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01

昨天看了一期職場類節目《非你莫屬》,在職場情商課環節中,有一個問題吸引了我。

職場中,業務能力和人際關係哪個更重要?“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求職者思考了一會說,“人際關係更重要。”

"人際關係不好你會待的難受,但業務能力不好你,你會待不下去。如果一個公司的人際關係比業務能力還重要,那這公司就沒必要待了。“作為青年觀察團之一的劉媛媛反駁說。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首先在一個更高層的崗位中,人際關係的重要能力是強於業務能力的。就如果他不能帶隊30人,甚至300人、1000人的時候,他這個時候人際關係能力不行,他就只能是一個很基層的人。”

“講哪個更重要,兩個都重要。人際關係其實就是人際交往能力。在所有公司裡面都需要協作來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很多東西都需要協作,那麼在每一個組織裡面,在一個公司裡面,協作能力比業務能力更重要。”在場的企業家們爭論起來。

02

上大學後,班裡的同學逐漸分為兩個趨勢。一類是不斷參加學校各種活動,積極和輔導員、各科老師、學長學姐打好關係的。一類是循規蹈矩,課上認真學習,課後忙自己事情,不太熱衷社交的。

剛來學校時,學長就說過一句話,“在大學,學習並不是最主要的,學會人際交往才重要,如果你和學生會、輔導員各科老師們搞好關係,大學四年你會過的很輕鬆美好的。“包括很多周圍人也說,“一定要和輔導員老師搞好關係,你就不會掛科,獎學金也更容易拿到。”

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那個和老師們關係很好的同學,儘管很少來上課,但他依然不會掛科。常年往返於學生會、老師辦公室的班幹部們也比我們更容易接觸到獎助學金、學校內部福利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更加複雜的利益關係讓我們沒辦法評價哪個是對哪個是錯。

在知乎上,有一個學長講述他自己的故事

他曾是學校院文藝部部長,校協會會長。文藝部二十多個人,協會比較大型,會員將近100來個人,還不斷有新人進入。那時候每天走在學校裡,總會和形形色色的人打招呼。出門吃個飯也都是熟人。

作為組織裡的管理層,他把大部分時間經歷放在社團協會上,對自己的學業一點都不關心。招新人,搞活動,辦晚會,和兄弟協會聚餐,和外院妹子聯誼,每天都忙的不可開交。平時一個宿舍的哥們想要打聽到什麼事,他也總能第一時間辦好。他的兄弟們對他稱讚有加,覺得他人脈很廣,他也享受這種過程。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到他大三退出協會和文藝部,卸下職務迴歸到一名普通學生。有段時間他特別需要錢,於是就找協會平時交好放幾個朋友借錢,數目不多,很快就能還上。可是令他意外的是當初拍桌子稱兄道弟的人,現在都支支吾吾沒人借錢給他。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了大學人脈的脆弱性。

03

對於即將跨步到社會的我們來說,我們都會有意無意帶著目的利益去交朋友,建立自己的小圈子。

今天我和哪個部長在一起吃飯了,明天我幫哪個老師改作業了,後天我又和學生會主席在一起喝酒了。和比我們更高一個”級別“的人在一起都成了我們向別人炫耀吹噓的資本,是顯示我們人脈廣的標誌。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朋友多了好走路,出門在外,多結交幾個朋友總是沒錯的”。我記得姐姐曾問過我一個問題,她說一直玩的很好的朋友突然因為一些事鬧崩了,該怎麼辦。我當時不以為意,說崩了就崩了唄,如果是你的錯,你示弱一下就好了啊。但是她說,總不能每次都要我哄她順著她吧。

每一次鬧矛盾姐姐都會先低頭,因為她一直相信一句話“朋友多了好走路“。

當朋友對我們“有用”、有利益的時候,那就叫人脈。我不否認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能給你帶來機會、歡樂、福利等等,但是當你從刻意打好人際關係的時候,這個關係就是“畸形”的了,最不穩定且毫無意義。

04

在《非你莫屬》中,慄浩洋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做了兩個方面的剖析。一是分級別,在一個更高層的崗位中,需要的是一個能夠帶領團隊的人;二是分工種,面對不同職業而言,像導購、銷售員等等可能人際關係的佔比可能會大於業務能力。

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往往更多的體現在你擁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之後不是以自身實力搭建的人際關係更像一個空中樓閣。《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是位職場經驗非常豐富的HR,深諳人情世故,有經驗會辦事。可為什麼在公司裡那麼多年都沒有獲得晉升呢?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安迪為她找到了原因:樊勝美情商高,有才華,卻因為只做辦公室油子:出事就推脫,有功便領賞。這種靠小聰明為生的工作態度讓樊勝美一直“懷才不遇”。

忙社交,忙參加各種上層人士的酒會,在她自以為攀上曲連傑這棵大樹,請他幫忙的時候,他也只是非常看不起的讓秘書送給她一千塊錢。

在曲連傑眼裡,樊勝美也不過是眾多女人中的一個,是用錢就可以打發的人。而對比同樓的安迪,情商不算高,不合群,為人高冷,但想和她攀上關係,邀請她出席酒會的人一大堆。因為她的實力和地位完全匹配的上,對別人也有“價值”。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那些你以為榮的在飯局,酒桌,KTV等社交場所認識的“酒肉朋友”,開拓出來的人脈看似全線飄紅,實際虛假繁榮。

人們大多會在兩種情況下格外注重自己的人際關係:一是太弱的時候,本身沒有什麼實力;二是實力到達一定程度,需要進一步發展,度過瓶頸期的時候。社交也從來不是外向性格的專屬。曾經叱吒校園的風雲人物未必比班裡某一個埋頭讀書,不善言辭的同學混的好。

05

作家末那說,有一天他收到了一條消息,是一條很殷切的問候,出於禮貌他回覆了他。後來他約他出去,他實在是不記得他是誰了,就發了條消息說“你是?”,對面立刻回覆了一條“你不記得我是誰了?你上次還點贊過我朋友圈了。”然後末那沒有說話,默默地屏蔽了雙方的朋友圈。

對於末那來說,這實在是一種打擾。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在我做自媒體初期,我前前後後加了很多人。我會為手機列表多了幾個“名人”沾沾自喜,會把他們回覆我的消息激動的分享給其他人看。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沒什麼了。他們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分享的文章鏈接,“點贊之交”談不上,至於內部互推、資源互換,他們早已“抱團”,有固定圈子了。

一個人的自身價值是最強的“社交名片”。當你覺得你有用的時候,別人才會覺得你有用。

上次刷到一個視頻,馬雲對話周星馳。兩個看似無關的人聚到一起聊天,不是交情有多好,多聊的來,而是因為他們都是各自領域頂峰的男人,身上有一樣的磁場。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成功需要人脈、良好的人際關係。但與其說是人脈,不如說是一個機遇。在這個機遇還沒來之前,我們要好好學習,投資自己,從優秀的人身上看他們怎麼做事,怎麼說話。

大學裡的人脈,看上去錦上添花,未必都是雪中送炭。你以為你很受歡迎,其實別人當你是酒肉朋友,你以為以後可以靠關係吃飯,其實怕你以後都吃不上飯。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借用大張偉的一句話,“五十塊錢的人民幣設計的再好看,也沒有一百元的人民幣招人喜歡”。所以與其開拓所謂的“人脈”,不如靜下心充實自己,收穫一批志同道合的真朋友,聚集一些可以發揮實際作用的真“人脈”。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段日本美食家的人生感悟。

“有些人際關係,真的沒有必要”

|END|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