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成長

我與孩子相處的這十一年,自己也在不斷收穫、成熟,就像聖嚴法師說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越來越透徹地理解“身教勝於言傳”,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家,而是榜樣。我要求孩子怎樣做,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久而久之,孩子的教育過程也就成為我不斷進步的過程。

  一、做勤快的父母,陪孩子一起邁過艱辛的坎

孩子升入四年級後,在語文學習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如課文背誦、閱讀理解,作為一名文科老師,我知道語言能力的核心是語感,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培養語感的主要途徑。於是我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每天的讀書計劃,並舉行全家讀書比賽活動。不管多忙,我都以身作則,堅持每天讀書半小時。孩子自然不甘落後。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後,孩子不但喜歡上了背誦,還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  

現在他不但領悟到了背書的方法,還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並且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幸虧我及時,幸虧我陪孩子一起過了這個坎,邁過這個坎之後竟然是一馬平川!

  二、做虛心的父母,與孩子一起養成正確的是非觀

  每個孩子都應該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可是在孩子的成長之初,家長如果言行不一,甚至死不悔改,也許會影響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如果你有一些壞習慣,教育孩子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承認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不少家長認為,承認自己做錯了會降低自己的權威,雖然這樣可能會讓孩子心裡暫時對家長抱有懷疑的態度,但長久來看,一個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家長絕對要比一個不能以身作則的家長更有權威。

  三、做耐心的父母,和孩子一起擁有快樂之心

  孩子是需要父母的引導,只要家長有耐心,就可以通過各種形式與孩子一同發現生活中的樂趣,讓孩子保持一顆快樂之心。和孩子出行,我總是提前準備一些小故事、小笑話、小遊戲和孩子分享。有時成語接龍,有時算24點,總之一路歡聲笑語。

孩子的進步給了我更多的欣慰,我的進步也給了孩子更多的激勵。培養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來培養你,而孩子在對父母的“培養”過程中,也真正長大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