流轉的數據樞紐,潛在價值可能並不侷限於融資增信。

作為貴州成立的全國第一家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自成立以來,持續完善數據要素價格市場,交易驅動數據互聯互通,強力支撐大數據深化應用;現已拓展海爾集團、寶武集團等工業企業,中國聯通、初靈信息等數字化服務商,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機構成為會員,以數為媒,合力推進產融對接,提升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