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中國和意大利同為文明古國,分別是中西方文化的搖籃。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時期,兩國雖然遠隔萬里,但因著各樣的原因,兩國進行了不少交流,促進了中西文化的發展。

01

早在漢朝時期,兩國同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大國,漢朝很想打通前往大秦的通道,而羅馬人也對遙遠東方的“賽里斯”充滿遐想。但是因為距離太遠,大漢使者甘英僅到了波斯灣,而羅馬皇帝安東尼·庇護的使者也僅與中國打過一次照面。

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中國和意大利真正有來往,還是元朝的事。當時蒙古鐵蹄西征,將東西方聯繫在了一起。一些傳教士、商人沿著絲綢之路(包括海上)相互往來,拉開了兩國友好交往的序幕。蒙古人的攻勢猛烈讓歐洲恐慌,為了勸說蒙古大汗停止殺戮。羅馬教宗英諾森四世遂派遣意大利方濟各宣教士柏朗嘉賓出使蒙古。柏朗嘉賓來到哈拉和林會見蒙古大汗貴由。儘管此行並未達到預期目的,但拉近了教廷與蒙古的關係,更打開了中意兩國交往的通道。

02

在中意交往史上,馬可波羅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他是威尼斯商人,在年少時跟著父親、叔叔前往中國經商。經過四年的跋涉,他們一行抵達中國,成為忽必烈的座上賓。根據馬可波羅記述,他在中國工作生活了17年,足跡遍及了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等地方。他被中國的富饒所吸引,將不少見聞記錄下來。

當馬可波羅回到意大利,不幸在一次戰鬥中被俘。在監獄中,他口述了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並由魯斯蒂謙記錄下來,成就了《馬可波羅遊記》這本經典。此書一經出版,立刻引起了歐洲人的好奇,人們無不為東方大國的富裕與好客所吸引,這是西方人第一次對中國有了深入認識。

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馬可波羅第一次回國時,根據忽必烈的要求,請教宗派遣宣教士來華。教宗尼古拉四世得知後,立刻選派意大利人孟高維諾等方濟各會士前往中國發展教務。

孟高維諾主教也成為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第一人,此後安德烈·佩魯賈、鄂多立克(寫過一本中國遊記,加深歐洲人對中國的認識)等許多意大利宣教士都沿著絲綢之路(含海上)相繼來華,而大都、泉州等地都設立了教區。

03

明代初期,雖然因著海禁政策以及中亞動亂等原因,中國與意大利的交往中斷。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全球之間的交流日益緊密。大航海時代以及宗教改革的影響,讓天主教得以開展大規模的全球宣教浪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又有一大批意大利傳教士來到了中國。

1582年8月7日,一位年輕的意大利神父在澳門上岸,他馬上投入到緊張的中華文化學習中,為進入中國發展教務打基礎。這個人就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利瑪竇。

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利瑪竇來華後,將天文、數學、地理、藝術等等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介紹給中國人。他所繪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一經面世,就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驚歎。這是國人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圓的,打破了原來的“天圓地方”的認識。而他與徐光啟所翻譯的《幾何原本》,大大提高了中國數學的發展。

利瑪竇非常欣賞中華文化,稱除了還沒有沐浴“我們神聖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國的偉大乃是舉世無雙的”,“中國不僅是一個王國,中國其實就是一個世界。”他甚至指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作為理論敘述的理想,在中國已被付諸實踐。”因此他大力向西方傳播中國文化,成為中學西傳的先行者,促進西方人瞭解、研究中國學科。

除了利瑪竇,有著“西來孔子”之稱的艾儒略、水利專家熊三拔、中國地理學之父衛匡國等等,都是來自意大利的耶穌會士。他們為西學在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西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04

除了耶穌會士來華外,還有一些中國人前往意大利。中國第一位到西方的留學生鄭瑪諾就在羅馬聖安德肋學院深造。後又在羅馬公學學習修辭學、邏輯學、物理化學、音樂和希臘語等多門課程。他在畢業後,還成為學校的希臘文老師,成為令意大利人敬佩的中國學霸。而在南明風雨飄搖時,永曆皇帝派遣陳安德出使歐洲各國,希望能夠借兵以抵抗滿清的侵略。雖然陳安德未能完成任務,南明也無法擺脫滅亡的命運。但他遊歷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譜寫了中西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

到了清朝時期,由於“百年禁教”等等原因,來華的意大利人不像明末那樣顯眼,但有一位意大利耶穌會士,卻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特殊地位,他就是宮廷畫師郎世寧。他來華後,立刻得到雍正、乾隆等皇帝的賞識,成為紫禁城裡有名的畫家。郎世寧大膽探索西畫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畫法為一爐,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畫法、新格體,堪稱郎世寧新體畫。郎世寧在華,歷經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工作50多年,並參加了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極大地影響了清代宮廷繪畫和審美趣味。主要作品有《十駿犬圖》、《百駿圖》、《乾隆大閱圖》、《瑞谷圖》、《花鳥圖》、《百子圖》等。郎世寧的畫作成為中國藝術的重要瑰寶,見證了中西方的藝術交流。

在古代,中意兩國民眾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以馬可波羅、利瑪竇、衛匡國、郎世寧為代表的來華意大利人,積極推動兩國的友好往來,促進兩大文明的對話。為西學東漸、中學西傳做出了巨大貢獻,譜寫了中國和意大利悠久友誼的美麗故事。

中國與意大利的千年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