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去年11月份,漣水縣通過全國衛生縣城創建省級專家組評估後的第二個月,省專家組一位首席專家獨自一人悄悄來漣,在大街小巷細看了一天一夜,離開時感嘆不已:“這座城是真真切切地變了,比9月份明查考核時還乾淨。”

建成區34.94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8個較大規模體量的問題樓盤,16個城中村,老舊小區46個,其中成建制無物業小區達36個……“創衛成功,不僅為漣水這座城爭得了榮譽,更讓城市‘裡子’厚實了起來,我們要把寶貴經驗運用到創文中,全面打贏‘兩城同創’決勝仗。”縣委書記王向紅說。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長期給人“髒、亂、破、舊”印象的漣水縣城,如何實現的精彩“蝶變”?創建多年的國家衛生縣城,今朝一舉成功的背後“秘訣”又是什麼?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從2003年提出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目標,到2016年創成省級衛生縣城,拿到入場券,是否繼續負重前行,參與新一輪殘酷競爭,又一次歷史性地擺到黨委政府面前。而此時,全省僅剩7個縣沒有創成,全市只有漣水1家沒有創成,如果不能創成,就會影響淮安啟動創建國家健康城市,註定會成為拖全市後腿的“差生”。唯一出路就是背水一戰!

2018年4月26日,漣水縣召開“兩城同創”動員大會。會上成立機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縣四套班子根據分工任副總指揮,下設一辦十組,由縣委副書記兼任辦公室主任具體統籌指揮創建工作,並抽調縣衛健委、住建局等部門35名精幹力量集中辦公。查流動攤點、治晚上夜市、清黑臭水體……自此,“四不兩直”、“晨光暮鼓”、“現場就辦”工作模式全面開啟,累計下發督查通報34期、交辦單1258份、交辦問題6000餘個,現場會辦推進近百個多年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漣城街道是漣水縣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絕對中堅,承擔建城區70%的創建任務,先後從原徐集片區調集5000多人次農民工參與小區環境大整治,清理小區各類積存垃圾達一百萬噸。“炎炎夏日,一個多月裡,我們幾乎把主城區徹底翻了一遍,也得到了市民的廣泛支持、參與和認可。”漣城街道黨工委書記吳芳劍說。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如今,不管是長期生活於斯的市民,還是久別返鄉的遊子,都深切感受到縣城變得更美了、生活更有品質了。“住在漣水那麼多年,從沒感覺像現在這樣的乾淨和舒心,這次來,我要為環衛工人捐款。”一位生活在漣水縣城已15年的臺灣客商,特地來到縣“兩城同創”指揮部表達感佩之意。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創建國家衛生縣城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科學實施。漣水縣研究出臺“1+11”個實施方案,即1個總方案、11個子方案,把國家衛生縣城9大類52項285條考核指標,細化整改項目、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分解到具體責任人,並納入全縣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體系。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創成國家衛生縣城,不僅是改善人民群眾生活條件和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前提條件。時下,漣水縣正遵此思路持續加碼、舉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4月1日上午,漣水縣縣長時勇帶隊前往城南社區桃園小區打掃衛生,進一步推動領導幹部和先進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民創建,眾望所歸。縣融媒體中心延續創衛時的好做法,依託“醉美五島湖”微信公眾號開展不文明現象“隨手拍”活動,市民反響熱烈、參與踴躍。

婚事新辦宜從簡、喪事簡辦不厚葬、佳事減辦有節制、自覺抵制比闊氣、文明過節除陋習、先進群體走在前,3月16日,漣水縣召開人情減負“漣6條”新聞發佈會,提倡人情往來隨禮不過200元,80歲以上可以祝壽等,在縣內外反響強烈。據縣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已在黨員幹部、村“兩委”成員、教師、醫生等人員中廣泛開展承諾踐諾、黨員聯繫農戶等活動,並配套制定一系列務實管用措施,確保落地落實。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不僅如此,圍繞“三結合、四倡導、五促進”目標定位,漣水縣積極探索新時代文明實踐“135”工作法,目前建成縣中心、17個實踐所和227個實踐站,開展各志願服務活動數千場,成功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公園等特色陣地。截止目前,全縣已湧現出“中國好人”7名、“江蘇好人”16名、“淮安好人”50名、“漣水好人”114名。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在全縣“兩城同創”動員大會上,漣水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領四套班子及全場近千人集體宣誓。這個不到1分鐘的集體宣誓短視頻,至今迴響在縣城大街小巷。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漣水縣把主城區29個社區劃分為118個網格,由縣四套班子帶頭掛鉤社區,縣直機關掛鉤網格,全體機關黨員幹部和社區幹部深入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等責任區域,主動開展環境衛生治理工作,協助城管執法部門開展清理小廣告、佔道經營和文明勸導等活動。“創建是艱苦的,但為群眾幹,就會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漣城街道大樓社區黨總支書記薛小寶表示。

漣水縣各級領導幹部“焦點下沉”,堅持問題導向,主動走訪百姓徵求意見,並形成問題清單,有的放矢開展創建工作,有效杜絕突擊式、運動式創建。同時,為避免因責任邊界不清晰而導致的相互推諉問題,漣水縣建立以社區為單位,掛鉤的縣領導牽頭抓,分工的街道三套班領導具體抓,公安、城管、住建、衛健、市場、商務、共創共建單位、志願者等部門人員共同參與的“組團包片”工作格局,對照創建任務,開展地毯式達標整治,並實行“捆綁考核”。

漣水縣:“解碼”創衛,決勝“兩城同創”又一程

“我們建議全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與個別條管單位謹慎開展業務。”縣創建辦劉銳介紹道,針對少數條管部門拒不履行共創共建單位責任問題,漣水縣“鞭打慢牛”,經行政行為依法審核,對外公開發布通報,將其列為“社會責任不盡責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